孝庄文皇后是大清历史上最出色的女政治家,被后世无数史学家称赞,本名木布泰,孝庄端文皇后的侄女,纵观其一生辅佐培养两代帝王,是大清朝繁荣盛世背后的女人。

影视剧中的孝庄文皇后智谋双全,俨然是一个“女强人”,人们都说孝庄的一生非常坎坷,先皇在世的时候,最喜欢的人却是宸妃,好不容易有了个儿子却早早去世,先后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孝庄晚年生活惨淡,康熙26年,75岁的孝庄走完了传奇的一生。

临终之前,孝庄特地嘱托康熙把他葬在先皇的孝陵附近,不过研究发现,孝庄死后没有和合葬,反而被埋葬在东陵,可怜孝庄文皇后生前名满天下,死后却流落到如此地步,实在令人感到惋惜。

随着史学家的进一步了解,孝庄身上存在不少谜团,而且与历史上的记载存在很多差异,究竟孝庄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死后没有按照祖制与皇太极葬在一起,这些疑团一直困扰至今,不过还是能从一些记载当中找到些许线索。

太后死后为什么降旗(太后的棺材越来越重)(1)

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民间传说75岁高龄的孝庄太皇太后去世,按照清朝制度,在其死后必定会埋葬在先帝身边,然而孝庄并没有安葬在皇太极身边,至于其原因,民间传说孝庄曾与多尔衮结为夫妻,这一条触犯了清朝皇室的规定,很多人看来,孝庄这样做无异于给先皇抹黑,不配与先皇葬在一起。

不过这种说法存在很大争议,张煌言《张苍水集》中记载,“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矛头直指孝庄和多尔衮的两个人,正是因为这首诗的流传让孝庄文皇后的名声日益下降。

对于张煌言这个人很多人都不熟悉,为什么他会对于宫廷当中发生的事情如此了解,史料记载,张煌言是南明抵抗清朝的主力骨干,明朝末年,他率领的军队是国内最主要的反清势力。

康熙三年,张煌言作战不力,在清军紧密搜捕之下,张煌言一行人无奈逃到一处小岛,最终却暴露了自己的行踪,清军假扮成和尚秘密潜入,抓住了张煌言立刻处死了他,张煌言与清朝存在深仇大恨,恨不得立马推翻满族人的统治,康熙雍正等人在他眼中不过是篡夺权力的小丑罢了。

太后死后为什么降旗(太后的棺材越来越重)(2)

也是出于对清朝的怨恨,让张煌言作诗揭露孝庄的丑事,研究清史的专家孟森先生曾在著作《太后下嫁考实》中,仔细分析了其中的各种缘由。

关于孝庄和多尔衮之间的故事还有另一个说法,孝庄在丈夫死后并没有改嫁,这样就有另一个疑问了,顺治皇帝继位之后,为什么会尊称多尔衮为皇父呢?

顺治继承皇位时年仅6岁,根本没有管理政务的能力,朝中的大小事务都由多尔衮代为管理,是为摄政王,早年常常称呼多尔衮为“皇叔摄政王”,随后在多尔衮的管理之下,李自成兵败,清军正式进驻北京。

打入北京之后,多尔衮逐渐膨胀,怎么会把一个小毛孩放在眼里,在多尔衮的威慑之下,这才有了“皇父摄政王”的名号。可想而知,顺治皇帝并非发自内心,只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已。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民间传说孝庄下嫁只能算是八卦趣闻,真正让人们感到疑惑的是为什么孝庄的陵寝不在皇太极身边,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传说——“庄妃托梦”,坊间盛传孝庄去世之后,由她一手带大的康熙皇帝不忍心,特地命人转移祖母灵柩,与皇太极合葬。

太后死后为什么降旗(太后的棺材越来越重)(3)

孝庄的埋骨之地距离盛京非常远,在路上难免会发生的意外,为了保证路上安全,清朝统治者特地挑选了上百名精壮轿夫,一行人抬着孝庄文皇后的灵柩前往盛京,这些轿夫身强力壮,对于这件事来说非常轻松。

出了京城之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件怪事,眼看着就要抵达目的地,却突然发生了意外,行走在路上的轿夫突然觉得轿身异常沉重,抬起来非常吃力。后来棺材不断晃动,轿夫吓得浑身发抖。

此时一些官员心里不禁感慨,难不成是老祖宗要在此处休息,一想到这众人解释一身冷汗,休息片刻之后,众人商量继续上路。

无论怎么努力,轿子就在原地一动不动,种种迹象表明这事不寻常,在场的官员不敢耽搁,当即派人告知皇帝这件事,康熙得知事情经过之后,同样没有办法,急忙着急大臣商议对策,最终也没有得出对策。

退朝之后,康熙始终不能安宁,心中牵挂着祖母的事情,这次把孝庄的棺椁转移到盛京就是为了了却祖母的心愿,可是偏偏遇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应该如何处置呢,康熙不禁陷入沉思。

太后死后为什么降旗(太后的棺材越来越重)(4)

睡梦之中,康熙恍惚间来到一处仙境,身边仙鹤飞鸣,还有仙乐缭绕,就在迷雾之中走出了一个人影,康熙皇帝定睛一看正是孝庄,急忙磕头相迎。

孝庄皇后对康熙说道:“我舍不得你们这些子孙啊,情愿守在这里,就把我埋葬在福临身边吧,”说完这些话之后,孝庄消失的无影无踪,康熙顿时惊醒,立刻下令停止亲近,就在临近之处设置“暂安奉殿”。

当然,这个故事明显是虚构的,除此之外,民间还有许多疑问,其中真真假假早已无从考证。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孝庄的遗嘱,现在看来,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政治上,孝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强人,在她强势的背后,也能说明她曾手握大权,这样一位曾手握重权的女人若是一心想要葬在盛京,又有谁敢不遵从呢?

如果说谁是孝庄之后最大的掌权者,自然是康熙皇帝,康熙是孝庄从小带到大的,对于祖母的感情非常深厚,她的遗嘱自然会无条件的遵守,因此孝庄为何葬在遵化而不是盛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孝庄自己的选择。

太后死后为什么降旗(太后的棺材越来越重)(5)

后来流传出来的“孝庄文皇后遗嘱”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康熙虽然不在动棺木的心思,却不知该如何处置,只好把慈宁宫的一部分拆除暂时安置,雍正三年下旨在原地修建一座陵园即为“昭西陵”,同年孝庄皇后被安葬在此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