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月饼

作者 :王永林

眼瞅着天气越来越热。这父亲节的余温还未散尽呢,夏至扯拽着端午后脚跟前脚来了。

妻说,把冰箱里面拾掇一下,端午了,买的鸡蛋、蜂蜜、包的粽子要往里面放呢。许久日子没有收拾清理了,照例打开,里面满满荡荡。一小桶浆水菜,一小桶红豆腐,一小桶熬炼的猪油,占据了大部分地盘。小袋的绿豆、小米、包谷珍珍塞在夹缝中,都是怕搁外面放坏了。

全部都拿出来时,保鲜室最里面发现还有三小盒月饼。包装很精美,美丽的嫦娥拖着彩裙飘映在圆圆的明月上,脚下是散落的月饼,似是撒向人间的美好。

“还能吃吗?去年放到现在了。”妻问。

捏在手里,仔细端详,保质期显然是过了。“去年中秋要是不放在冰箱里,估计早就进肚家坝了。”妻遗憾道。

“哦!对了,你心牵牵的老家月饼是咋做的?我还没做过呢。今年八月十五,我们学着做一点,我也想尝尝呢。”妻笑着说道。妻的一番话,老家那种香喷喷甜盈盈的老式面点月饼瞬间浮上心头,思绪一下子掩去了时下的端午意味。

想到月饼,自然也想起了父亲和母亲。那种融入血刻在心的思念是要伴随一生的。虽然千头万绪的情感总是能勾起万般记忆的场景来,继而在现实的情愫里蕴积升腾。

月饼在我的记忆里,一直存留于孩童时期在老家母亲做的那种口味。将积藏的干硬的酵母饼弄碎,用水化开倒入面粉中揉搓发面,面发好后,用擀面杖擀成不薄不厚的不是很规整的圆面褡子。将焙香的核桃仁切碎,和上芝麻、砂糖,条件好的加点葡萄干与温热熟油搅拌成黏糊月饼馅,均匀糊抹在面上,一层糊一层,似层饼模样。一般面搭子厚了做三层,薄了做五层。上下面片略宽延些,便于做封口,捏成花辫形状。看起来很饱满富态,又像是一个灰白白的蒲团! 那时候的面都是本地收的麦子磨得面,颜色虽然灰白,但做的面条或是蒸的馍馍真真切切有一股麦香!泡泡的柔柔的,按现在的流行语抠弹抠弹的。

母亲在做的时候,我们兄妹常常围在边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生怕漏过一丁点细节!母亲不时瞧瞧我们,眼里是暖暖的笑意。

蛋黄莲蓉月饼(我家的月饼)(1)

父亲早已生好了灶火,彤红的柴火映着父亲古铜色的面庞。大锅里的蒸笼水快烧开了,母亲将已刷洗干净的笼屉最底格稳稳平平地端放在热气腾腾的锅里,再将那饭米色的蒸笼布伸的展展的,铺在格子里,舀一碗水,用手掬一把撒在蒸笼布上,然后小心翼翼把月饼搁在上面。母亲是很细心的人,月饼之间的空处,母亲常常用剩余的面团给我们兄妹捏几个小鸟,像极了胖胖的慵懒的鸟儿!眼睛处嵌两颗乌黑的花椒粒儿,如同活了一般!

想想也是啊!我们那时候都是爱疯玩的主。且不说老家屋后是山坡,坡上果树成林,栲桃树、青脆李子树、乌米子核桃树,罐罐梨,哪一样成熟了,树下都有我们出没的身影。街上是古旧的用嘉陵江边圆光石铺砌的路,不上学的时候,这里是我们飞三角、打豆腐干、敲老爷的快乐地儿。几十米外的东关口下面就是小河坝,那里是我们孩童时期的乐园!一到夏天,满河坝都是精皮溜叉的戏水的碎娃,不时会看到临街的马路上有大人手里挥舞着细条子撵着自家的碎娃往回跑。

但中秋节母亲做月饼的那一天,我们全都在家里,丝毫没有出去玩的意思。都在心欠欠地等着盼着香喷喷甜滋滋热腾腾的月饼出笼的那一刻!我们每个人心情一色儿的急迫!瞅着蒸笼升腾起的热气散开在灶房房梁上空,感觉笼屉里的月饼也随着散去!

几十年过去了,儿时的这般记忆像是根植在心里!清晰而又温馨!

回忆中的母亲微笑着继续做着月饼。低矮的灶房里,昏暗的灯泡将父亲母亲和我们的身影映格在灶房的墙壁上 随着蒸笼散发着热气缓缓升溢。

“该蒸好了吧?”抽着旱烟的父亲提醒母亲。低矮昏暗的灶房里,生火架火永远都是父亲的活儿,我们根本沾不上边。夏天就不说了,热的都不愿意去。冬天可是个好地方,我们兄弟几个都想挨着父亲在灶火边上,喊一根粗一点的柴棒棒,乖乖地坐在父亲身边。

母亲回过身,瞅一眼墙窟窿里放着的小闹钟“能揭锅了!”。不用提醒,我们赶紧将大圆筲箕递过去。

父亲将锅腔里的大柴火抽了两根出来,捣灭塞到旁边的冷灶堂里,蒸第二笼时再烧旺不迟。

要揭笼了,母亲依在灶边上,示意让左右边上的我们离远点,然后双手坚定的握住蒸笼的顶盖抓手,猛然使劲一提,方向偏向一边。霎时一大团热雾一般的蒸气瞬间将灶台周围淹没,只有彼此模糊的身影在热气里显现!待那蒸气散去,再瞧那蒸笼格子里的月饼安静的躺着,像极了一个个胖胖的圆盘!月饼边上的花辫也肥嘟嘟的!真不可思议啊!母亲用面捏的鸟儿也似乎套上了厚厚的羽衣!两只黑呜呜的眼睛活灵活现!

蛋黄莲蓉月饼(我家的月饼)(2)

几只小手纷纷伸向胖灵灵的鸟儿!被母亲拍打了回去,怕烫着我们。鸟儿只有三个,我们兄妹四个。大哥缩回了伸出的手,只拿了一块母亲切开的月饼 边吃边瞅着弟弟妹妹手里的面鸟儿!

出锅的月饼被母亲用刀均匀地切成好多块,母亲双手递给父亲一块,笑着说:“给我们屋里杖蛮(下苦出力的人)喊个大的!”父亲的脸上显出难得一见的笑容!

有月饼吃的那段日子里,我们每天都是开心的。

很多年过去了,父母带着一生的慈爱离开了我们。我们也渐渐到了当年父母的年龄,只是再也见不到吃不到童年的月饼了!曾经尝试着自己做当年的那种月饼,尽管馅儿何其相似,层数也是那么多,面粉挑好的用,可是蒸出来的月饼总是没有母亲做的好!口感也差许多!学着做的鸟儿蒸出来,不是低着头就是伏着腰,我笑着调侃道:“这鸟儿不正是当代的我们现实生活的写照吗?”

出社会以后,每年中秋节,我们都会买或者单位福利发一些各式口味的月饼,外包装的盒子里外设计很精美,月饼口味却是差很多,不是腻甜就是油涩。常常和妻玩笑说,这哪里是月饼啊,分明就是小时候供销社商店麻纸里面包的点心嘛。

回忆这些,现在的孩子们听得云山雾罩。他们已经习惯了麦当劳、肯德基,已经习惯了美团快递,已经习惯了只吃一口就有可能扔掉,一边嚼着辣条薯片一边嬉笑父母奥特了。那伴随我们温暖而又幸福记忆的月饼在他们眼里的就像是老古董。全然不知这月饼里有多少成年心酸苦涩的往事,不知这月饼里有美好温情的故事 不知这月饼承载了多少代人终生难忘的记忆啊!

—END—


【本文作者】王永林,在报刊和网络发表有散文作品等,现居陕西宁强县。

来源:读书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