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迎财神的资料(年画话年大年初五)(1)

春节期间大小店铺关门

到了初五开市是因为什么?

按照习俗,正月初五是迎财神爷的日子

所以商家们选择初五开市

图的是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大吉大利

正月初五迎财神,盛行于明清民国

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

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

“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

“抱路头”即“迎财神”,财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主管财富的神仙。迎财神不仅要抢早,还要弄清楚迎的是哪路财神爷。道教中将财神分为正财神、偏财神和准财神。正财神有武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范蠡、义财神关羽。偏财神通常指利市仙官、福禄寿三星、财帛星君、五显财神、富财神。准财神通常是指灶王爷、福德正神、和合二仙和刘海蟾。

想要受财神爷庇佑,年画也要贴起来!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虽多用于新年时张贴,但在初五张贴迎财神的年画也是恰逢时宜。

全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的杨家埠木版年画诞生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作为传统民间版画,它的乡土气息浓厚,色彩鲜艳,制作工艺别具特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初五迎财神的资料(年画话年大年初五)(2)

图 | 清 杨家埠文财神 山东博物馆藏

山东博物馆藏清代杨家埠年画《文财神》是旧时销售最多的年画之一。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请一幅挂在中堂。年画正中是财神比干的正面像,身旁是两位招财童子,正前方是立于聚宝盆两旁的增夫、略夫。整幅画的墨线与小色块用木版印刷,大色块由艺人用自制的笔(俗称“摆子”)画,用笔粗犷,色彩浓郁热烈。

同样是色彩艳丽的苏州桃花坞年画,虽也离不开浓烈的大红大绿,但色度多浅淡素雅,画面也更加精细。桃花坞年画通常以头大身宽的人物为主,色彩以红、黄、蓝、绿、紫、淡墨等色为基调进行组合,给人一种对比强烈鲜明、欢乐明快的视觉感受。

初五迎财神的资料(年画话年大年初五)(3)

图 | 民国 上海开市大吉文武财神 山东博物馆藏

这是一张深受苏州桃花坞年画影响,在上海小校场印制的月份牌年画,图中左上、右上空白处应套印来年的二十四节气表、刮锅日期和喜神、财神方位等信息,用以指导人们的生活。图中文武财神分坐两旁,中间有一名童子单足立于聚宝盆上,“开市大吉”彩幡居中高挂。画面色彩以红色为主,体现出红火喜庆的节日气氛。

如果说明艳的色彩是年画的标志,那么高密扑灰年画一定会刷新你对年画的认知。起源于明朝初期的高密扑灰年画一般工多意少,风格粗犷,除人物的手部、眉眼细绘外,其它部位皆快速涂抹,以水墨为主,显得古朴典雅,被人们称为“老抹画子”。

初五迎财神的资料(年画话年大年初五)(4)

图 | 民国 高密武财神 山东博物馆藏

这幅民国时期的高密扑灰年画《武财神》色彩古朴典雅。武财神关公居中而坐,关平、周仓侍立两旁。庄重的风格以及流畅的线条都展示了民间匠人精湛的绘画技巧和古朴清雅的审美情趣。

既然迎财神,多迎几个又何妨。年画中的文武财神同时出现的年画是什么样呢?上绘关公,下绘财神者,称“上关下财”,这样的排列寓意升官又发财。山东博物馆藏的这两幅清代杨家埠年画所绘文武财神,即是这样升官发财的“座次”。两幅年画画面刻绘精细,构图饱满,色彩厚重浓艳,是神像类年画中的精品。

初五迎财神的资料(年画话年大年初五)(5)

图 | 清 杨家埠文武财神 山东博物馆藏

迎了文武财神,也别忘了增福财神。增福财神是我国民间广泛祭拜的神祇,又称增福真君、增福相公。其原型是北魏时的李诡祖。“淄博人”李诡祖是北魏孝文帝时的曲梁县令,他廉政有德,爱民如子,常以俸禄布施贫民。他去世后,乡民为之立祠祭祀,后逐渐成为增福财神的正神。

初五迎财神的资料(年画话年大年初五)(6)

图 | 清 版后印杨家埠增福财神 山东博物馆藏

这幅《增福财神》年画中财神怀抱如意,端坐于中,面前有一个聚宝盆。“万宝朝宗”“立业财源主,兴邦福禄神”“发福生财”等字句表达了人们在这位财神身上所寄托的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生活美满富足

是中国百姓世代的美好愿望

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

无论来自东西南北中

皆是人民心愿的体现

收尽五方之财就是老百姓们

过年最开心的事了

年画话年

希望小伙伴们大年初五

迎财神,贴年画,财源滚滚来~

来源:山东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