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赏析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赏析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诗词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赏析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北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了,我强忍着不去思念你,可终究难以忘怀。你的坟墓远在千里之外,我找不到可以跟你诉说凄凉内心的地方(古人在思念故去亲人时,多去坟墓地诉说内心的思念)。即使你我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来了,我因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了。

昨夜在梦中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在那凄冷的明月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为我柔肠寸断。

背景:

苏轼十九岁时与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不仅年轻貌美,还十分贤惠,二人恩爱情深。遗憾的是王弗在二十七岁时就病逝了,这对苏轼打击很大。公元1075年时,苏轼到了密州,在王弗忌日的这天(正月二十日),他梦见了爱妻,于是写下了这篇“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千古悼亡词。

深度分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三句被世人所传唱,真言直语,感人至深。

生死相隔,逝者对人世已经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也是同样。恩爱夫妻,撒手永诀,转瞬已是十年。人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是过去美好的情景却难以忘怀。想到过去与你在一起的美好场景,久蓄的情感如潮水般奔涌而来,难以遏制。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在此,苏轼想到妻子早逝而现在她的坟墓又远在千里之外,无法跟妻子诉说自己内心的思念,内心极为沉痛。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苏轼在这三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起来,把死别后个人的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明明妻子已经离别人世数十年了,却要“纵使相逢”,这是一种绝望的,不可能的假设,感情是深沉的,悲痛的,又是无奈的。

“夜来幽梦忽还乡”

在此,才开始“记梦”。写自己在梦中回到了那个承载着两人共同美好岁月的地方。

“小轩窗,正梳妆。”

在那个小屋里,妻子情态容貌,依稀当年,正在梳妆打扮,犹如新婚未久的少妇。苏轼以这样一种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亡妻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印象。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夫妻相见,没有久别重逢的亲昵,而是相顾无言泪千行,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料想长眠在地下的妻子,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而柔肠寸断。在此,苏轼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凉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设想死者的痛苦,来表达自己的悼亡之情。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销魂。看似痴心,实则感天动地。

#诗词#​

#苏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