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文棚

外国文学名著连环画《斯巴达克思》赏析(评论)

外国文学名著《斯巴达克斯》是19世纪意大利作家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讲述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时代的一场声势浩大的角斗士起义。在认真钻研分析史料的基础上,乔万尼奥里充分发挥他的艺术想象力,借助大量的合理的虚构铺写成一部规模宏大的长篇巨制。

托尔斯泰连环画大全(廖增伟连环画斯巴达克思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1)

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1838-1915),生于罗马,年轻时在撒丁王国的军队里任军官,参加过反对奥地利占领者的斗争。后来志愿加入加里波第率领的远征军,在攻克罗马的战役中立下功绩。退役后在师范学校教授文学、历史,同时从事新闻和文学活动。他写过现代题材的长篇小说、历史小说、历史剧、诗歌和研究1848年意大利革命的史学著作,其中以长篇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斯》(1874年)最为出色。

根据名著《斯巴达克斯》改编后出版的连环画套书《斯巴达克思》,32开,雷德祖绘画,广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7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斯巴达克思》内容简介:以公元前一世纪斯巴达克思领导的古罗马奴隶起义为题材,揭露了独裁者苏拉为代表的奴隶主阶级的残暴统治和糜烂生活,热情歌颂奴隶们为争取自由解放的英勇斗争,精心塑造斯巴达克思这一奴隶起义领袖的英雄形象,同时又表达了十九世纪意大利人民反对外国侵略、争取独立自由的革命呼声。

这套连环画是著名连环画大师雷德祖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雷德祖(1943.8—1991.7),广西南宁人,1966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版画系。曾任《广西文艺》《广西美术》《美术界》副主编、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副主席,中国连环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连环画艺委会评委。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展出,有“获奖专业户”的美誉。其中,《斯巴达克思》荣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二等奖;《廖仲凯》荣获第三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二等奖;《高山下的花环》荣获全国第六届美展铜牌奖。他的连环画和文学插图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当今都属凤毛麟角。他的作品善于营造气氛,画法多变,风格写实。在当代中国连环画艺术界,雷德祖在画坛上的影响是相当大的。至今,雷德祖的名字已和他的绘画风格融为一体而著称艺坛。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连环画界,提起“南雷北燕”无人不知。北燕指的是北京的高燕,高燕是画外国题材女性的大师。他画的外国女性除了形象美丽令人喜爱之外,其性格温柔,气质也特别高雅。他的连环画代表作《茶花女》所塑造的形象,最令人折服。

南雷指的是广西南宁的雷德祖。他是国内公认的画外国题材男性的高手。他的连环画作品绝大部分是外国题材,《斯巴达克思》《拿破仑》《老人与海》《悲哀的拳王》《迷雾园案》《宝岛》《三怪客》……均是以男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作品,他笔下的外国男性潇洒硬朗,非常具有阳刚之美,肌肉结构准确发达,人物有个性,而且特别有“洋味”,深受读者喜爱。

雷德祖的连环画秉承了连环画写实手法,绘画擅于黑白加线的钢笔画的技法,纯熟的造型能力,素描造型功底扎实,人物形象的塑造,注重神态和情感的刻画,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效果形式直观、一目了然。这种独特的风格,在中国连环画坛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让读者印象深刻。

雷德祖接受了《斯巴达克思》连环画创作任务之后,就立即投入收集古罗马的各种素材。这是雷德祖第一次创作外国题材的长篇连环画,而且又是长篇名著。雷德祖反复阅读原著,《斯巴达克思》中的各种不同的人物造型、人物性格,已活生生地浮现在他的眼前,并激励着他去创作。

托尔斯泰连环画大全(廖增伟连环画斯巴达克思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2)

为了画好这套连环画,他经常到南宁的各家图书馆借阅关古罗马的资料,寻找任何与古罗马有关的建筑、雕塑的造型,抄录角斗士、罗马军团士兵的各种服饰、各种刀、剑、弓箭、长矛、盾牌以及酒具、餐具等资料。雷德祖为了体验古罗马的战争场面,多次观看《罗马大战》电影,然后回家默写各种人物造型,激战场面、战马、战车等,共收集了满满几大本速写素材,几乎把自已融入了古罗马时代。

《斯巴达克思》采用以黑白面块为主体、略有些外轮廓线的艺术技法,通过运用横线、直线、斜线、以及各种不同形式的交叉线表现了人物与景物的形体转折变化,线条奔放浑厚,画面形象明块清晰,黑白对比强烈,表达了一种结构的力度与整体的力量,显示了黑白两色完美结合的精湛技巧的艺术追求。在用线上通过以许多粗细、长短不等的流畅线条,处理出强弱、虚实和层次,表现了不同的情绪氛围,以强调所要追求的艺术效果。它的特点在于明块中藏含蓄,松紧自如,详略有度,局部丰富耐看,而画面整体又浑然有致,从而使整个画面更加突出外国画的“西洋”味道。这一画法,既创造了鲜明的个性形象,也逐渐地形成了他的独有的风格。

雷德祖在这套连环画封面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第一册封面(图1),他把斯巴达克思英勇威武的铜像屹立在罗马广场上。第二册封面(图2),他把斯巴达克思的爱人范菜丽雅的头像作为背景,突出在残酷的战争中,仍有十分珍贵的火热真挚的爱情。第三册封面(图3),描绘了斯巴达克思在罗马军团的疯狂围攻下,与敌人展开了残酷的血战。第四册封面(图4),由于奴隶起义不成熟的原因,斯巴达克思领导的奴隶起义,终于被罗马统治者镇压下去了。斯巴达克思悲愤地抱起他亲密的战友克利克萨斯的尸体,悲壮的奴隶起义历史过去了,但他们的英名和功绩,将被后人一代一代地传颂下去。《斯巴达克思》连环画套书的四个封面设计,正是雷德祖成熟的封面设计代表,是这套连环画封面的魅力所在。

翻开书页,在黑白光影组成的明暗色块当中,一个逼真的古罗马帝国呈现在眼前:人潮汹涌的角斗场、高大宏伟的议事厅、充满中世纪色彩的街道,搭建起一个逼真的“舞台背景”。罗马时期的角斗场平视、仰视、俯视等各种视角的环境效果一流。

而凝固在瞬间的人物造型,如奴隶角斗士魁梧结实的体格,罗马军团士兵发达的肌肉,一个个刻划得栩栩如生。在画家笔下,无论是角斗场上的厮杀,还是一触即发的对峙,人物动态都准确而又传神。如图中挥剑高呼的战士,他肌肉的起伏,还有动态、表情,都非常逼真。读者阅读时,能真实地感受到古罗马角斗士、罗马军团的刀光剑影,听到凄厉的嘶杀惨叫声,战马尖烈嘶声。那扣人心扉,血雨腥风的激战场面跃然纸上。即使是静态的场景,也高度概括故事情节,画面充满张力,有时仅是一个人物的背景,就能让人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情绪……看着这些生动的人物、逼真的场景,一个个都是具有独特形象和独特性格,有血有肉,象是看得见,摸得着似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呈现出那一时刻震撼人心的观感。雷德祖捕捉到最紧张、最激动人心的一瞬间加以表现,因而收到极佳的观看效果。从他的画面中能准确地领会到古罗马的历史。

雷德祖还注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画面色调丰富。人物与景物的黑白灰依次交错,产生了很巧妙的色层美。人物面部的亮面虽未过多的渲染,但却很有结构与组织,形很准,在简洁中蕴丰富,在刚劲中含柔韧。尤其巴达克思、妓女爱芙姬琶达画得很是传神逼真,充满了活力,达到艺术追求的高度,始终给人真实的感受,通过人物不同的神情和相互关系,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和复杂的斗争过程,使故事不仅吸引着读者,也教育了读者。

托尔斯泰连环画大全(廖增伟连环画斯巴达克思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3)

在《斯巴达克思》中对斯巴达克思的人物塑造上,画家精于构思,下笔专注,笔下勾勒出斯巴达克思面对苦难的生活流露出的痛苦和奋勇抗争的不屈性格,同时,对奴隶主和克拉苏的描绘也是入木三分,残暴凶蛮的秉性在他们的神态和凶残的眼神中尽显无疑。又如在塑造斯巴达克思的亲密战友、主要将领埃诺马依这个人物时,雷德祖将他画成一个高大平头卷发的大汉。因为埃诺马依是一员猛将军,但缺乏政治头脑,经不起诱惑。通过这些画面综合起来给读者一种可见可想象的形象。对于爱芙姬琶达,书中将她塑造成毒蛇一样的女人。因为对斯巴达克思的爱得不到满足,导致了她对斯巴达克思的恨,而且这个恨,毁灭了斯巴达克思的军队,这个女人毁灭了一切,连同自己爱的全部毁灭。

不到800幅的《斯巴达克思》连环画,雷德祖前后共绘画了三年。这是他一生中耗时最多的连环画。对于在连环画界中以“快手”著称的雷德祖来说,这是一次非常认真、极其投入的创作过程,可见他在《斯巴达克思》的创作上花费了极大的心血。

这部画作在人物与景物描绘用线上,简练、肯定,线描的运用并不繁琐,也不紊乱;通过清秀舒畅的线条,刻划出令人信服奴隶制国家罗马共和国各种人物的形象,成功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面貌和场景。这部作品没有因为时间的变迁而被人淡忘,恰恰显示出它的真正的艺术价值。

《斯巴达克思》出版之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1981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荣获二等奖,成为了雷德祖连环画创作的里程碑式作品。

仔细观看画面中的建筑、武器、物品、服饰,以及每一个高鼻深目、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读者大概会以为,能画出如此逼真画面的画家,应该是长期在国外生活,至少是经常接触欧洲人,才能画得出来的。

托尔斯泰连环画大全(廖增伟连环画斯巴达克思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4)

然而,雷德祖一生从来没有走出过国门,但他却是画外国题材男性的高手。除了扎实的基础和惊人的艺术天赋之外,更多的是勤奋和心血。而后来,雷德祖对绘画风格的不断丰富完善,兼收并蓄了中外绘画之长,加上本身具有的灵气与勤奋,把绘画技巧表现得更为娴熟,把那流畅而变化多端的线条组成灰面或黑块体积巧妙地组进画面之中,使画面更加深沉厚重充满力量,创作出了大量中外题材的优秀作品。

雷德祖的连环画艺术成就,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文棚是一个以散文为主的共享平台,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读者转发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外地来稿不论公开发表与否,皆有可能采用。凡当月阅读量达6500次,编辑部打赏100元/篇。请一稿一投。投稿邮箱:2469239598@qq,1600字以内。非签约作家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编辑:徐向东

◆二审:蓝运良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