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20篇鉴赏(雍也篇18质胜文则野)(1)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何谓“文”?人类生存经验的总合,即是文。吸取经验,改变思路,付诸行动,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人,高于禽兽,为万物之灵。这就叫以文化人,简称文化。因文而化,以化成人。无文不能化,无化不显文。与禽兽相同,见利忘义,本能驱动,那就不算是人。

文——人类生存经验的总和,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仁”——利人利己。不管风云变幻,哪怕错综复杂,在实际生活中,始终认准、坚持仁——利人利己大方向不变,就叫大智慧。而真正做到利人利己,变成人人看得见的成果,必须能力强大(即“质”)。

所以,一个人如果力量大于智慧,必然习惯用力量解决问题,自然显得粗野,蛮横。如果智慧胜过力量,当然习惯以巧取胜,好比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无济于事,什么也干不成。只有智慧和力量,都发展得非常茂盛,并且非常平衡,才能成为奉献爱人,所向披靡的君子(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