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看展

3月9日,香格纳北京画廊,曾梵志的“卢浮宫计划”集齐四个版本于国内首次亮相。这套以美术史上经典作品《自由引导人民》为母本创作的《从1830年至今》共有四张,分别属名为NO.1至No.4。2014年10月在卢浮宫展出的为NO.4,此次四张全套展出为第一次,同时这也是曾梵志五年来在国内的首个个展。

香格纳北京画廊为此次展览将展厅墙面涂成了深红色,与去年曾梵志作品在卢浮宫呈列的“红厅”(德农厅)颜色接近,力图营造一种美术馆效果。长方形展厅布置简洁,四张大型作品被挂置于三面墙上,其中NO.1与No.4并排,NO.2与No.3各挂于对立的两面展墙上,剩余的一面墙上则播放着2014年在卢浮宫展出时录制的现场记录片。整体空间效果饱满,但画作的尺寸与展厅的面积显然不太成比例,现场略显拥挤。

曾梵志的画为什么值钱(曾梵志用四个版本的)(1)

▲艺术家曾梵志

曾梵志的画为什么值钱(曾梵志用四个版本的)(2)

▲《自由引导人民 》1830年 油画 260×325cm 欧仁•德拉克罗瓦(法)

曾梵志的画为什么值钱(曾梵志用四个版本的)(3)

▲《从1830年至今No.1》

曾梵志的画为什么值钱(曾梵志用四个版本的)(4)

▲《从1830年至今No.2》

曾梵志的画为什么值钱(曾梵志用四个版本的)(5)

▲《从1830年至今No.3》

曾梵志的画为什么值钱(曾梵志用四个版本的)(6)

▲《从1830年至今No.4》

曾梵志本人认为四个版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心理变化过程——“找寻自我的过程”。我们由此可以将“自由女神”看作是艺术家“自我”的化身,而画面中背景与氛围的表达,则是艺术家面临外部现实环境的内心图景。

NO.1是遵从于经典与写实的学徒阶段。No.2己将背景人物几乎全部略去,“乱笔”在自由女神处表现得格外细密,四周的“乱笔”则形成网状,使自由女神成为视觉中心点,建构“自我”是艺术家早期最重要的工作。No.3最显著的特点在于自由女神背后的黑影,它并不像是自由女神的革命同伴,反而显得阴暗不祥,使自由女神似身处于四面楚歌的危险境地,这一时期如何处理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则是己经成功的艺术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No.4号,也就是被卢浮宫选用展览的这一幅,则将自由女神身后的背景抽象为残破的建筑立面。“乱笔”线条在No.2和No.3中铺排得更繁密,加之这两张均以红色、黑色调为主,画面凸显出紧绷感,No.4则以大面积的蓝黑为背景,“乱笔”线条较少,相较而言使画面更加具有一种时间带来的沉淀与透澈,也象征着艺术家心境的转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创作于1830年,以纪念当时推翻波旁王朝的巴黎市民起义,用浪漫主义手法呈现了革命者的奋发英勇。曾梵志的《从1830年至今》可谓是一次对“自由”的致敬,与其另一幅借用经典原作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一样,不乏对历史的黑色反讽意味。

| 文章版权归雅昌艺术网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曾梵志的画为什么值钱(曾梵志用四个版本的)(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