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嘉佑年间,平阳有个书生,姓郑名方,不好好读书考功名,却不知从哪里学来了求签问卦的本事,尤其擅长扶鸾。

所谓的扶鸾,也就是扶乩,说白了就是请神仙降临在人身上,写出一些字迹,以传达所谓神明的指示。

据说郑方玩得还挺灵,很多人都说他算准了很多事,所以他的朋友们如果有什么事,也都会来让他算上一算。

郑方也就二十来岁,面如冠玉、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而且聪明有才,能写会画。他平时即便是不需要神仙帮忙,也会时不时就请一位下来交流交流,一起舞文弄墨吟诗作对。

乙卯年的春天,郑方的一个朋友要去考举人,他是个热心人,自告奋勇要帮朋友找神仙问问能不能考中。当然,同时也是帮自己问问。

见他如此热心,这位朋友非常高兴,于是大家来到城西的一间道观里,请他悬乩请仙。

盲人八字算命故事(男子痴迷占卜术)(1)

这天晚上月黑风高,几个人关好了门窗,在烛影摇曳之中,郑方点了香烧了符咒,刚念了几句口诀,悬在空中的笔就动了。

只见纸上浮现出几个字:“妾乃桃花女子,郎君近来可好?”

神仙这么快就来了,让众人很是惊奇。可是郑方从来没请到过这位,有些惊讶,朋友们看他吃惊的模样,都有点懵,互相看了看。

没想到这时候笔又动了,写下了一首七言诗:儿家旧住桃花岸,君子曾匀柳叶眉。蝶不寻香香觅蝶,晓风残月负多时。

众人虽然不懂扶乩,可是这首诗还是能看明白的,里面又是桃花又是柳叶,什么蝶寻香、香觅蝶,这情情爱爱的,一看就不太像是什么正经神仙会说的话。

众人只觉得阴风阵阵,着实有些害怕,赶忙劝道:“要不咱先停了,换个地方再另请一位吧?”

可是郑方青春年少,正是风流多情的年纪,觉得这位仙子诗写得还挺不错,既然才华横溢,那说不定长得也是闭月羞花,执意要向这位卜问考举人的事。

只见沙盘上的笔动得更快了,很快又写下了一首七律:些儿心事为情苗,故解星珰下碧霄。绿绮抱来谁与拨,红笺叠就或重烧。胡麻自是羞相问,灵鹊非关懒作桥。前日眉峰今浅淡,因郎蹙损待郎描。

众人看到这首诗后大惊失色,这诗中说眉峰浅淡待郎描,已经带着明显的挑逗和纠缠意味,郑方此时也觉得有点不安了。

只见悬空的笔又写道:“有诸位公子在此,儿女间的情事不便在此多说,且科考之事不是我所长,请公子立刻退下吧。”

写完之后,笔再也不动了。

紧接着,空气中弥散出一股浓郁的麝兰香气,众人只觉得昏昏沉沉四肢无力。

盲人八字算命故事(男子痴迷占卜术)(2)

中间有几个和郑方关系特别好的朋友,见此情形赶紧劝道:“千万不要再请这位了,如此轻挑,不是妖邪就是鬼魅,能避则避吧,不然一定会受其魅惑。”

众人赶紧收拾了一下,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临走的时候还劝郑方不要再和这位桃花女子接触,以免惹祸上身。

郑方回到家后,虽然也有些害怕,但心里却一直惦记着这位桃花女子。

由于郑方经常和神仙们打交道,所以没把朋友们的劝告放在心上,心想既然她诗写得这么好,那一定长得倾国倾城,这种奇遇可不能错过呀。

第二天晚上,郑方在家里设坛玩扶鸾,本来是想请那位桃花女子降临,没想到这次来的,乃是他之前经常求助的一位鹤仙。

他向鹤仙询问桃花女子的来历,鹤仙留下了二十个字,便离开了。

鹤仙留下的文字是:“安不居官好,一了便烦恼。丑者半不知,人去他来了。”

这是个字谜,“安不居官好”,“安”字去了官帽是个“女”字;“一了便烦恼”,“一”字加上“了”字,就是个“子”字;“醜”字的一半就是个“鬼”字;“人去他來了”,“他”字的人去了,就是个“也”字,合起來就是“女子鬼也”。

鹤仙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告诉郑方,那位桃花女子是鬼,可是他却执迷不悟,反而以为鹤仙是在戏弄他,或者说的是他与功名无缘。

盲人八字算命故事(男子痴迷占卜术)(3)

又过了一天,郑方在家里点了香烧了符咒,嘴上念念有词:“桃花大仙要是不嫌弃小生粗鄙浅薄,就请履行前天的约定。”

不到片刻,悬空的笔动了,桃花女子来了。

郑方问桃花女子昨天为什么没有来,沙盘上写道:“昨天是被飞琼姐姐请去品茶,实在没空前来,否则我心里早就有了你,怎么会不来找你?”

郑方对于桃花女子的这种挑逗非常受用,开始以这种形式和她交流。

桃花女子的语句中充满了柔情蜜意,而且言辞越来越大胆,直接抒发了对郑方的爱慕,令郑方神魂颠倒。

郑方被她迷惑,不能自拔,等到天亮桃花女子离开,他还对其恋恋不舍,第二天整个人就像丢了魂一样,一整天都无精打采。

从此以后,郑方每天都会找桃花女子上来,你侬我侬,如胶似漆。到后来,用不着念口诀烧符咒,只要郑方默念桃花女子的名字,她就会马上出现。

自从有了桃花女子的陪伴,郑方整天足不出户,对外声称要静心读书,甚至不让家人随便进来打扰,即使是有好朋友登门看望,他也不见,只是每天对着扶乩的笔和沙盘发呆。

渐渐地,郑方已经不满足于只能与桃花女子用文字交流,于是在某一天的夜里,他又把桃花女子请来,故意说她之所以只聊天不见人,肯定是因为长得不怎么样。

桃花女子以诗作答:“花作温柔玉作肌,笔尖早已涤胭脂。郎君漫问奴颜色,初放夭桃嫩柳丝。”

花做的温柔玉做的肌肤,如春天的桃花嫩柳一般妩媚多姿,郑方读着这首诗,神魂好像已经脱离了肉身,飞到天上去了。

桃花女子没有现身,只是留下了诗,郑方当然不甘心,随即调笑道:“之前你曾让我为你画眉,可是直到现在,我连你的面都没见过,难道要让我对着空气画吗?”

很快,沙盘上又浮现出一首诗:“久待霜毫画,非关妾闭门。雾中花自有,泥畔絮犹存。欲种合欢树,终须杜宇魂。何时轻似叶,飞上苧罗村。”

郑方不明白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向桃花女子询问,可是那只笔却再也不动了。

盲人八字算命故事(男子痴迷占卜术)(4)

之后一连两三天,郑方想招桃花女子来,她都没有降临。难道是自己惹恼了仙人吗?

郑方三番五次请桃花女子现身,却不见她的回应。因为这几天找不到桃花女子,他整个人就像魔怔了一样,对着空气絮絮叨叨念念有词,一天到晚不吃不喝。

家人看他这个样子,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去道观庙宇为他求了福,可还是不见好转。

虽然桃花女子不再降临,但是郑方的床头总会时不时地出现一些新的诗句,他的家人偷偷去看,见这些字迹工整娟秀,不是郑方的笔迹。

出现的诗句很多,比如“红豆抛残思欲碎,青梅剖破意徒酸”,比如“闲书情字原非恨,欲佩萱花又不忘”,比如“依稀似梦含羞觉,仿佛如君带笑迎”,还有“裙边豆蔻春空结,眉上葳蕤锁不开”,还有“翠带近来慵自解,银缸何日倩郎吹。”

这些诗词时不时浮现,句句带着缠绵幽怨,字字销魂蚀骨,好像是在召唤郑方,只要他一天不去,诗句就不会停止。

郑方的朋友们听说他病了,全都来看他,听他的家人说,是从上次去道观扶乩回来以后他就出现了异常,立即意识到,他肯定是在被那名桃花女子迷惑了。

朋友们纷纷劝他,说那桃花女子不是妖魅就是鬼,不要再想着她了,还把他扶乩的器具砸了,郑方拼了命地护住器具。

朋友们不忍心他就这样下去,轮流陪着他,跟他说话聊天。他虽然还是浑浑噩噩不见回答,但心里好像明白了什么。

经过朋友们几天的劝说,郑方貌似比之前清醒了许多,不再对着空气说话了,也开始吃饭了。

他的家人高兴得不得了,都觉得他这下有救了。

盲人八字算命故事(男子痴迷占卜术)(5)

某天早上起床,仆人伺候郑方洗漱,他低下头刚要洗手,就发现铜盆里突然浮现出了一首诗。看这笔迹,又是那桃花女子的。

桃花女子写的是:归去来兮胡不归,春风春夜掩双扉。香添帐底芙蓉艳,暖入波心鸂鶒肥。自有暮云压玉枕,何须朝露恋荷衣。温柔乡与蓬山近,莫把蓬山咫尺违。

看这首诗里的意思,是说温柔乡已经近在眼前,让郑方不要再犹豫了。

郑方看到这首诗后,又像着了魔一样,不停地念着这首诗,病情再次加重,很快卧床不起,不到十天就撇下家人撒手而去了。

眼见儿子才二十岁就没了,郑方的父母悲痛欲绝,明知道儿子就是被那所谓的桃花女子害死的,却找不到她报仇,只能将儿子用来扶鸾的器具一把火烧了个干净。

从郑家在道观扶鸾遇到桃花女子,到他去世,也不过两个月而已。

盲人八字算命故事(男子痴迷占卜术)(6)

郑方死后没多久,他的一位至交好友竟然在某个夜晚梦到了他。

他对这位朋友说道:“那桃花女子其实已经死了很久了,却骗我说要邀我到仙境相会。不过我现在与桃花女子过得很好,请帮忙转告我的家人,让他们不要再惦念我。”

这位朋友从梦中惊醒,立即把这事转告了郑方的家人。

他的家人听后,都非常震惊,他的父母尤其接受不了,说这孩子都这样了还替那桃花女子说话,真是执迷不悟。至于这个桃花女子到底是谁,那就无从得知了。

故事出自《萤窗异草》,名为“桃花女子”。

这应该属于网恋,而且还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的网恋,可见网恋害人,封建迷信更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