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五月初七日午刻(中午),北京紫禁城内突然狂风大作,随后文武百官和皇宫内的侍卫、太监、宫女看见一个异象: “空中云端若有人骑龙上升者”。骑龙上天,说明人间的真龙天子归了天庭,也就是当朝皇帝朱祐樘驾崩了。

朱祐樘是大明王朝第九位皇帝,更是后世公认的明君。尤为难得的是,这位皇帝的后宫之中,一直只有一位皇后,连一个多余的妃子都没有。按照养生专家的理论,清心寡欲的人该长寿才是,为什么朱祐樘年仅36岁就不幸驾崩了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明孝宗朱佑樘真的只有一个妻子吗(明孝宗朱祐樘一夫一妻洁身自好)(1)

明孝宗朱祐樘剧照

诡异而神速的驾崩过程

朱祐樘,生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七月初三日,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纪氏。明宪宗和万贵妃的爱情故事尽人皆知,不过说朱祐樘险些被万贵妃所害,多少有些离谱。朱祐樘出生之时,其兄悼恭皇太子朱祐极还活的好好着呢,万贵妃闲的没事找他的麻烦干嘛?

闲话不多说,悼恭皇太子去世之后,朱祐樘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被册立为新一任皇太子。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二月,鸿胪寺卿张峦的女儿张氏被册为皇太子妃。当年八月宪宗驾崩,18岁的皇太子朱祐樘继位,皇太子妃张氏则被册为皇后。

朱祐樘在位期间被称为“弘治中兴”,后世明神宗万历年间内阁首辅朱国桢,对这位先帝有过这样的吹捧: “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但是这一切在弘治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到五月初七日,这短短的八天时间内戛然而止。

根据《明实录》的记载,朱祐樘在四月二十九日那天“不豫”,没有上朝。提到明朝皇帝,很多人都会想到不上朝的明世宗嘉靖皇帝和明神宗万历皇帝。实际上此前的大明皇帝还算勤奋,比如朱祐樘的父皇明宪宗朱见深在位二十四年, “未尝一日不视朝”。当年景泰帝朱祁钰连续三天没有上朝,立刻引发朝野人心惶惶,最终导致了“夺门之变”的发生。

明孝宗朱佑樘真的只有一个妻子吗(明孝宗朱祐樘一夫一妻洁身自好)(2)

紫禁城左顺门

因此到了第二天五月初一日朱祐樘依然“不视朝”之后,以礼部尚书张昇为首的大臣们纷纷来左顺门具本问安。左顺门我们之前解释过了,是明代中前期京官上本、接本的地方,换句话说就是和内廷的信息交换点。此时朱祐樘对自己的病情还很有信心,让官员们安心办事,自己过两天就可以重新打卡上班。

乙酉朔,上不视朝。礼部尚书张昇等具本诣左顺门问安。上曰: “览奏已悉诚意,朕体调理渐痊可,卿等宜各安心办事。”—《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二十四》

然而自五月初二日至初五日连续四天,皇帝陛下仍然没有视朝。五月初六日清晨,司礼监太监戴义匆匆出宫,召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紧急入宫见驾。等三人脚高步低、心急火燎赶到乾清宫东暖阁之时,看见皇帝陛下燕服坐在龙床御榻之上,已经到了“大渐”的时刻。大渐,就是指皇帝病危。

健等入至床上榻前,叩头问安。上曰: “热甚不可耐。”命左右取水以布拭舌既,乃曰: “朕嗣祖宗大统一十八年,今年三十六岁,乃得此疾,殆不能起。”—《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二十四》

明孝宗朱佑樘真的只有一个妻子吗(明孝宗朱祐樘一夫一妻洁身自好)(3)

紫禁城乾清宫

所谓的燕服,就是皇帝日常闲居时穿的便服。这里透露了一个症状,朱祐樘需要服侍的太监将布沾湿帮他擦拭舌头后,才能向三大臣口授遗诏。皇帝陛下强撑精神,反复告诫刘健等三人要好好辅导太子朱厚照。换句话说,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就是孝宗临终前指定的顾命大臣。

五月初七日,朱祐樘召见皇太子朱厚照,将祖宗江山郑重交到了儿子手中: “朕不豫,皇帝与东宫做”。当天朱祐樘驾崩,当年六月谥曰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孝宗。当年十月葬于天寿山十三陵中的泰陵。

病入膏肓还是庸医误诊?

今天我们看养生节目时,节目组往往会请出一位仙风道骨般的老者,一般祖上都是宫中的太医,手中掌握着某某秘方。然而所谓的御医,或者说太医,在古代一般都被老百姓认为是废物点心般的存在:

京师向有谚语云: “翰林院文章,武库司刀枪,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盖讥名实之不称也。—《万历野获编·卷二四》

朱祐樘的病本来并不重,不过是在祷雨斋戒时偶感风寒而已,于是就让司设监太监张瑜去太医院商量如何用药。当时太医院坐堂的是院判刘文泰和御医高廷和,二人压根就没有进宫为孝宗诊脉,只是根据张瑜的描述就开了药方。

明孝宗朱佑樘真的只有一个妻子吗(明孝宗朱祐樘一夫一妻洁身自好)(4)

本草品汇精要

这里我们要强调一下,张瑜是《本草品汇精要》的编修总裁官。而《本草品汇精要》是我国古代最后一部官修药物学著作,由刘文泰率领太医院共49名太医,在宋代著名医药学家唐慎微所著《证类本草》的基础上删繁补缺而成。

换句话说,张瑜对医药很精通,刘文泰肯定也不是庸医,然而症状并不严重的孝宗吃了药却不见好转。此后掌太医院事右通政施钦、院判方叔和医士徐昊等人又先后为皇帝开药。问题是刘文泰深得皇后张氏的信任,而张皇后在孝宗心中的地位之高人所周知,谁又敢去推翻刘文泰最初的判断呢?

孝宗之崩,病热也。院判刘文泰以热剂进上,遏甚,索水执不可。阉臣有进瓜者,上啖之,仅能出言,召大臣受顾命。—《皇明纪略》

现在问题来了,皇帝驾崩,太医院要不要担责?谁来负主要责任?英国公张懋,给事中王宸、薛金,御史陈世良等人首先对刘文泰、张瑜发动了猛烈的弹劾,认为他“上误人主”,罪在不赦,应该以大不敬的罪名公开斩首示众。此时朱厚照都尚未来得及即位,只能以皇太子令旨的名义将刘文泰、张瑜等人送都察院定罪。

由于事关重大,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会同英国公张懋、吏部尚书马文升等人,对一干人犯进行了当面审问。根据口供,张瑜此前奉旨修理药料之时,就和刘文泰勾搭成奸,通过以次充好来贪污官钱。张瑜拿到好处以后,才在纂修《本草品汇精要》之时推荐刘文泰、高廷和担任编修官。

明孝宗朱佑樘真的只有一个妻子吗(明孝宗朱祐樘一夫一妻洁身自好)(5)

明武宗朱厚照画像

先帝患病,张瑜之所以推荐刘文泰、高廷和用药,就是希望再一次出风头。现在先帝宾天,张瑜、刘文泰、高廷和三人应该按照“诸司官与内官交结作弊而扶同奏启”之罪斩首。而施钦、方叔和、徐昊“药不对证”,也应该问罪。此外右通政王玉、院使李宗周、院判张伦、钱钝、王槃等人明知药方有问题,却“隐忍不举”,同样罪责难逃。

此时皇太子朱厚照已经即位登基,这位新天子很快做出圣裁:

张瑜、刘文泰、高廷和:依律论死。

施钦、方叔和:革职闲住,徐昊:发原籍为民。

王玉、李宗周、张伦、钱钝、王槃:各降二级。

我们要注意一点,在最初英国公张懋的弹劾之中,给张瑜、刘文泰安的罪名是“合和御药,误不依本方”。而最终二人的罪名却变成了“诸司官与内官交结作弊而扶同奏启”。前者是大不敬,属于十恶不赦的重罪。

明孝宗朱佑樘真的只有一个妻子吗(明孝宗朱祐樘一夫一妻洁身自好)(6)

大学士李东阳画像

当年九月,户科给事中刘茝愤而上奏,表示孝宗皇帝为张瑜、刘文泰等人所误,陛下竟然容其奏辩而不亟诛以慰先帝之灵。十二月,礼科都给事中周玺上奏指出今年冬天温暖如春,地震星变,天象示警,完全是“张瑜等元恶尚留”的缘故。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八月,南京给事中徐暹上奏,指出今年以来灾异非常,像张瑜、刘文泰、高廷和这些人应该“即加显戮”。而南京十三道御史李熙也认为应该“速正太监张瑜等之罪”,这样才能“速天讨以彰至孝”。然而任凭言官们吵翻了天,张瑜、刘文泰还是稳如泰山,最终竟然混了个“免死遣戍”

时大臣有阴厚文泰者。故不用合和御药大不敬正条,而比依交结内官律。其后瑜等遂以为解脱之地,识者恨之。—《明武宗实录卷一》

据路边社八卦消息,大学士李东阳、谢迁和刘文泰交好,故而暗中干预司法,为害死孝宗皇帝的罪魁祸首脱罪。

明孝宗朱佑樘真的只有一个妻子吗(明孝宗朱祐樘一夫一妻洁身自好)(7)

明宪宗朱见深画像

结语:明孝宗之死,不是明代御医第一次误诊,自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早在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驾崩之时,礼科给事中韩重就曾经对以施钦、刘文泰等太医院太医发起弹劾。认为先帝之所以会驾崩,就是因为太医误诊。

太医院掌院事、通政使等官施钦、任义、胡廷寅、仲兰、刘文泰、章渊、郑文贵、蒋宗儒、钱宗甫等俱以庸医滥叨重用。或因进药小效而冒受金帛,或以子弟假通医术而擅开军役。当先帝不豫之时,偏执方药,先后不同。旬日之间,宫车晏驾。罪恶深重,法所难容。伏望皇上独断乾刚,大彰天讨。下各官于狱,明正典刑,以为左道害正之戒。—《明孝宗实录卷二》

换句话说,朱见深、朱祐樘父子之死,都和刘文泰有关。而刘文泰又和内阁关系匪浅,两位大学士拼了命也要保他。我们联想一下后世明武宗、明熹宗落个水即宣告不治。明世宗住在西苑宁愿自己吃金丹,也不用太医院的药方。这一切的一切,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