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邦交三十周年邮票(邮票中承载的中日友谊)(1)

日本邮政设计发行的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邮票于9月29日正式发售。当天,集邮爱好者们在东京都中野ZERO西馆组织了“邮票展、明信片交流”纪念活动,来场者可以购买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邮票,盖限定邮戳,并制作原创明信片,寄送给中国朋友。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东京支局采访了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邮票的设计师玉木明和交流活动发起者之一的张建国。在这特别的日子里,他们讲述了自己寄托在邮票方寸之间的寓意与期盼。

日本邮政设计发行的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邮票(以下简称“纪念邮票”),主体由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和代表中日两国的花卉牡丹、樱花组成。水墨画的表现形式营造出整体温暖柔和的氛围,邮票的四角则以云纹样式的中国传统剪纸图案装饰。

中日邦交三十周年邮票(邮票中承载的中日友谊)(2)

日本邮政发行的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邮票

大熊猫与水墨画

“承接设计纪念邮票工作时,我感到非常光荣,同时也有一些紧张。我一直在思考以什么样的题材、形式去表现两国关系,为两国关系发展注入积极因素。”邮票设计师玉木明介绍了最初开始这项工作时的心境。

中日邦交三十周年邮票(邮票中承载的中日友谊)(3)

邮票设计师玉木明与纪念邮票

率先浮现在玉木明脑海中的题材是大熊猫。1972年10月28日,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一个月后,中国政府赠送给日本的大熊猫“康康”和“兰兰”来到了上野动物园。日本全国随之掀起了“大熊猫热”。

当时玉木明还是一个4岁的孩子。

“我清楚记得自己看到了大熊猫,但已经想不起来当时到底去没去动物园,有可能是通过电视转播看到的。”玉木明回忆着深深烙印在童年记忆中的一幕说道,“邦交正常化后,中国多次赠送、出借大熊猫给日本,可以说在两国关系过去50年的发展中,一直都有大熊猫的身影。”

中日邦交三十周年邮票(邮票中承载的中日友谊)(4)

日本邮政过去发行的中日关系相关纪念邮票

足以象征中日关系的事物有很多,例如曾在此前纪念邮票中出现过的古建筑、文物等。然而在玉木明心中,最能让两国民众对彼此产生亲近感的大熊猫,毫无疑问是此次50周年纪念邮票的最佳题材。

题材选定后,在表现手法方面,玉木明考虑了写实风格、可爱风格、实物照片等方案。他最终决定使用水墨画的表现方式。“我希望找到一种日中共通的艺术表现形式。最能体现两国从古至今,悠久交流历史的文化纽带莫过于水墨画。”

中日邦交三十周年邮票(邮票中承载的中日友谊)(5)

中日邦交三十周年邮票(邮票中承载的中日友谊)(6)

玉木明在设计过程中反复绘制大熊猫的水墨画,画风从最初的稍显稚拙,到最后的憨态可掬

玉木明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对水墨画的挑战。

“我以前没有画过水墨画,这次是从买书自学,在网上看教学视频开始的。”玉木明一边展示自己的画作,一边介绍了他对水墨画从“入门”到“入迷”的两个月。“越深入研究水墨画,我越感觉水墨画看似只有黑白两色,但不同的纸张、墨水,甚至不同的砚台组合起来,都能诞生出各种不同的浓淡、晕染效果。”

中日邦交三十周年邮票(邮票中承载的中日友谊)(7)

玉木明细心标记了不同的墨水和不同纸张组合而成的墨色及晕染效果

为了调试出最好的绘画效果,玉木明自掏腰包购置了数款砚台和不同种类的墨锭、宣纸。

“我还买了专门用于打磨砚台的油石!”他开玩笑说,“我现在正处在‘差生文具多’的阶段,就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买了一件用具又想买下一件。”

从未知到产生兴趣,再到将水墨画作为今后的爱好坚持下去。在玉木明看来,自己这段探索水墨画的旅程正是中日交流的一个小小缩影。

在异国他乡以邮票会友

“邮票展、明信片交流”纪念活动的主办者张建国是一位在日攻读硕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从小就喜爱集邮的他2014年来到日本后不久,就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发起成立了集邮爱好者组织——“华邮会”。

中日邦交三十周年邮票(邮票中承载的中日友谊)(8)

张建国在活动中与参加者分享了集邮的乐趣

“邮票就像一条纽带,通过这个共同的爱好,我结识了好友芦川美奈。我们的‘华邮会’从两个人的小协会,发展到今天,已有60多名成员。”张建国介绍道,“大家在一起,就像一个温暖大家庭。这次交流纪念活动就离不开所有成员的鼎力相助。”

张建国以前曾经筹办过很多次中日两地互寄明信片的友好交流活动,但参与者多是集邮爱好者,规模也比较小。今年适逢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张建国就想到通过这个难得的机会,结合日本邮政的纪念邮票,向更多人推广宣传集邮的乐趣,结交更多朋友。

中日邦交三十周年邮票(邮票中承载的中日友谊)(9)

华邮会为活动特别设计了明信片与邮票。参加者纷纷购买

张建国从3月开始正式投入活动准备,不料遇到了不少困难。

“活动规模不一样了,问题也就变多了。先是活动资金,组织的成员们你出一点,我出一点,解决了这个问题。”张建国介绍道,“然后是场地,大家发动人脉介绍了日本邮趣协会、日中友好协会一同协调活动举办地点。邮票展的展品收集方面,我们得到了日本邮趣协会的帮助。协会前理事长福井和雄将自己的藏品慷慨地借给了我们,和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的收集一同展出。”

中日邦交三十周年邮票(邮票中承载的中日友谊)(10)

会场上主办方组织了中日民众互寄祝福明信片活动

筹备过程中最费力气的当属活动限定邮戳的设计申请。日本邮政特别重视此次活动,申请很快得到了通过。但由于邮戳具有非常强的信息性,日本邮政对邮戳样式等有各种细致规定。张建国及其他成员提交的设计稿来回修改了6次才得以通过。张建国解释道:“日本邮政的工作人员给出了很具体的修改意见,例如邮戳图案卡通形象面部的五官细节问题等。这些都给了我们很大帮助。”

中日邦交三十周年邮票(邮票中承载的中日友谊)(11)

笔者在纪念邮票上盖了本次活动的限定邮戳

这次“邮票展、明信片交流”纪念活动的筹备虽然辛苦,但张建国却感觉自己收获良多。在采访的最后,他说道:“集邮是一个全世界共通的爱好,希望小小的邮票,可以连接起更多中日之间的友谊。同时我还希望以邮票会友,结识更多外国朋友,也期待和更多国家的集邮爱好者团体进行交流。”

文:王朝阳

图片提供:日本邮政、张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