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宝宝爱笑(具有创造力的宝宝拥有一些显著的共性)(1)

图片源自网络

我一直觉得,人世间至真至纯的,莫过于宝宝的眼睛,清澈透亮,没有一丝杂质,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而能够让人瞬间得到满足和快乐的,莫过于宝宝的笑声,清脆悦耳,没有一点世俗,充满了幸福的欢快味道。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宝宝爱笑(具有创造力的宝宝拥有一些显著的共性)(2)

图片源自网络

宝宝的笑容,开启了智慧

刚出生的宝宝会自发性地露出笑容,但是这不算宝宝开启智慧的笑容。

一般到3个月左右,宝宝才会出现真正的发笑反应,看到家人尤其是亲爱的妈妈,就会高兴的手舞足蹈的呵呵笑起来。这种笑容被称为“天真快乐效应”。

研究表明,“天真快乐效应”是宝宝与人交往的第一步,不但在宝宝精神发育方面是一次飞跃,对宝宝大脑发育也是一种良性刺激,真正开启了宝宝智慧的曙光。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宝宝爱笑(具有创造力的宝宝拥有一些显著的共性)(3)

图片源自网络

宝宝的笑容,健康的保证

笑是一种类似于原地踏步的锻炼方法。因为人在笑的时候,除了面部的表情肌运动之外,胸肌、腹肌都参与了共振,可以对体内的器官起到锻炼和按摩的作用。

测试表明,当孩子大笑时,呼吸换气值是静止状态的3-4倍。对于肝脏来讲,笑是最好的消毒剂,还能促使肝脏和胆道蠕动,增进胆汁分泌,有助于肝功能发育;对于胃肠来讲,腹肌运动可促使胃肠运动,帮助消化。

对于尚没有太多运动能力的宝宝来讲,简直就是天赐良机;更何况,笑还可以缓解宝宝的情绪,滋养宝宝的心灵。

因此,爱笑的宝宝体格较为强健,性格相对活泼开朗。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宝宝爱笑(具有创造力的宝宝拥有一些显著的共性)(4)

图片源自网络

笑容使宝宝的肌肉动起来,促进心智发育,创造力得到提升

2岁前的宝宝同时处于探索自己肢体的阶段,坐、爬、站立到走路,是每个宝宝必经的基本过程,这些都与宝宝的笑一样,能够促进肌肉动起来;肌肉动起来,心智也就跟着发育,创造力同时得到提升。

创造力是最有力量的智力,也是最能表现宝宝聪明才智的方式。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宝宝爱笑(具有创造力的宝宝拥有一些显著的共性)(5)

图片源自网络

什么是创造力呢?

创造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等同于创新或发明。

能够在处理事情时及时发现问题的关键、准确抓住问题的症结;能够想出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个方法行不通就立即换新的方法来变通;能够想到一些别人想不到的方法;计划周详、做事稳妥等等,这些都是创造力。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宝宝爱笑(具有创造力的宝宝拥有一些显著的共性)(6)

图片源自网络

具有创造力的宝宝的特点

1、爱笑。爱笑的孩子心态比较好,不容易钻牛角尖,更擅长创造性。

2、持久。创造性强的孩子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地做好一件事情或某种活动。

3、钻研。创造性强的孩子不会轻易放弃,更愿意对感兴趣的事情进行积极的探索研究。

4、想象。创造性强的孩子想象力往往非常丰富,内心世界也充盈。

5、中心。创造性强的孩子会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计划性,且是孩子群的中心和组织者。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宝宝爱笑(具有创造力的宝宝拥有一些显著的共性)(7)

图片源自网络

父母要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呢?

1、为孩子营造有笑容的生活

逗宝宝发笑要把握时机、强度和方法。比如在宝宝进食的时候就不能逗笑,睡前也尽可能地不去逗宝宝笑。

针对大一点的宝宝,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充满民主的家庭氛围,幸福和快乐才是培养宝宝创造力的最佳途径。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中,允许孩子犯错,多用赞美和鼓励,孩子的智慧就会自然获得启发,创造力自然源源不断了。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宝宝爱笑(具有创造力的宝宝拥有一些显著的共性)(8)

图片源自网络

2、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幼儿期是宝宝好奇心和求知欲最为旺盛的时期,这个时候要引导孩子多观察世界,鼓励孩子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孩子的学习。

在孩子凡事都要追问为什么的时候,积极地帮助孩子寻找答案,或者引导孩子寻找答案的方法。

总之,父母要支持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的探索求知积极性,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宝宝爱笑(具有创造力的宝宝拥有一些显著的共性)(9)

图片源自网络

3、宽容的接纳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意见

当孩子积极的和父母诉说自己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时,不妨先耐心的听完孩子的表述,不要立即去反对或斥责,甚至在明明知道会失败的前提下,只要人身是安全的,就去鼓励孩子尝试和探索,用自己的方法感悟就好。

如果孩子表达了自己不同的意见,有道理就积极修正自己,虚心接受意见;没有道理也要和孩子一起沟通讨论,引导孩子积极思索,而不是取笑和嘲讽。

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宝宝爱笑(具有创造力的宝宝拥有一些显著的共性)(10)

图片源自网络

智慧的父母,懂得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用自己的热情和民主来引导孩子,营造温暖、充满爱的家庭,尊重和接纳孩子的行为,鼓励和赞扬孩子的表现,让孩子在快乐中自由自在的成长,发展健全的人格,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使其更加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