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学史致远 (原创)

黄道婆在纺织中的改进:纺织业的革新家黄道婆(1)

  元朝初年,上海乌泥泾(今曹行乡)人民,出钱修建了一座祠堂,叫先棉祠。

  先棉祠就是为了纪念黄道婆人民自愿修建的,这个祠内供奉着黄道婆的塑像,一年四季香火不断,这表示人们对黄道婆的感激怀念和尊敬。

  黄道婆是松江乌泥泾人,父母都是贫苦农民,日子过得艰难,黄道婆十多岁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从此她不但经常受到丈夫的打骂,还要饱受公婆的折磨。

  一天,她在田里劳作一天,天黑才回到家里,又饿又累,就躺在自己屋里睡着了。婆婆见她没做晚饭,就一脚踢开屋门,痛骂她。她勉强爬起来解释道:“娘,我在田里劳累一天,才躺下歇歇就睡着了,我不是偷懒。”

  可是,黄道婆的解释却惹怒了婆婆,婆婆把她从床上拖下来,一顿拳打脚踢,丈夫也来帮着打。狠心的婆婆还不让她吃饭,把她关进一间草屋里。她被打得鼻青脸肿,又冷又饿,她决心要逃出这个家庭。

黄道婆在纺织中的改进:纺织业的革新家黄道婆(2)

  一个漆黑的夜晚,她忍饥挨饿,从草屋里跑出来,摸到黄浦江边,爬上一只船,躲在船舱里。第二天船起航,船上人都没有发现她,等船出了吴淞口,她才从船舱里爬出来,船上人看到她都很惊讶。

  黄道婆向船上的水手们诉说了自己的家庭遭遇,要求把她带到远方去。船主和水手们都很同情她,就把她留在船上洗衣做饭,她就这样到了崖州。

  崖州在海南岛的南面,是黎族人居住的地方。黄道婆刚来到这里,炎热的气候让她难以忍受,语言又不通,生活也不习惯,可她坚持再坚持,克服一切困难还是生活下去。

  黄道婆主动帮黎族同胞种地,手势代替语言。时间久了,她才和黎族人熟络起来。这里纺织技术很先进,工具也很轻巧,织的花布花色品种多,黄道婆就虚心学习。

  她在这里生活了十年,学到了很多纺织技术。她决定回到家乡,传授纺织技术,家乡的纺织技术太落后了。

  这年,黄道婆带着纺织工具回到家乡乌泥泾,家乡人还在用手剥棉子,她就传授用铁杖去棉子的方法,这方法又快又省力;后来她又发明创造了一种缆车,大大提高了轧棉子的效率。她还发明了大竹弓,提高弹花速度,还发明了三锭三线,不用手摇,提高效率几倍。

黄道婆在纺织中的改进:纺织业的革新家黄道婆(3)

  黄道婆不断改革创新纺织技术,她纺织出的花布不但花样多,而且花草树木都非常逼真。在她的传授和带领下,当地纺织业闻名全国,很多纺织品还远销国外。

  黄道婆热爱事业,热爱人民,大胆革新,为中国纺织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