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络上的信息铺天盖地,我们搜索某一时,搜索引擎会把根本不是一个概念的内容呈现给我们,点击打开,却又发现离题万里。

当我们畅游网络想看点专业内容时,层层的链接,诱人的标题,我们不知不觉就被诱导,工作任务没完成,我们很容易陷入焦虑和自责中,导致工作效率更加下降。

胜人者有力自知者强(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1)

针对这种现象,这些年自律这个词出现在我们视野之中,并且流行起来了。意思是人要管住自己,不被外界信息所控制。

其实,真正的自律,先哲老子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

老子《德道经·尽己》有句话说得好:“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寿也。”

战胜自己由于信息过载导致的信息焦虑,始终不离初心目标,用关键词引导自己,快速达成当初目标,这是一个人思维和心理成熟的标志。

胜人者有力自知者强(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2)

1.人人都可以制造信息,导致信息浩如烟海,令人目不暇接

过去社会中的信息生产和流通,主要遵循“先过滤后发布”的原则,专业媒体、专家权威、专业机构等扮演了把关人和过滤器的角色,我们所见到的信息很精炼。而现在,信息发布大众化,普及化,很多人都可以产生信息,发布信息,导致信息浩如烟海,令人目不暇接。

浩如烟海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我们轻触鼠标瞬间就能呈现,当我们睁大双眼苦苦寻觅,却是雾里看花,水中看月,而迫切需要了解的、合适的信息却被无效信息覆盖,难以被我们发现。

对信息判断取舍标准,我觉得老子《德道经》总结的道、德、仁、义、礼、智、信七个维度,可以作为信息是否有价值的基本标准。至少要满足“信”这个基础维度,我们才值得使用。与“信”相关的关键词包括可信、诚信、信任、信用、相信。

胜人者有力自知者强(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3)

比如,我有一次刚看完一篇心理学文章,系统就推送了一条动态短文,而且是一位知名心理主持人说的,原文如下:“女人嫁给你是种勇气,给你生儿育女更需要莫大的勇气,一个男人连自己的女人都包容不了,谈什么顶天立地……。”

这句话,粗略一看,很多女孩会产生深深的共鸣,觉得说得太好了。但我仔细一想,值得深思。难道当初夫妻不都是为了和谐美好而走到一起的吗,当初女孩也是有判断力,认定男方可以托付终身,否则怎么会把自己嫁过去,同样,男方当初也是认定女孩是自己一生的爱人。

可后来为什么两人走到剑拔弩张,互不包容、怒目相向的地步呢?

女人生儿育女,确实很辛苦,但不能因为强调女人的辛苦,就可以不讲道理还要别人无限包容和理解,结果就是,夫妻之间,女方如果不讲理,就会被美化成撒娇耍小孩子脾气,男方要哄着让着陪着笑,男方不能和女方讲理,而是要让着女方,否则就一定是男方的问题。

胜人者有力自知者强(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4)

但实际上,男方找的是妻子,而不是心智不成熟的少女。家里重大事务,如果任由女方被哄着,被宠着,不是坐下来心平气和沟通,恐怕整个家庭早晚会走向分崩离析,最终受害的还是夫妻双方。

男女双方的相互关系发生了哪些改变,不能仅仅单方面责怪其中方,而是需要思考自己,思考对方,思考自己对待对方的方式和态度。这样把各方面信息综合判断,才容易化解矛盾。

提高自己心智思维能力,才不容易被这些带有名人光环的信息所误导。

平时我们可以经常这样思考,建立系统思维,从相关人、事、物以及事物发展的时间、空间多角度分析,才不容易被错误信息裹挟而产生焦虑。

胜人者有力自知者强(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5)

2.现代工作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和信息,人们更容易轻易点开自己感兴趣的各种内容

现代人工作压力和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相应需要处理的信息量也很大,而通过网络搜索获取需要的信息,远比过去亲自登门拜访或图书馆查阅原始资料来得快捷迅速。久而久之,我们很容易形成了信息依赖,好处是减少了自己思考探索的时间成本,可以快速获取最新科研成果,直接运用到自己工作中。同时产生的坏处是,我们很容易被各种冗余信息俘获而偏离了当初目标。

胜人者有力自知者强(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6)

尽量避免信息迷路,把不重要的信息减到最少,才能给重要的信息留下认知的空间。

例如,我的目标是查找网瘾导致职业失败的案例,那么我搜索的关键词应该是网瘾、网络,职业发展,然后从中整理出网瘾影响职业导致职业失败的案例。但系统毕竟不是人,推送的信息各种各样,不一定都是与这两个关键词强相关,我很容易被系统推送的其他信息带进去,到处闲逛,过了很久,突然想喝水了,才发现浏览早已偏离了当初确定的目标,时间也白白浪费过去了。

解决方法是,我需要用当初设定的目标关键词时刻暗示和提醒自己,同时我也会提高信息搜索提炼的精准度。

胜人者有力自知者强(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7)

平时,我在基于自己职业发展目标和路线图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信息库的关键词,然后设定检索范围,在信息搜集工具上设置相关条目,也可以减少无关条目,直奔主题。

比如我的职业定位是解读心理思维,重构深度认知,终身读书成长,就要以心理、认知、思维的知识写作分享为载体,我搜集信息设置的关键词就包括教育、科普、科技、文化、国风、财经、读书、公益、正能量以及目标人物账号,这样当我打开信息推送APP时,就可以直接看的最有效的信息。

胜人者有力自知者强(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8)

3.目标迷乱而外求别人施舍,导致内心缺乏适合自我的目标定位

现代人迷恋多知,生怕由于信息闭塞被时代落下,于是,多知,多看,多听,拼命用各种信息填满自己的心智系统,似乎这样就会更聪明。但这只是更有智力,或者更容易战胜别人,却会导致越来越难以战胜自己的焦虑。

在搜集处理信息时,人们会强迫自己去了解更全面的信息,害怕遗漏重要信息,使信息选择面临压力和困难。

这种目标缺失在心理上容易形成信息强迫,在信息过少的时候,会感觉与世界脱轨,会有烦躁心理,然后会想方设法获取更多信息。久而久之,信息量就大了,这时又会有信息过载的烦躁与焦虑。

一个人生活工作最终目标是获得心身幸福、和谐和安宁,如果一个人能够战胜自己内心过度的贪欲追求,围绕内心真正目标不离不弃,并且向着目标走出坚实的步伐,才更容易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胜人者有力自知者强(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9)

总结:

老子《德道经·执一》:“曲则金,枉则定。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

“少则得,多则惑。”网上信息越看越多越多越焦虑,而人一天只有24小时,即使不吃不喝,推送给我们的信息也看不完。我们可以用信息过滤,减少无关信息干扰导致的焦虑,建立我们自己专用的信息需求模型,从中提取所需知识,再利用网络大数据反馈和推送机制,不断改进我们的需求模型,获取最佳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