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间孤身闯疫区保稳保供,高温天汗流浃背送货不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货车司机的身影。奉献进取、保障经济运行的他们常常成为各界称道的对象,如今,公路货运运价低迷使得他们再次成为业界关心的焦点。8月2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路货运分会在南京举办的一场平台经济助力货车司机稳就业专题座谈会上,陈国庆、贺现非作为货车司机代表也被邀请到现场,同行业专家、平台代表共同坐而论道。其中,对运价低迷原因的剖析成重点议题,货量降、成本升是导致今年运价低迷两大主因成为各方共识。

货量降导致供需失衡是运价低迷根因

工业为公路货运货物重要组成部分,受疫情带来的交通受阻、停工停产及由此产生的系列连锁反应影响,2022年货量同比下降。以疫情最为严重的4月为例,在国新办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表示,4月工业生产出现下降,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其中,制造业下降4.6%,具体看,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1.8%,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4.1%,东北地区工业下降16.9%。

再看近来情况。据交通部每日发布的货运情况,8月份以来,国家铁路、高速公路、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邮政快递的货运量均有下降。

公路货运价格标准最新(货量降成本升双向拉锯致公路货运价格低迷成共识)(1)

出席座谈会的罗戈研究院院长潘永刚带来的信息更加直观地反映了货量同比下降的态势。以今年4月为例,货量同比去年下降了20%,而且下滑趋势呈长尾效应,至今没有完全恢复。

公路货运价格标准最新(货量降成本升双向拉锯致公路货运价格低迷成共识)(2)

货量绝对量下降的同时,还叠加了相对量下降的问题。在2020年和2021年这两年间,受到“0元购”贷款买车等销售政策驱动,货车产销量不断增长,销量远超前几年。货量下降,货车保有量并不会随之相应减少,货车平均拥有的货物即相对减少,导致供需失衡状况进一步加剧。

对此,货车司机陈国庆深有感受。他谈到,“运力过剩,导致车辆太多了。比如以前都是拉苹果,现在没有苹果拉了,都被拉完了。造成什么结果呢?这一趟货你赶不过来就被别人拉走了,这个是市场造成的。”

成本升是带来收入降的直接因素

座谈会现场,潘永刚算了一笔账。司机的成本涉及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司机的劳务所得。第二是车辆成本,通过贷款或折旧的方式体现。第三是在路上跑的过程中,燃油,路桥费,以及维修、保养等的费用。这些费用当中,燃油和路桥费是变量因素,而恰恰这两项都大幅提升。

公路货运价格标准最新(货量降成本升双向拉锯致公路货运价格低迷成共识)(3)

今年是油价有史以来最高点,虽然最近有所下降,但是实际上仍处在相对比较高的位置。疫情影响下,很多乡道、县道不能跑,司机只能上高速,使得路桥费的成本也有所上升。

对此,平台企业也有一些运营措施。为了保障司机权益,让运价跟随市场环境的变化得到有效提升,平台也在第一时间就油价的上涨在货主和司机双端APP,推出“提高运价提醒”以及“一键沟通”功能。但是,网络货运平台代表、运满满货运物流工会主席刘永兴也谈到,“提高运价提醒”的运营措施在供需失衡状况下也会失效,因为司机在货量少的情况下自然进入了“拼手速”的竞争状态。供需仍是最核心的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