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标准,不取决于你获得了多少名誉、权利、财富以及地位,而是,你是否有把你的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朋友在一次英雄之旅的课程回来后,分享了这句话,这句话简单点,就是:成功的标准不是金钱、名利,而是人尽其才。

人是这样的,物也一样,也要物尽其用。

先看八个字的出处。

马烽《典型事例》:“这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两全其美。”只是,人尽其才的出处,最早出现在《淮南子·兵略训》。

人尽其才的意思是:充分把人的才能全部发挥出来,知人善任。物尽其用的意思是: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意思理解起来很简单,写起来,念起来,谈起来都简单,只是做起来非常艰难。

现实是,到处是人难尽其才,物难尽其用。

A刚进入一家公司的新部门,Ta擅长做项目设计以及项目实施和运营,还有写解决方案,可是Ta面临更多需要见客户谈需求,谈产品,而销售对产品还不熟悉,原本需要销售经理培训,但是销售经理也只是知道一些。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演讲稿(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1)

B是一位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财务专业性人才,因为出色的财务工作,以及自己愿意钻研,愿意挑战的个性特征,专业上越做越出色,公司需要Ta成为管理人才,晋升财务经理,一下带四个人,让Ta很抓狂,“工作常加班,还要教下属,时间不够用,与人沟通比与数据沟通难太大多了”,B如是这样说。B也有担忧,不做管理层,只做专业,工资会低,发展道路狭窄,很多人挤破脑袋都想要做管理层,要不然以后换公司了,一问有没有管理经验,跟其他人相比,竞争力又下降了。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演讲稿(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2)

AB两个人,是不是属于人尽其才呢?因为都被公司相信,而给予更多的权利和责任,不断发挥他们更多的才能,虽然他们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

AB虽然在组织下,都发挥了足够多的才能,但是需要更多的时间用于提升劣势的能力上,他们并没有在自己优势才能上充分发挥,所以也不是人尽其才,但像AB这样还算幸运的呢?毕竟都受重用,优势才能被看见。

最近从猎聘的代投顾问那边获悉,很多年龄40岁 的人,之前有很多好的经验甚至不俗的战绩,可是再回到职场,已经高不成低不就,且降低标准也很少有单位愿意聘用,虽然付费给猎聘代投简历,但是代投了,获得面试机会极少,面试单位不敢随便用这类年纪的人,当他们的能力也有更年轻的人是可以替代的。这群人就很难人尽其才。

同样也可以延伸人之外的物体。

从网购被广泛接纳以来,且消费需要被激发,从而带来经济更好的发展,让物尽其用变得困难。

京东618,阿里双11,国家节假日,等等这些时候,都是购物好时节,有经济头脑,想要大实惠和高性价比的人,这个时节就会狂购物,给家里存储够一两年用的物资。生产了这么多,也消费更多,这些物品也很好地落到不同主人家,总比生产出来,倒入大海或者发生挤压而损坏更具价值吧。

有价值的这些物质,它们都有了自己的主人,它们在主人家过得如何呢?

我一朋友说,Ta认识的一位女性朋友特别喜欢旗袍,这是一位很富有的女士,每件旗袍都是上千甚至万元,会摆在自己大大的衣橱里,从来不穿,但是还是依旧会买。

我是一个喜欢简单,讲究节约的人,但是物不尽其用,在我家依旧存在。

买了乐高玩具,孩子玩了一两次,只是简单的搭建滑滑梯和高楼,之后它们流落到家里的每个角落,每天丢失一两个,最后实在不能忍受天天捡乐高,家里一片狼藉,还剩下的几十个乐高,最终一起进入垃圾桶里。

小孩子练习硬笔字,先生一下买了上百只笔芯,用这种笔芯写出的字,过几十秒会消失,适合临摹,可是小孩子学习了半年,不再练习硬笔字,那些上百只的笔芯,开始躺在家里的各个地方,最常见的是床底下,地面上,饭桌上,窗台上,不知不觉,这些笔芯没人用的情况下,也就剩下二三十只。

还有一些女性朋友特别喜欢购买生活用品,四件套、洗衣液、卫生纸,家里堆得像小超市那样。这些日用品还好,终究会消耗,而不会丢失到垃圾桶,只是过期了会直接丢掉,当然也会因为购买得很多,使用起来也会更大手大脚。

当我看见很多的人才,不能充分发挥天赋优势,而是不断让自己变得什么都懂些,什么都想要学,从而增加自己竞争力时,反而失去独特性,之后人才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我身边出现的同质化人才,比如:做讲师、做咨询顾问、做作家、做主持人、做心理或者生涯咨询、项目经理……

如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那么是不是同质化人才降低,同质化物品降低呢?

那为何做不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呢?

1、我们离社会越近,越受到社会规则、社会道德的约束,而看不见自然道德,人原本是有灵性的,但离自然越远,灵性也就越远,个性也就越少。人越来越同质化。

2,比较无处不在,它深入骨髓。别人有,我也要有,且要比他的更好,一片欲望的世界。

3,成功的认知越来越具有统一性。

这三条的存在,也会让你,不断地被内卷,反之,才有利于自己走出内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