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语文是全区统考。我监考语文,拿到试卷后先扫了一眼作文题。


作文题是二选一,其中一个是半命题:“______的滋味”。看了这个题目,我的第一反应是,“完蛋了,这个题目看似不难,但实际上对学生非常不友好。”


我的这个直观感受对吗?


我的感受对不对,不是我自己说了算,要有事实才行。作文阅卷验证了我的判断:相当数量的学生是直接贴标签式地写“滋味”,说到滋味时一笔带过,即使展开描述也非常有限,能写得有滋有味的作文更是非常少。虽然是写“滋味”的文章,但是读起来实在是没有滋味。


我为什么会有这个反应呢?


原因很简单,“滋味”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没有细细品味,则很难体会到真正的滋味。我们今天的孩子,生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环境中,从小就缺乏细品滋味的经验。


以吃饭为例,现在绝大多数孩子不再面临食物匮乏的问题了,反而是食物极大丰富。但是,有多少孩子,尤其是有多少学生在踏踏实实、细嚼慢咽地吃个饭呢?他们常常是不是在上学的路上,就是在上课外班的路上,着急忙慌,狼吞虎咽地扒拉下几口饭,就又开始了新的课程了。这样的状态,和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多美味的东西也吃不出滋味来。味蕾上就没有细品出滋味来,要想用文字描述出这种滋味来,那自然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再说到学习。信息一爆炸,人们就焦虑了。于是,贪多,求快,一股脑地就都来了。什么一本书读懂一百本文学名著,十节课完成初中物理,三十节课让你成为学霸之类的都来了,发展到极致,现在不是有所谓的一分钟读几百页书的“量子读书”培训班了吗?收费几万十几万,但依然有人趋之若鹜,为啥?因为有很多人太相信有所谓终南捷径了,太着急了。这样的学习,能品出滋味来吗?


所学的东西看似不少,但都是夹生饭,夹生饭要想再做熟可就难了。但这能怪学生吗?不应该怪他们,不是他们病了,是我们的社会病了,是我们教育病了。


治疗这个贪多求快的教育病,药方在哪里?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大问题。


再苦也学会苦中作乐(细嚼慢咽才能品出真滋味)(1)

下面回到“滋味”这篇作文。


考完试之后,我花了不到半小时,也写了一篇下水文。但写得很快的背后,靠什么支撑呢?是日积月累。


读《论语》的滋味


《论语》,我读过不下千百遍。读《论语》如食橄榄,越品越有味。孔子为人师,我亦为人师,所以我从他身上得到了很多启发。


孔子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另类老师。在他那里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同样都是问“闻斯行诸”,给子路的答案是“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给冉有的答案则是“闻斯行之。”其实这不仅让弟子公西华困惑,也会让很多人都困惑。原来,冉有和子路性格不同,“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就是因材施教。《论语》中孔子因材施教的例子太多了,比比皆是。只有机器才关注什么劳什子标准答案呢,一个好老师不应该只是“育分”,拘于标准答案,而应该育人,应该因材施教。


孔子也是一个苦口婆心的老师呢,他也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说到言行的关系,他会说“敏于事而慎于言”,会说“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也会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还会说“君子耻其言之过其行。”在谈到人我之间的关系时,他会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会说“唯仁人能好人,能恶人”,还会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到学习的秘诀,他会说“学而时习之”,会说“温故而知新”,他的学生也会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其实这些三连都是一个意思嘛,不过,孔子却变换着不同的方式来说,不会像某些老师只会敲着黑板,拍着桌子吓唬学生:“这个很重要,考试要考,务必记住。”


孔子也不是无所不能的老师,他有三种情况不能。“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聪慧,难矣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对那些无所事事的学生,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也有“难矣哉”和“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之叹。就更不必说是普通老师了。当然了,孔子还是忍不住会出主意说“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学校教育真的不是万能的,所以老师也不必把所有的都重任背负在自己身上。

当然,孔子也是非常自信的老师,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当司马桓魋想要杀他时,他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当他被困于匡地时,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啥叫文化自信,这就是文化自信。当然了,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有文化才能自信,没文化能自信个啥?只能“他信”而已。

品读《论语》,品读孔子,其中的滋味太多太多,说不尽,道不完。但这些滋味哪里来,当然要深求玩味,当然要沉潜涵泳,狼吞虎咽,囫囵吞枣是不行的,那只能是“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是一直在叫嚷着要快,要快,要再快吗,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品出滋味来呢。所以,这个题目简直是在和学生作对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