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卢卓婕在门第的采访(临沂演员卢卓婕谈家风:孝为先和为贵)(1)

卢卓婕和父亲展示“家风”

演员卢卓婕在门第的采访(临沂演员卢卓婕谈家风:孝为先和为贵)(2)

《大浴女》饰尹小跳

◎卢卓婕简介

卢卓婕,临沂莒南县人。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曾出演过《家有九凤》、《重庆谍战》、《大浴女》、《八千湘女上天山》等多部影视剧,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荧屏经典形象,她的演技和敬业精神得到了圈内人士的高度认可及赞扬,知名导演杨亚洲更是多次与其合作。

话剧作品:《二十四小时都有饭》(饰演余洁)、《阮玲玉》(饰演阮玲玉)、《妻妾成群》(饰演颂莲,并且改编自导)。

生活中的卢卓婕素面朝天,清秀柔美。身为演员的她善于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尤其擅长把握性格极致的人物。

说到角色,不得不说她曾在《大浴女》中成功饰演的“尹小跳”。那部电视剧里,她成功演绎了一个女孩到一个成熟女人的过程。她把一个生活在特殊年代,成长于特殊家庭的女孩子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她的精彩出演给《大浴女》这部现实主义力作赋予了更深厚更宽广的意义。

这位沂蒙山区走出去的姑娘,凭着身上的一股韧劲和平时的积累,成为了一位出色的演员,成为了一位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才女。而沂蒙山赋予她的质朴与坚强,在声色娱乐圈中丝毫未受磨损。

家风溯源

孝为先 父母之恩拿命孝

在卢卓婕莒南老家,记者见到了正在照顾孩子的她。作为一名出色的演员,她不想错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而且希望不拍戏的时候尽量陪伴在孩子身边。

见到卢卓婕时,卢卓婕的母亲正在悉心照顾外孙女,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据卢卓婕回忆,她小时候身体不好,母亲在莒南一小教学,每天都要背着她去学校,回家还要做家务。由于爸爸经常出差,妈妈又要工作又要带孩子,生活十分辛苦。尽管如此,母亲没有一句怨言。母亲有时候也回忆说,“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怎么可能坚持下来。”

如今,卢卓婕也身为人母,有了自己的孩子。因为工作的关系,照顾孩子的重任依然落到了母亲身上。“我小的时候说话就很晚,父母为此也比较操心,父母为我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感情。”说到父母,卢卓婕认为,他们是她这一生都该拿命来孝顺的。今年过年期间,卢卓婕和老公一起回老家祭祀,给老家的人拜年。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哪一方的父母,都需要他们终生尽孝。

卢卓婕回忆说,年轻时,偶尔也会惹父母生气,现在看来,今天能够在演员这个职业上取得成就,离不开父母的支持。

卢卓婕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了莒南县文化馆。生活虽然安逸,但安逸往往消磨梦想,她决意离开,报考电影学院。为此,母亲没少跟她生气。在母亲看来,一个女人,工作稳定,生活安逸,又可以在父母身边。而做演员,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事业,更何况自己女儿从小就不喜欢抛头露面,做演员要求能歌善舞,也非女儿专长,于是母亲说什么也不同意女儿的决定。但是卓婕坚定地选择了坚持梦想,她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

经历过一次失败后,卢卓婕并没有丧失她要上北京电影学院的信心。第二次,卢卓婕以其努力及执着,带着梦想走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爸爸妈妈知道这条路的艰险,但是依然全力支持我,他们这样做不为别的,只是要让我幸福。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卢卓婕说。

家风认知

和为贵 帮助别人也是积累福报

卢卓婕的父亲卢景春是一位知名画家,同时也是有名的热心肠,只要在能力范围之内都会帮助别人,街坊邻居都愿意与他相处。卢卓婕说,不仅是父母给自己很多的教诲,爷爷辈在这方面也给了她很好的表率,给他们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卢卓婕的爷爷和奶奶都是普通的农民,但都是老党员,她的家族祖辈有6位老党员。每一位老人身上,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卢卓婕的四爷爷,1955年转业到淄博,由于之前在部队受过伤,因此每天药品大把大把地吃,饱受病痛的折磨。回老家后,四爷爷每天在家研究周易,投入了很多精力和毅力。

卢卓婕清楚地记得,自己有一次拍戏的时候,四爷爷还去探场,尽管他的身体不太好,但还是力所能及地帮剧组的人员做一些事。“看见我的箱子很大,四爷爷就非要帮我提着,一点都不想让我累到,非常感动。”卢卓婕说。

说到帮助别人,卢卓婕还回忆了一件事情。有一次在北京打车的时候和司机师傅聊天,师傅说自己之前在临沂当过兵,有一次开着卡车翻到沟里了,向附近一个老大爷求助,老大爷二话不说,不一会就找了好几个人来帮忙。所以他对老区人有着特殊的感情,认为沂蒙山区的人质朴,遇到困难就会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那一次,司机师傅怎么都不愿意收卢卓婕这位“沂蒙老乡”的钱。

卢卓婕认为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以和为贵,“家里说和为贵,在外帮助别人也是积累自己的福报。”

家风传承

家和万事兴 临沂姑娘用执着闪耀荧屏

俗话说,家和才能万事兴,这句话在卢卓婕的家庭当中得到了最好的见证。

“战争年代,大爷爷去部队当兵,三年没有音信,老爷爷放心不下,背起干粮便步行寻找自己的孩子。”卢卓婕说,老爷爷当时在寻找大爷爷的路上一走就是三个多月,在听说大爷爷的部队在开封,就追了过去,结果到那的前一天部队就出发去了南阳,老爷爷又追到南阳,结果部队又在前两天到了大别山,于是老爷爷一路追随部队,历时三个月,最终在一个夜晚见了大爷爷一面,放心之后的老爷爷便赶回了老家。

“爸爸妈妈是莒南师范毕业的同学,父亲1975年毕业,母亲1976年毕业,自我记事起,他们就没有吵过架,非常和睦,感情非常好。”经过家庭的耳濡目染,卢卓婕骨子里生成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朴实、和善品质。

受父亲的熏陶,卢卓婕三四岁就爱画画。小时侯跪在地上画画,一跪就是一天,表现出了良好的绘画天赋。后来考大学时,卢卓婕却要考表演,当演员。声乐、台词、形体、表演这四项基本功,有三项是卢卓婕的弱点。“不论什么时候,我都不能忘记家庭所带给我的那种朴实和拼搏劲。”回想起以前考表演专业时付出的努力,卢卓婕说,“我一辈子都没有那么刻苦过!”那时候,执着的卢卓婕,硬是拿着台词把自己关在家中反复练习,最终,几门专业课都考了90多分,2000年,如愿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

谈到怎么会选择演戏来作为自己的事业时,卢卓婕说“不是因为这个行当能带来多大的知名度和多么令人艳羡的物质生活,而仅仅是我对演戏的热情,这种热情从小就伴随着我。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演好一场戏给我的快乐是别的东西无法比拟的。”跟卢卓婕交谈,她的智慧、乐观让记者印象深刻。“不求有多大的名气,只要我身体好,我就努力演戏,我要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演员、表演艺术家。”卢卓婕说。

记者刘跃 张庆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