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字少荃,家族排行第二,安徽合肥人。

晚清末年,在中国历史,乃至于世界历史上,李鸿章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关于他的评价,历来争议非常之大。今天,小科就来聊聊,这位晚晴重臣。

支持的称其为中兴名臣:

对李鸿章一生的简单评价(盖棺难论晚清李鸿章)(1)

伊藤博文拜访李鸿章

日本曾任首相伊藤博文评价其为“清国之中,唯一能与西方列强争长短之人”,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访问大清之时,夸奖其为“世界四大名人”之一,史学家唐德刚称其为“晚晴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并赞美其“内悦昏君,外御强敌”。

反对的称其为卖国之贼:

对李鸿章一生的简单评价(盖棺难论晚清李鸿章)(2)

翁同龢的评价

李鸿章去世后,有巨额来源不明的遗产。翁同龢奚落其“宰相合肥天下廋”、左宗棠有“李鸿章误尽苍生,终落下千古骂名”的评语、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讽刺其“宰相有权去割地。”,民间人士有 “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的咒骂。

中立的评价:

著名才子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之中记载:“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自我评价:

“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自嘲为大清的裱糊匠!”,去世前夕有遗诗“秋风宝剑孤臣泪”等。

本着“诛奸谀于既死,发潜德之幽光”的精神,我们也来评价一下:

正面评价:

1、 文武双全:李鸿章年少高才,读书用功。23岁就考中进士,诗文传世,比他的师傅曾国藩早中四年。左宗棠一辈子没考中进士,他被李鸿章嘲笑讽刺,心里愤愤不平。在西征大战之时,左宗棠非要说回来参加科考。清廷于是赐予其“进士出身”,他才安心征战,还被李鸿章挖苦其为“破天荒相公”。

对李鸿章一生的简单评价(盖棺难论晚清李鸿章)(3)

北洋水师

晚清年间,大清绿营兵士,作战不力。李鸿章协助曾国藩,剿灭太平军。李鸿章一手创立淮军,清朝末年十多万淮军,支撑了沿海地区的防卫。李鸿章派遣大量留学生,呕心沥血创建北洋水师。这支强大的海军,成为当时的亚洲第一,威震海疆。

2、擅长外交:李鸿章经常与洋人打交道,利用合纵连横的手腕,周旋于列强之中,为大清处理外交事务,立下大功。甲午战败,与日本谈判之际,被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刺杀,险些丢命,以血报国。日本政府为了稳住他,适当的减少了一定的赔偿金额。

对李鸿章一生的简单评价(盖棺难论晚清李鸿章)(4)

被刺杀打了一枪

3、发展洋务:在他的努力下,洋务运动蓬勃发展。筹划轮船招商局、机器制造局等,官督商办,搞的有声有色。派遣大量留学生去外国,学习先进的军事、文化、技术等知识,这些精英留学归来,推动了清朝的社会进步。

对李鸿章一生的简单评价(盖棺难论晚清李鸿章)(5)

轮船招商局

4、替大清受过,签订诸多不平等条约:李鸿章一生签订了三十多个不平等条约,都是为了清廷代过,他是慈禧太后与皇帝的替罪羊。

对李鸿章一生的简单评价(盖棺难论晚清李鸿章)(6)

签订《辛丑条约》

5、忠君爱国:李鸿章身受儒家思想所影响,忠君爱国。在做高官之时,有人劝他反清自立,被他坚决反对。

6、保护维新派:强学会时,他给康有为捐款,因为名声太差,而被拒绝。在做两广总督之时,李鸿章尽力保护了康有为的祖坟。

7、思想理念(比较其他士大夫)先进:晚年末年,顽固派思想僵化滞后,李鸿章相对于这些因循守旧之人而言,想法见识远远高于他们太多。

反面评价:

1、贪财受贿:李鸿章的下属盛宣怀,成为大清首富,李鸿章自然也是财富盈门。李鸿章去世之后,留下了大约4000万两白银的巨额遗产。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李鸿章的女婿),都分到了天津的一栋豪华公寓,可见其多么富有。光依靠其俸禄,是不可能有如此丰厚的财产。

2、甲午战败,难辞其咎:作为北洋水师的统帅,这场战争的失败,他难辞其咎。甲午战败,加剧了清廷的灭亡。日本军国主义,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日本把侵略中国作为国策,进一步加速了日本侵华的步伐,倘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打赢了,试问日本还能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吗?造成如此严重的恶果,李鸿章罪无可赦。

对李鸿章一生的简单评价(盖棺难论晚清李鸿章)(7)

推荐袁世凯

3、荐人有过:盛宣怀的贪婪,引起了四川保路运动,间接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袁世凯脱胎于淮军,在李鸿章的庇护下发展壮大。袁世凯拥兵自重,逼迫清廷退位。作为晚晴的忠臣,李鸿章却为清廷培养了两个掘墓人。一个在经济上对清朝进行沉重的打击;一个在军事上,将清朝逼向绝路。

4、舍本求末,过分倚重洋人:打铁还要自身硬,李鸿章却过分依靠洋人,忽略了自主创新。甲午战争,他却寄希望于列强调停,并没做好决战的充分准备。

对李鸿章一生的简单评价(盖棺难论晚清李鸿章)(8)

依靠洋人

中立评价:功中有过,过中有功:

李鸿章作为直隶总督,权倾朝野。创建的北洋水师,却因甲午战败而全军覆没。他不学无术,贪污受贿,是其缺点。脸厚皮黑,不辞辛苦,是其优点。实乃功中有过,过中有功,至于功过比例如何,就只能见仁见智了,实在难下定论。

对李鸿章一生的简单评价(盖棺难论晚清李鸿章)(9)

临终遗奏

李鸿章病重,外国大使在其病床边,急迫的等待着他签订不平等条约。

幕僚周馥在旁伺候,失声痛哭,李鸿章更是老泪纵横,死不瞑目。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对李鸿章一生的简单评价(盖棺难论晚清李鸿章)(10)

李鸿章真实照片

一个曾有十余万淮军的威武统帅,到了油尽灯枯之际、黄泉路近之时,竟无一兵一卒,还被外人逼迫威胁。此等侮辱,真是让人不胜唏嘘!

光绪二十七年,晚晴重臣李鸿章病逝。

他死后十年,腐朽无能的大清朝灭亡。

普通人去世,尚可盖棺定论。李鸿章去世,却是盖棺难论!

李鸿章死去了一百多年,他的争议还在不断的延伸,再过一百多年,还会有更多的争议……

小科,为他写了一首诗,作为该文的结束:

鸿儒博学世无双,

章法规范有乾坤。

千年是非任谁说,

万古功过史难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