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保卫战电视剧观后感(宜昌保卫战观后感)(1)

抗战期间,中日两军在宜昌地区进行了长达六年之久拉锯与抗衡。正在央视八套热播的抗战史诗大剧《宜昌保卫战》,则真实还原了气壮山河的宜昌抗战。该剧以精心的拍摄、精彩的表演、精良的制作,清理着抗日剧劣片当道的门户。那恢弘激荡的战争场面、饱满鲜活的英雄人物、曲折跌宕的惊险剧情,赢得一片赞誉之声。

宜昌保卫战电视剧观后感(宜昌保卫战观后感)(2)

全能男主,有勇有谋好厉害

《宜昌保卫战》是以宏大的叙事、广阔的视角、细腻的情节,尽显抗日英雄的传奇。虽然男主胡宜生是个虚构的人物,但这个国军少校身上却集合着爱国军人的诸多优良品质,体现着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视死如归的战斗意志,证明着中华名族那不屈的尊严。

作为剧集的中心人物,胡宜生那骁勇而多智形象是随着剧情的深入而确立起来的。他以理服人管制帮派林立、鱼龙混杂的码头,确保物资和人员转运的顺利完成;军队高官的威逼利诱,揭发偷工减料的豆腐渣江防工程;战场上浴血搏杀无畏无惧,奋勇杀敌逞英豪;冒着枪林弹雨穿越火线,为作战部队运送给养;协助谍工抓捕敌特,总是不遗余力。他前前后后、林林总总的所作所为,掩饰不住一颗爱国丹心的热忱与志诚,看着令人感佩。

真实英雄,功昭日月见传奇

宜昌保卫战电视剧观后感(宜昌保卫战观后感)(3)

《宜昌保卫战》剧情在创作上依托于史实,又不拘泥于史实。胡宜生的个人经历串联起诸多真实的历史事件,来达到小人物与大历史相互交融的效果。全剧按照时间走向大致划分为四大板块。每一板块都惊心动魄,几乎都有真实的抗日英雄的事迹再现,显露着炎黄子孙的不屈民魂、铁血军魂、巍峨国魂。

首先是宜昌大撤退的虎口脱险。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危局面前运筹帷幄,他殚精竭虑指挥自家船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抢运战时物资和人员,保存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完成了“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壮举。其次是枣宜会战的惨烈鏖战。爱国将领张自忠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以寡敌众,在炮火连天中身先士卒、死战不退,最终壮烈牺牲、尽忠报国。接下来是反攻宜昌的功败垂成。最后是石牌保卫战的艰苦卓绝,中国守军凭险固守、以弱抗强,赢得了“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剧中第十一师长胡琏置之死地而后生,他写给家人的诀别书,叫人感受到撕心裂肺的震撼。而这些真实英雄彪炳史书的抗日事迹,通过银屏再现给今人,警告世人勿忘那段苦难又辉煌的历史。

三女至纯,透射出血色浪漫

战火虽无情,但爱情永不死。剧情显露着子弹不能击落爱情。三个女主角虽然身份各异、性格不同,可都是用实际行动来爱国的美丽奇女子,且都是对爱情满怀无限憧憬。她们的存在是剧集一道优美而靓丽的风景线。

军统特工江美云智慧与勇气兼具、果敢又坚强,谍战中铲恶锄奸;土家族女娃成四妹活泼率性、俏皮可爱,管理着挑夫队;医务女兵宁京妮外表柔弱、内心坚韧,一心要找到失联的老爸。三个女子同时爱上有勇有谋、重情重义、爱国有担当的胡宜生。江美云爱得委婉含蓄,成四妹爱得直白火辣,宁京妮爱得崇拜异常。她们与胡宜生产生的情感羁绊,使得冷酷战场浸染着血色浪漫,让故事看起来有着儿女情长与国家大义纠缠互绕,显现柔情相伴烈火的慷慨悲歌。

荆楚元素,添加抗战大华彩

湖北作为对日寇抵抗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抗战规模大、地域广,歼敌人数,不知有多少荆楚儿女为了赶跑侵略者而甘洒热血写春秋,又有多少爱国者忠骨埋荆土、多少英名壮楚天。尤其是鄂西的宜昌更是有着特殊的荣光。《宜昌保卫战》便展现了湖北军民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战诗篇。

剧集较好地展示了鄂西的风土人情,三峡风光意境优美、纤夫拉纤的情景、土家族歌舞等荆楚文化元素被巧妙地镶嵌于剧情之中。三峡纤夫拉船抢过险滩的喊响的号子低沉回荡,昭示日寇的凶残从未击垮荆楚儿女的斗志。淳朴土家人在死者祭奠仪式上跳起的摆手舞、喝着摔碗酒,用向死而生的乐观精神,传达着抗击倭寇的必胜信念。

……

整部《宜昌保卫战》看下来,你会发觉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写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辉的一页。那漫天的烽火硝烟,那密集的枪林弹雨,那杀敌的震天呐喊,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什么是拳拳爱国心、浩浩民族气。

宜昌保卫战电视剧观后感(宜昌保卫战观后感)(4)

宜昌保卫战电视剧观后感(宜昌保卫战观后感)(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