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式的有哪几种基本类别?

西方国家对学习方式的研究历来有多种观点和做法,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大体上将学习方式分为两大类: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

一、接受式学习

自从有了学校就有了接受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教育历史上已经发挥或者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该学习方式在当代教育改革中却受到极大的批判,被认为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基于此,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 P. Ausubel)对接受式学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首先定义了有意义的学习。要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关键在于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方面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联系。接受式学习是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主要特点就是,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将知识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不需要任何发现和实践,只需要接受或理解这些知识。但是接受式学习并不全是机械性学习。奥苏贝尔进一步将接受式学习划分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机械性接受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基础,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内化、整合新知识到原来知识结构中的学习方式。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主动有效的。要实现其主动性和有效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学生表现出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愿意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二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三是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相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学习方式有哪七种:学习方式的有哪几种基本类别(1)

奥苏贝尔提倡的有意义接受式学习,有着它自身的优越性:一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模式是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二是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知识结构的内在功能,特别是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维持和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发现式学习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Bruner)是发现式学习的积极倡导者,他主张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记忆、获取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从而获得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

发现学习的基本过程是: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归纳结论——学生解决问题。

在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到提升,同时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得到激发。发现学习给了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极大地刺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在发现活动中体味到了发现的乐趣。

2.学生探究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和提高。由于发现学习主要依靠学生独立探索来解决问题,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在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为了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和开发。

学习方式有哪七种:学习方式的有哪几种基本类别(2)

发现式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发现学习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二是发现学习的结果并不一定是有意义的。另外,随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等教育理念的确立,国外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研究成为了近些年来研究的新热点。

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各有优劣,不能将某种学习方式当作唯一的学习方式,各种学习方式应该互补。对于部分学习内容,应该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以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发现式学习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发现式学习,学生会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张玉彬,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小学课堂教学。邮箱64938748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