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战争,最后刘胜项败,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力量此起彼伏,你消我长,但对项羽来说,除掉对手刘邦最好的时机便是鸿门宴。

那时候,他在军事力量方面有压倒性的优势。彼时,项羽军40万,号百万;刘邦军10万,号二十万。

要知道项羽是一个军事天才,当时彭城之战,项羽都能以五万精兵将刘邦五十多万的士兵打得落荒而逃,这时候在这么一个优劣明显的境况,他要消灭刘邦尤如探囊取物。

项羽究竟为什么在鸿门宴这么关键的时刻放走刘邦,也成为千百年后读者争议不下的话题。故事就从刘邦入关开始说起。

话说刘邦突破重重阻碍,进入关中以后,咸阳城内那金碧辉煌的宫殿、窈窕多姿的宫女以及不计其数的真金白银都让他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爱不释手,野心(夺取天下)渐显的他害怕这些他梦寐以求的东西有一天会被项羽夺走,于是听取了手下一个人的建议,关闭了城门。

刘邦手下曹无伤认为双方一旦开战,刘邦必输无疑,所以他自作聪明地“弃暗投明”,去添油加醋地向项羽告密,说刘邦关闭城门欲占取咸阳城,使子婴为相,珍宝俱有之。

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真正原因(鸿门宴上项羽放走刘邦)(1)

项羽是什么人?在此之前,巨鹿之战已奠定了他的赫赫大名,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年轻有为的噱头让当时所有的诸侯都匍匐前进,莫不敢仰视。

结果,自己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竟然被一个出身无赖的弱鸡刘邦拒之门外,这极大地折了爱面子的项羽。(其实项羽是看不起刘邦的,无论从出身、资历还是领兵打仗的能力来说,刘邦都不是其对手)

所以他听后,大怒,和范增一商量,就打算“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时候的项羽是怒火冲天,仿佛与刘邦不共戴天。

结果,阵营里面出了一个叛徒项伯。他为了报答张良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大半夜地私通敌营,出卖情报,刘邦知道后,冒了一身冷汗,但在张良的指导下,他计上心头。

先是别有用心地和项伯建立儿女亲家的婚约,然后一脸讨好地让项伯告诉项羽,自己绝不敢背叛项王,第二天自己自会亲自去解释。

令人诧异的是,项伯回去以后,原原本本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汇报给了项羽,结果这大哥竟然不治罪,反而欣然“允诺”。

他完全没有政治眼光,他不问项伯,他和张良是什么交情,要知道,当张良带去情报的时候,刘邦说“君安得项伯有故?”,这项羽不问;其次,竟然就听信了项伯的一面之词,决心去赴宴。

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真正原因(鸿门宴上项羽放走刘邦)(2)

虽然解了燃眉之急,但刘邦还需亲自去解释。

刘邦巧舌如簧,在项羽面前以臣自称,谦卑到了极点,他对项羽的解释可以称之为“鸿门说辞”,那么刘邦到底怎么把项羽说服的,我们来看: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 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

翻译过来就是:我们本是一起合力破秦的好兄弟,有着跋涉红尘的江湖义气情,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这么快先进了关中,如今有小人挑拨离间,不然你我何至于此。

这话一看就是在转移矛盾,他轻飘飘地把不共戴天的矛盾直接弱化成了一个小小的误会。

是的,你们一开始确实是一个阵营的,那时候你们的共同敌人是秦王朝。但此一时彼一时,主要矛盾是会转移的,如今秦朝已覆灭,这时候你和项羽就成了争夺天下的竞争者,不是你死就是他亡,这是一个必然性的矛盾,和曹无伤的告密没关系。这就是在模糊事实。

再来,我们看看刘邦在进关中的过程中,他拼命赶路,最终顺利抵达关中,真的是如他所言,没想过吗?也就项羽信了。

刘邦的言辞恳切,态度谦恭,满脸堆笑,项羽立刻就中计了。他直接出卖了曹无伤,甚至留下刘邦喝酒。

在宴会上,范增几次暗示项羽,他都无动于衷。原因就在于,刘邦的一番好话,几滴眼泪,就让项羽立刻引为知己,天真啊,糊涂啊。再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在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不杀刘邦?

因为,他做出攻打刘邦的决定是意气用事,只是单纯觉得刘邦影响到他的分封计划,觉得刘邦坏了他的面子。

项羽是一个意气中人,遇到事情情绪都写在脸上,没有计划,更没有谋略。他没有分析过当时的天下局势,也没有明确 定下自己要夺取天下的目标。否则,他看到刘邦关闭城门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大笑,而不是大怒。

如果他仔细思考过,就应该发觉刘邦这个老谋深算的人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这不刚好借机攻打他吗?恰好给了自己一个借口。可惜他认知不够,只认眼前那一亩三分地,眼前白白浪费了一个好时机。

他的基础不牢固,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对别人的话太过于轻信,而不懂得判断别人内心真正的动机和想法,这点也体现了他的妇人之仁。

记住:永远不要被一个人的好话迷得晕头转向,好话有时候是锦上的添花,有时候是穿肠的毒药。

#史记#​#鸿门宴#​#刘邦#​#项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