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药物学的进步  晋、唐时期,中国药物学从药性、药理的研究到药物炮制和制药化学,都有很大发展一、本草学的发展,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本草备要古代中医药学著作?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本草备要古代中医药学著作(晋唐时期药物学的进步本草经集注问世)

本草备要古代中医药学著作

第二节药物学的进步

  晋、唐时期,中国药物学从药性、药理的研究到药物炮制和制药化学,都有很大发展。一、本草学的发展

  (一)《本草经集注》

  汉代以后,新药品种不断增多。通过长期的临证实践,对药物的性能又有了新的认识,这就需要及时的总结提高。因此,汉魏时期曾经陆续出现一些新的本草著作。到南北朝时期,陶弘景(452~536)对本草又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总结。他的《本草经集注》一书具有如下一些明显特点:

第一,改进了药物的一般分类。从三品分类发展到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七种分类,这是药物分类的一个进步。

第二,对于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形态和鉴别诸方面的论述,有显著提高。

第三,总括了诸病通用的药物。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芎穷等;治黄疸通用药,有茵陈、栀子、紫草等。此书问世后,有很大影响,《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创作的古代医学著作 创作经过

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著于(约公元480-498年前)。陶氏认为《本经》自“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更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四十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揉,冷热交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医家不能备见”等问题,于是给予整理、作注。又从《名医别录》中选取365种药与《本经》合编,用红、黑二色分别写《本经》与《别录》的内容,名之为《本草经集注》。本书原书已佚,现仅存有敦煌石室所藏的残本。但原书中的主要内容,还可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之中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