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由于天气逐渐变冷,经常刮风下雨,下雪,天气恶劣。天气暖和的时候人们都找各种借口,不爱运动,更别说天气冷了,更是不运动了,更多的宅在家里。科学数据显示,久坐不动,不主动运动,每周中高强度的运动少于150分钟,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50%以上。

牛津大学领导的一项新的大型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比过去人们以为的更高,而且运动量越大越好。大家不用担心运动过量,你达不到的,每周超过31小时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才会出现负面影响。相当于每天运动四个多小时,你达不到的。普通人每天运动半小时都达不到,都各种借口不运动。

该研究显示,随着中度和剧烈运动量的增加,参与者的心血管疾病病例在减少。此外,运动量最多的前25%参与者发病率平均降低了48%至57%。运动对改善心血管健康产生的好处并没有上限。运动可以提高血管弹性,平衡血压,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他们负责清除血管壁粥样斑块,改善动脉硬化。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12月修订了其体育锻炼准则。联合国机构如今也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度至剧烈运动,即2.5小时。这项研究的结果对男性和女性都适用,且剧烈运动对女性的好处尤其明显。如果达到每周300到6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死亡率降到最低。

所以天气冷也不能成为不运动的借口,穿暖和的衣服,戴帽子手套,阳光明媚的时候多去户外快走慢跑,多活动。或者在室内运动也可以。家庭跑步机,单车机,有氧操,室内兵乓球,跳舞,运动形式多种多样,最佳有氧运动心率是180减年龄,正负10的区间。比如你60岁,心率110到130就比较合适。

无论天气如何,每天保持半小时到一小时主动运动,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最重要的。

冬天气温低,血管壁会变脆,跟热胀冷缩原理差不多,变硬弹性差,容易出现血压的波动,血压升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而且冬天食欲旺盛,人们更渴望吃高糖高热量又甜又咸又油的食物,比如特别喜欢吃红烧肉,酱肘子,酱牛肉,涮羊肉涮火锅肥牛,小鸡炖蘑菇之类的,还有各种糖油混合物类的点心,沙琪玛,奶油蛋糕,甜饮料,有的中老年人还特意买一些无糖蛋糕无糖点心吃。虽然里面没有添加白砂糖,但是会有代糖,各种淀粉,果葡糖浆等,口感也是甜腻腻的。

这些都会造成胰岛素抵抗,血管弹性变差,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对血管的健康非常不利。

综合看来,冬天,活动量和运动量减少,吃得又比夏天要多,更容易超重肥胖,血管壁上粥样斑块越来越多。突发心梗,脑梗,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比夏天要高很多。致死,致残,给家庭造成巨大的情感和金钱上的负担。

运动已经跟大家分享过了,无论如何也要坚持运动。户内还是户外,你自己选择。每天保证半小时到1小时的主动运动量。

在饮食方面,减少高饱和脂肪酸肉类摄入,比如红烧肉,五花肉,有白色和黄色可见脂肪的肥肉片,肥牛等。猪牛羊这些红肉畜肉的饱和脂肪酸都比较高,另外鸡鸭鹅的皮去掉不吃。里边饱和脂肪也很高。全脂牛奶有3.5%左右的脂肪,我国膳食指南建议中老年人每天喝300到500克牛奶,含十几克脂肪。如果按照成年人一天吃2000千卡的热量来计算,饱和脂肪酸是不要超过10%,也就是200千卡,折合饱和脂肪也就20几克。吃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又不运动,造成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红烧肉,五花肉100克里就有50克的脂肪。你吃二两红烧肉,再喝一斤全脂奶,饱和脂肪早就超过了20克了。还不包括其他像鸡蛋,禽肉,海鲜等其他食物里面的饱和脂肪酸。很多人崇尚吃高蛋白饮食,其实你在摄入高蛋白的同时也会摄入高脂肪,对健康不利。猪牛羊肉的脂肪在20%左右,肥肉更多。禽肉10%几,鱼类水产海鲜海虾不到10%,而且是多不饱和脂肪酸,鱼类代替一部分红肉也很好。

为了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大家可以少吃一些猪牛羊肉,适当增加豆制品的摄入,尤其是鼓励中老年人经常吃大豆制品。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1)

比如你喜欢吃红烧肉,你喜欢吃炖牛腩,可以在里面增加一些豆腐,豆腐干,豆皮,豆制品。吃的时候,比如原来你吃六块红烧肉,现在你可以吃三块红烧肉,再加三块豆腐干。原来你吃六块牛腩肉,现在可以把一半换成豆腐干。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2)

豆腐干炖牛肉,豆腐干炖排骨。

因为和肉类在一起炖煮,豆腐干吸取了肉类的香味,也很好吃,而且豆制品也是优质蛋白质。虽然他们的吸收利用率比肉类低一点点,但比其他的谷物坚果的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要高很多!

豆制品和肉类,海鲜,鱼类,奶,蛋类都属于优质蛋白质,而且豆制品和肉类一起吃还可以提高豆制品的吸收利用率。因为豆制品里面的甲硫氨酸比较低,而肉类鸡蛋里面的甲硫氨酸高,可以氨基酸互补,也提高大豆的吸收利用率。

推荐大家适量多吃一点豆制品豆腐,并不是说不让你吃其他的肉类海鲜,并不鼓励中老年人吃素,尤其是吃纯素。荤食也要适当吃一些,每天鱼类水产吃40到75克,禽畜肉加起来吃40到75克。吃荤食去除可见脂肪,不吃鸡皮等。

有心血管疾病风险有糖尿病的,一周不要超过吃四个鸡蛋。没有这些风险的普通正常人,一天吃一个鸡蛋,不多不少,刚刚好。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3)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4)

红焖牛肉土豆石屏豆腐,各种新鲜蘑菇蔬菜水果是刚需。还有全谷物杂粮饭。奶制品。坚果。均衡营养。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5)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6)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7)

仿照三明治的造型,三块豆腐夹着一层酱牛肉一层豆苗(或者焯水菠菜,你随便搭配)嫩的嫩、香的香、鲜的鲜,一口下去众味群集,又平衡得恰到好处。用南豆腐内脂豆腐。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8)

  大豆含较多对心血管健康的磷脂,对血管和大脑,心脏都有好处!大豆包括黄豆、黑豆和青豆。干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35%-40%),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蛋白相似。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9)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10)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11)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12)

支竹牛腩煲,是一道广式的菜肴,做出来色香味俱全。牛肉,豆腐,腐竹都是优质蛋白质,但豆制品毕竟是植物蛋白质,吸收率稍微差一点,但和牛肉在一起吃,氨基酸互补,就提高吸收率了。而且降低整体牛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更利于健康。云南石屏爆浆豆腐,滑嫩堪比鸡蛋羹。太美味了!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13)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14)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15)

豆蛋搭配等于肉,但脂肪低很多,这个意思就是鸡蛋豆腐搭配,营养成分堪比肉,但饱和脂肪酸低很多,大家可以做豆腐鸡蛋羹,豆腐干炒鸡蛋,豆腐干炖鸡蛋和牛肉,都是很好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

大豆脂肪含量约为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亚油酸高达50%,且消化率高,还含有较多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磷脂。

尖椒炒鸡蛋是比较传统的菜品,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让食材更丰富,营养更均衡。这样,即便是一个人吃菜,也能获得更多的营养素。鸡蛋和腐竹搭配,我们俗称是豆蛋搭配等于肉,但脂肪比肉低很多。鸡蛋和豆制品,是动植物蛋白质搭配,大幅提高植物蛋白的吸收率,而且更多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于平衡胆固醇也有好处。大家记着在做炒鸡蛋的时候放一些豆皮,腐竹或者是各种各样的豆制品哟!尖椒是蔬菜里面的维生素C之王,比常见的非常高维生素C的猕猴桃还要高,但是加热会有一些损失,所以不要炒太久,稍微断生即可。

大豆含有的其他植物化学物如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苷、大豆低聚糖、大豆甾醇等,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改善女性绝经期症状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还可以降低围绝经期女性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16)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17)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18)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19)

豆腐炖鱼​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20)

鸡蛋豆腐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21)

豆腐蒸三文鱼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22)

蔬菜豆腐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23)

蔬菜豆腐味增汤。

大豆,豆制品是抑制乳腺癌的,对雌激素是双向调节。虽然大豆,豆腐是我国的国粹,但是在日本,他们吃发酵的纳豆,味增汤,就是发酵的黄豆,还有各种豆腐汤,各种豆制品,比我国居民要多吃好几倍。这方面,我们要跟他们学习。

  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普通成人(每天热量1600到2000千卡热量摄入)每天吃25克大豆和坚果加起来。吃坚果是10克,那么就是吃15g大豆了。

体力活动多,运动量大的,每天摄入2200到2400千卡的人,大豆和坚果推荐每天吃35克,还要吃更多的豆制品。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24)

15克干黄豆大豆,折算出的豆制品食用量,像常见的北豆腐是44g,南豆腐84g,素鸡32g,豆腐丝24g,豆腐干33g,豆浆220g,豆腐脑400g。建议各种豆制品轮换着食用,与其他食材一起制作,如豆腐烧海带、青菜木耳豆干、豆腐海虾煲,豆皮炒青菜,千张丝菌菇汤、白菜豆腐肉丸汤等。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吃哪种肉(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25)

牛肉丸子蔬菜豆腐汤。

  豆浆的蛋白质和牛奶差不多,易于消化吸收,不含胆固醇(植物都不含胆固醇)且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和心血管疾病患者饮用。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不要喝太多豆浆,嘌呤高,最多一杯即可。但可以吃几块豆腐干。豆腐干是排除了水分,嘌呤不高。

豆浆不能代替牛奶,豆浆豆制品和牛奶在我国膳食指南都有推荐量,牛奶是300到500克,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建议喝脱脂奶。豆浆就是一杯220克。豆浆和牛奶,二者不能互相替代。

豆浆的钙、维生素B2、锌、硒都低于牛奶,每天豆浆和牛奶都推荐饮用。家庭自制豆浆时要注意,生豆浆或者未煮开的豆浆中,含有抗营养因子,这些物质会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症状,因此在制作时一定要将豆浆煮熟煮透。

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所倡导的“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则说明了,“豆”也是不能缺的。但目前中国人平均每日豆类摄入量严重不足,指南推荐杂豆豆类全谷物每天吃50到150克,还要吃大豆豆制品,但大部分人摄入不足建议摄入量的三分之一。膳食结构不平衡目前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普遍的现象是肉类过量,而蔬菜水果和豆类豆制品则摄入不足。除了豆制品大豆,其他的杂豆红豆绿豆,鹰嘴豆,芸豆,各种豆类蔬菜,豇豆,荷兰豆,大家都要多吃一些。

除了大豆以外的其他豆类属于杂豆,归在主食里,大豆豆制品属于优质蛋白质。

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的疾病,大家多多运动,动起来!少吃几口红肉,多吃几口豆腐豆制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