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牌更换Logo总会引发世人的热议,比如请日本著名设计师操刀,跨界造车的某消费电子品牌,就因Logo边框由方变圆引发不少关注。无独有偶,国内龙头车企上汽集团也在今年发布了全新Logo——蓝色星球,旭日东升,向世人宣示着上汽加速转型、应对行业新趋势的决心,其简洁、扁平、年轻、时尚的“新人设”更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上汽集团汽车标志(对话上汽设计师杨丽蓉)(1)

很难想象,这一被赋予划时代意义的Logo,出自上汽集团的一位90后新锐女设计师杨丽蓉之手。这位年轻设计师在加入上汽设计前瞻团队之前,就是一名有故事的女同学:她是国内最早学习“服务设计”的一批设计师,她曾获得全额奖学金留学设计领域殿堂级学府——纽约艺术学院(New York School of the Arts),为了加入上汽她婉拒了联合国的offer……在加入上汽的短短3年里,她参与了多个重点项目,见证了企业抢滩智能电动新赛道,向“用户型高科技公司”转型的峥嵘历程,还有R汽车Logo等作品,均出自她的之手。

陆游曾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对于我们这些与设计行业不甚了解的人来说,仿佛世间所有的艺术家、创作者,都仿佛在苦苦寻觅这样一个精神世界被照亮的时刻。但对于作品高光不断的杨丽蓉来说,那些津津乐道的设计背后,又有哪些独家故事?让我们对话杨丽蓉,一起了解设计师从创意到实现背后的故事。

一、谈R汽车Logo:“服务设计是一个先‘无我’再‘注入自我’的过程,设计R Logo很像在设计一个部落的图腾。”

R汽车:我们听到比较多的是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对你的专业“服务设计”就会感到十分陌生,“服务设计”和其他设计类专业有什么不同?

杨丽蓉:我在江南大学读本科,第一年的时候就是在学工业设计。在我本科第二年的时候,我们学校来了一个很有名的老师,他是以前香港理工设计学院院长,然后到江大来做院长,并且创立了一个新的设计专业叫做整合创新实验班,我也是从那个时候接触到“交互设计和服务设计”这个领域。

这段求学经历给我带来的最大影响:第一,要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这句话也是我们学院的院训;第二,从此踏入了“服务设计”的领域。如果说“工业设计”是设计一把剪刀的话,“服务设计”就要帮你把头剪好,它很以用户感受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

R汽车: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传统的“工业设计”是我要做一个好的产品,但是“服务设计”是我要做一个作品,要更多考虑用户看到它和使用它的感受。

杨丽蓉:对,其实“服务设计”所主张的设计理念和R汽车品牌一直倡导的用户体验、“伙伴精神”也很契合。所以在设计R汽车Logo的时候,并没有掺杂太多设计师个人的风格,更多是从“服务设计”的角度出发,从整个生态做一件事情,或者说是一个从design for you到design for us的过程。这个Logo并不是说要多么美观、好看,而是希望能通过这个Logo能把所有人凝聚起来,引发大家的共情和共识。

当时我们采访了很多人,公司内部包括工程师、市场团队、设计团队等,我们还在上海街头采访市民,搜集大家对于上汽的新能源品牌有着什么样的期待。在调研了数百名用户之后,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个共识,就是:简约、温暖、科技、东方。这也就是我们在设计R Logo时,最终所要呈现给你的感觉。我们一直在思考“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我们追求的科技是隐性的,外显的是温暖可靠的人性。一言以蔽之,“科技向内,人性向外”。

同时,R汽车是一个诞生于上海的品牌,R的品牌标志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海派文化兼具国际视野与东方文脉的特性。R Logo的折角处融入了黄浦江的黄金特征“S弯”,在细节处又采取了中国书法的敛锋。

R汽车:原来R汽车Logo背后还有这样一段故事,这就是设计时的灵感来源吗?

杨丽蓉:我觉得谈论灵感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情,但是 “服务设计”是一个先要“无我”,再注入“自我感情”的过程。你就要先舍去自我,化身为生态系统中每一个人去看待你要设计的东西,这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个部落的图腾,需要让看到这个Logo的人对R汽车有一个共识。

上汽集团汽车标志(对话上汽设计师杨丽蓉)(2)

二、谈上汽全新Logo:“它既体现了上汽作为国企的责任与使命,也承载了上汽人的执着与热爱”

R汽车:我之前了解到,你同时接到了联合国和上汽的offer,但最终选择了上汽,原因是什么?从太湖之滨到哈德逊河畔再到黄浦江畔,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杨丽蓉:首先,国家留学基金委给了我留学的全额奖学金,心中的那份家国情怀,让我做出学成后归国的决定。

其次,在中国要做社会创新不能不谈国有企业。而上汽则是一方实现理想的沃土。国家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之后,上汽就是第一时间响应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双碳”目标,这也体现在了这次上汽集团Logo焕新的项目中,我也有幸参与到其中的设计工作。令我感动的是,在梳理品牌战略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集团领导对于发展绿色智能的坚定决心。

R汽车:当时接到上汽Logo焕新这个重大项目的时候,想着如何去落地?这中间有没有遇到过一些瓶颈?

杨丽蓉:当时集团的方向很明确,既要有一个积极、开放、进取的时代态度,但是也要体现中国文化的文脉,保留上汽的精华。当时我们会准备一些方案去做A/B测试,然后在测试中不断进行调整。

R汽车:所以这个Logo其实是在不断调整迭代的过程诞生的,大概做了多少稿?

杨丽蓉:在大方向确定以后,我们前后大概做了300多稿,这其中设计细节包括:角度开多少,从粗到细的变化怎么变,然后横线的长短是多少……一共调了有300多版。

R汽车:很多强调环保的企业,Logo都用到了蓝色来表达环保的理念,大家的思路都不尽相同,如何才能体现差异化?

杨丽蓉:新Logo采用的PANTONE 2387C上汽蓝,比我们之前用到的蓝色要更加活泼一点。当初我有一个主观的判断就是新Logo一定要沿用蓝色,因为蓝色是我们的品牌基因。上汽之前用的蓝色其实是海洋蓝,寓意着全球化、走向世界。而上汽的新愿景是“引领绿色科技、逐梦精彩出行”,企业的Logo一定要和企业的价值观、愿景相契合,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蓝色能表现出这种企业发展的新趋势。

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和我的两位领导—邵总,石导有一个群叫做“论一个伟大Logo的诞生”。我们每次汇报的时候都抱着一个诗人的热情和感动,在提出“上汽蓝”的时候我们写了一句话:“灯光与星火,执着与热爱”,它象征着上汽向“绿色”“智能”的发展方向转型的决心,既要连接万家灯火,同时也是带着梦想的、面向浩瀚宇宙的、面向未来的。

我们的企业拥有这么长的历史,并且上汽人对集团有着深刻的热爱和执着,所以这个蓝色既要很激情、很张扬,但又不能轻浮。

R汽车:就是既要往前看,但也要不忘初心。

上汽集团汽车标志(对话上汽设计师杨丽蓉)(3)

三、谈ES33:“‘无人区玫瑰’是一个‘女生穿马丁靴’的形象,女生也可以无畏、英勇、浪漫。毕竟这年头,迪士尼公主都开始拯救世界了

R汽车:你也参加过ES33的项目,如何看待ES33的设计,特别是无人区玫瑰这个配色?

杨丽蓉:我们设计中心有一个很强大的色彩团队、感谢她们用自己敏锐的捕捉力给我们带来这一款惊艳的无人区玫瑰。作为一个女生,透过ES33以及无人区玫瑰这个配色,我看到的是“女生穿马丁靴”的形象,就是无畏、英勇、浪漫。包括无人区玫瑰背后的故事,也是法国歌颂战地护士的一首歌,这种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女生都向往和认可的。

R汽车:现在很多车企都在关注女性这一领域,在汽车设计中也经常能看到女性元素。作为设计师,你觉得什么样的设计才能代表或致敬女性?

杨丽蓉:不要刻意地去迎合和讨好女性,刻意的迎合往往是一种被固化的凝视。有谁能说女生一定是可爱的,没有攻击性的?如今这个年代,迪士尼的公主都开始拯救世界了,女生也有对于力量的渴望。

我们设计中心有一个强大的色彩团队,感谢她们用自己敏锐的捕捉力给我们带来这一款惊艳的无人区玫瑰。“无人区玫瑰”是一个比较柔美的配色,但是搭配ES33的“迎风刃”车头、星际战舰轮毂、掠翼式贯穿尾灯……整体造型就非常具有攻击力,充斥着力量感。有些车给人的感觉就是“我很可爱”“你来保护我吧”,但开 ES33的女性,她给你的感觉是“我不需要你来照顾我,我可以照顾你”。

上汽集团汽车标志(对话上汽设计师杨丽蓉)(4)

四、谈MARVEL R:“MARVEL R的驾驶质感比很多油车都要好,更有人车合一的感觉。”

R汽车:作为MARVEL R的车主,你觉得MARVEL R的设计有哪些亮点?

杨丽蓉:MARVEL R的多语音模式很打动我。大家想到语音智能助手,脑海中往往会立刻浮现出一个女生的声音,这也让大家习惯把女性和服务生画上等号。但是,为什么不能是一名男性来为我指路、开空调呢,所以MARVEL R就做得很好,有多种语音可以选择。

MARVEL R还有一个设计也非常实用,就是在传统燃油车布置发动机舱的位置,设置了可用于储物的前备箱。我平时会将这个前备箱当做随车小衣柜,比如在里面会放一些运动装,这样下班以后去健身房上瑜伽课,就不用再回家拿衣服了,非常方便。

除了设计以外,我还想说MARVEL R的驾驶质感做得很好,比六七十万的燃油车驾驶质感还要好,更有人车合一的感觉。而且电费确实比较便宜,随之出行成本也就降低了,自从有了MARVEL R以后,我开高速开得更多了。

R汽车:我接触过很多家庭,买了电动车以后,丈夫坐副驾,反而是妻子开车会比较多。这也是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你怎么看。

杨丽蓉:对,包括“女王副驾”这个概念,更多是一种营销的噱头,为了营造广告里温馨氛围,但是女生为什么一定要坐副驾?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她盲订了ES33,有时候我跟她讨论车内的乘坐布局,她说肯定是自己开车,老公可能坐副驾或在后面陪伴孩子。

上汽集团汽车标志(对话上汽设计师杨丽蓉)(5)

五、谈设计观:“设计是为了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创造一个令人愉悦的、开心的氛围”

R汽车:对设计师来说,平时会做什么来汲取设计的灵感呢?会把设计思维融入到你生活中么?

杨丽蓉:我觉得灵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美的东西带来的灵感,另一类是思想上的灵感。美的灵感是一种本能,就像我们喜欢看美的人、衣服、珠宝等。

但是,美的东西其实就是视觉上的“甜”,你一直追求这种东西也会陷入局限。所以也要有思想上的灵感,就是要先有苦的感觉,然后再转化为甜。

R汽车:是一个推翻再推翻的过程吗?

杨丽蓉:这倒不是,美的东西往往会让人开心、快乐,但是看书或者是思考是一件天生违背人性、让人痛苦的事情。我们的设计前瞻策略团队和一般印象当中的设计师很不一样。我们桌上最多的是书。我们会看很多哲学、人类学、艺术史等方面的书。因为我发现艺术都是跟着哲学走的,我去艺术家的家里做客,艺术家收藏最多的也是哲学书。还有,设计师大概都爱逛街、逛展,这也是我汲取灵感与养分的重要方式。

R汽车:“设计思维”对你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杨丽蓉:我可能受到“服务设计”的思维影响比较大,就是以目的导向以及关注人的感受。比如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会比较关注沟通的过程是否高效,每个人是否会感觉到自己被尊重。

R汽车:所以设计师的实际工作,可能要去解决很多不属于设计的问题。

杨丽蓉:对我来说,设计思维是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同时创造一个令人愉悦的的回忆。设计不应该被定义为追求美,追求美也只是设计思维的一个层面。

上汽集团汽车标志(对话上汽设计师杨丽蓉)(6)

从学生时代至今,杨丽蓉一直在追求成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所以这位兼具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年轻人,选择了上汽集团作为她施展才华和抱负的舞台。值得期待的是,未来的上汽集团将以更加开放合作、创新进取的姿态,肩负用户对于“精彩出行生活”的梦想,落实创新、绿色的新发展理念,为地球这颗“蓝色星球”带来更环保、更智能的未来,为“旭日东升”蓬勃发展的中国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