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22日,随着《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的协议》的宣布,北平终于解放了。

古都保住了!中国人民放心了!

北平的存亡,曾经系在一个人的一念之间。究竟是谁,有这样大的权利呢?又是谁有这样大的能力,策反这样的权威呢?

今天我们就回顾一下这段精彩的历史吧!

将门虎女,各有信仰

1924年的冬天,在山西太原的一户家里,随着一声嘹亮的哭声,傅作义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她就是傅冬菊。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1)

傅家对这个孩子非常重视。傅作义给大女儿取名冬菊,希望大女儿能像冬天里的菊花一样,有西风不落的傲骨和顽强的生命力

傅作义虽然疼爱傅冬菊,却不能陪伴她成长。傅冬菊的童年和青春期,正是傅作义开疆扩土的二十年。

因此在傅冬菊的记忆中,父亲始终是忙碌的,一年之中能见到他的次数屈指可数。她是在母亲的陪伴下长大的。

母亲张金强对她的影响很大,不仅教会她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道理,还刻意引导她学习进步思想。傅冬菊的进步思想,便启蒙于此。

虽然不能陪伴傅冬菊成长,可是傅作义对女儿的教育是相当用心的。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经想送女儿前往美国留学。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2)

当时傅冬菊受进步思想的感召,已经有自己的想法,拒绝了父亲的提议。1941年,为了全力抗日,傅作义忍痛将妻儿送往国名党军队大后方重庆居住。

到达重庆后,傅冬菊就读于南开中学。可是因为傅作义的清廉,家中并无多少积蓄,傅冬菊她们过得非常拮据。

从这时起,她开始写稿赚稿费,帮母亲减轻负担。在搜集资料时,她不仅接触到许多先进的革命思想,还接触到许许多多的爱国青年。

受其影响,她加入了当时的爱国青年社团“号角社”,成为进步青年中的一员。

傅冬菊在母亲的教导下,刻苦学习,在1942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昆明的西南联大英语专业。

大学期间,傅冬菊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进步思想,越发坚定加入共产党的决心,多次参加学生运动。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3)

也正因此,她被党的地下组织看中,吸纳为重要成员。

在这期间,傅冬菊不仅加入了民主青年联盟,还遇到了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周毅之,之后两人一起积极参加发展革命事业。

大学毕业后,傅冬菊如愿进入天津大公报社工作,担任副刊编辑。

这让她接触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党派的人,深刻了解我党的做事风格,以及国民党的贪污腐败的行事作风。

对比之下,傅冬菊再次提出入党申请,但由于她父亲的身份特殊,党组织对她必须进行全面的考验与审核。

1947年11月15日,经过考验的傅冬菊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同时被调到天津任《进步日报》,担任副刊编辑。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4)

此时正处于内战时期,报社出版的都是进步文章,印刷厂不敢印刷,她就利用自己的身份,到父亲部下的印刷厂偷偷印刷。

此外,傅冬菊利用父亲的身份与权威,多次为解放区运送军需物资。

1948年的一天,傅冬菊前往北平去印刷报社所需的稿件,在返回天津的火车上,被拦下来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留在北平,劝说父亲傅作义投降。

策反“华北王”傅作义

傅冬菊接到这个任务很开心,也很感谢党组织的信任。她一想到能和父亲统一战线,就开心的不得山先生的影响,怀着满腔热血,投身辛亥革命中,负责安排起义军中学生的领导工作。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5)

革命需要经费,当时还是学生的傅作义没有收入,只能用父亲给的零用钱。花钱大手大脚的傅作义很快便陷入经济危机,还借过20两银子。

父亲得知此事后,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来到黄河边,脱掉衣服、鞋袜,他们一起跳入水中。

冰冷刺骨的河水让傅作义瞬间清醒,耳边响起父亲的话:“我的钱就是这样挣来的。

从这以后,傅作义一生都过着极为简朴的生活,还和父亲学会了经商。

傅作义上任绥远省主席后,励精图治,引入外部资本,以“就地取材、救国”为口号,大力发展交通、经济。

绥远在傅作义的治理下,不论是财政,还是治安都大为好转。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入侵绥远。危难之际,阎锡山竟下达弃绥保晋的命令。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6)

这让傅作义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而他并没有放弃,一直在等待机会重回绥远。

1938年4月,他借口执行“反攻太原”的命令,杀回绥远。

此时绥远大部分地方已经沦陷。傅作义毫不气馁,用有限的资源,振兴经济发展民生,夺取一城,便将经济发展到此,稳扎稳打地打造大本营。

蒋介石在此期间给予傅作义很大的支持。

日军投降时,傅作义利用时间差,将胜利的果实坐大,成为一方霸主,从而受到蒋介石的青睐。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7)

1945年8月10日19时,傅作义通过自己治下的报社抢夺先机,率先接到日方投降的消息。

当天晚上,傅作义决定不等蒋介石的指示,召集主要军官商讨接收绥远沦陷的地区事宜。经过筹谋,傅作义终于将绥远省纳入自己的统辖范围。

彼时,蒋介石看中傅作义的权势和兵力,为了拉拢他,给予他国民政府的至高荣誉国光勋章。此勋章是国民政府在大陆颁发的唯一一枚。

1947年12月,傅作义被蒋介石任命为华北“剿总”总司令,统帅华北四省两市50余万国民党大军,成为国民党在华北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北王”

1948年11月,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成功地解放东北全境后,傅作义驻守的北平便是下一个解放目标。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8)

北平是拥有三千多年历史文明的古都,承载着无与伦比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和平解放北平,是让它完整保存的唯一途径。而和平解放的关键,就是傅作义的态度。

带着任务,傅冬菊回到傅公馆的家中居住,成为离傅作义最近的地下工作者。

为了不引起父亲的警觉,她以“父亲身体欠佳,无人照顾”为由,让报社将她调到北平工作。

她经常将毛主席的文章或者解放区的报纸,不经意间放在书桌上,以此来观察父亲对共产党的态度。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9)

傅冬菊不知道的是,早在抗日期间,傅作义就对八路军有好感,与贺龙和程子华等人都有联系。

细心的傅冬菊发现,父亲对共产党并没有很排斥反而对国民党的态度有些失望

傅冬菊将这些信息整理,传给组织。

对于女儿傅冬菊所做的事情,身经百战的傅作义怎么会没有察觉呢?

不管是以前傅冬菊在部下的印刷厂印刷,还是利用自己的名头给解放军运送物资,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10)

国民党的贪污腐败,和傅作义清廉的作风完全相悖,因此对于女儿的亲共行为,他默许了。

而对于女儿的试探,他也不反感,只是顾虑太多,有些举棋不定。

党组织因傅冬菊的情报,总能最快地知悉傅作义的思想状态,有时傅作义晚上的动态,第二天早上组织便已知悉。

聂荣臻元帅曾经感慨地说:“像这样及时地获取敌军如此详尽的情报,在情报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双方进行了三次谈判,傅作义仍然无法下定决心。深明大义的傅作义,怎能不知道和平解放,是对双方最好的选择。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11)

成也义气,败也义气。傅作义是一个极重义气的人。

辽沈战役后,蒋介石曾让傅作义去南京开会,傅冬菊担心父亲会听从蒋介石的游说继续内战。

她就劝说父亲,不要再听蒋介石的命令,应该为北平二百万的百姓着想,和平解放北平。

谁知傅作义听后呵斥女儿,不要说现在还靠着国民党的津贴养活一大家子人,单凭以往蒋介石对他的重视他也不能这么做。

最后傅作义还叮嘱傅冬菊,以后千万不要再这样讲,这样会陷他于不义的境地。

傅冬菊将谈话内容反馈给组织,经过对傅作义的语言和态度的琢磨,组织认为策反傅作义尚缺一点火候。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12)

很快战场上传来消息,傅作义的直系部队35军被全歼,他亲自带出的军长也战死了。

这把火,对傅作义的打击太大,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没人知道他经过了怎样的天人交战,怎样的挣扎。

傅冬菊将父亲的煎熬看在眼里,明白父亲如今正处在忠义难全撕扯之中,她利用职业之便,了解到的大众心声,一点点地为父亲打消顾虑。

她对父亲说:“父亲,和平解放北平,是人民的心声,也是大势所趋。”

“北平的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您肯定比我清楚,它如果能完整保存下来,后世能继续瞻仰历史的遗迹,都会为您现在的决定点赞。”

“而蒋介石已经失去民心,您再继续为其卖命,就是和人民作对,才会背上一世骂名。”

傅冬菊劝说起了作用,傅作义在得知策反他是主席的意思时,他也放下心来。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13)

傅作义心中很清楚,事到如今摆在他面前的路,只有和平解放与死战到底两条路。

死战到底,对于傅作义来说,他无法忍受自己成为历史的罪人、人民的公敌。

在民族大义面前,傅作义放下个人顾虑。1949年1月22日,双方正式签署了《关于和平解放北平问题的协议》。

紧接着,傅作义率领的二十多万国民党部队出城,等待改编。解放军接管北平,自此傅冬菊接受的劝说父亲投降的任务,圆满完成

傅作义不仅自己起义,还将自己的绥远旧部董其武也一并劝降。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14)

功成身退,节俭度日

一个人掌握着一座城的存亡,古往今来,也就“华北王”傅作义一人而已。能劝说这样权威的人,估计也只有至亲傅冬菊才可以做到。

当父亲答应和平解放北平后,傅冬菊则是随着刘邓大军南下云南,做起了一名战地记者。

战地记者的危险可想而知,不仅要面对敌人的炮火,还要取得第一手素材,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她跟随着部队一路经过了江苏、湖北、湖南、贵州、云南五省,沿途了解到许多当地的政策和风俗,积累不少写作素材。

建国之后,傅冬菊没有居功自傲,而是退居幕后,默默地从事她所热爱的文字事业。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15)

她先后就职于《人民日报》和《云南日报》。

不管是作为一线的记者,还是幕后的编辑,傅冬菊都始终不忘初心用笔真实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变革和发展。

傅冬菊的经历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明明可以拼爹,却偏偏要靠自己的能力生活。

她在报社工作时,一直使用“傅冬”的笔名。大家从来不知道傅冬就是傅冬菊,是赫赫有名的傅作义的女儿。

傅冬菊虽然在工作上未得父亲的庇护,可是在生活上却紧紧追随父亲的脚步,一生简朴。她的居所更是简单至极。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16)

简单的房间,简单的家具,一书桌、一书架、一张床足矣

傅作义很擅长经商,早年在国民党执政期间,靠着经商,积累下不少财富。在他任职水利部部长时,将两座豪宅无偿捐献给了新中国。

1974年,傅作义因病去世。临终之际,他把所有财产都捐献给国家,没有给家人留下任何的财产。

傅家良好的家风,让他们既可以过锦衣玉食的生活,也可以过粗茶淡饭的苦日子。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17)

傅冬菊没有任何军阀后代的蛮横,没有富裕之家小姐的骄气。终其一生,她都过着简朴的生活,未曾向国家要求一点父亲的财产。

她一生兢兢业业地工作,直到1995年,已经耄耋之年,她才从报社的岗位上退休。

人退心不退,即使离开工作岗位,傅冬菊作为政协委员,依然身体力行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做贡献。

傅冬菊的晚年生活很拮据,只因她效仿父亲,留下自己吃药治病的钱,其余的全部用在公益事业上。

2007年,傅冬菊因病治疗无效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走完她低调而伟大的一生

北平和平解放的人物(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了大功)(18)

傅冬菊用一生的时间,坚持做一件事,以信仰为标杆,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她身在权势富贵之家,却低调到无人知晓

一个人保下一座城,为新中国、为历史立下这样的奇功,事成之后,悄然隐退,巾帼不让须眉,傅冬菊当得起这样的美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