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组织的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世界气象日水文知识:世界气象日气候与水(1)

2020年是第60个世界气象日

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与水”

意在引导人们审视新形势下气候与水的关系

关注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

以及厄尔尼诺、拉尼娜等自然发生的气候驱动因素

关注对水产生的重大影响

呼吁全球以更协调、更可持续的方式

管理气候资源和水资源

1960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从1961年起将公约生效日,即3月23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以多种方式举行庆祝活动,宣传气象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作用,并且每年气象日都选定一个主题,号召各成员国以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主题的选择基本上围绕气象工作的内容、主要科研项目以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世界气象日水文知识:世界气象日气候与水(2)

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气候与水”。这一主题旨在提醒人们关注新形势下气候与水跟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以更切实有效的行动,守护我们的蓝色星球。

气候与水,共同塑造着这个世界。观云测雨、兴修水利、治理水患,自古以来,人类就不断探寻着气候与水的关系。现如今,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认识气候的能力有了巨大的飞跃,但人类活动也正前所未有地影响着气候。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报告说,2019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摄氏度,仅次于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2010年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

鉴于温室气体水平持续上升,气候变暖仍将继续。业内人士表示,未来5年内可能会创下新的全球年度温度纪录。从澳大利亚熊熊燃烧的林火,到一些地方正在肆虐的蝗灾,这些自然灾害的背后,都是气候与水关系的失常,笼罩着气候变暖的阴影。水受气候变化影响是最直接的。气候变化正在导致极地和山区的冰川和积雪减少,冻土融化,海平面升高加速,洪涝、干旱以及其他水异常现象频发,进而传导到更广泛的领域,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均面临严峻挑战。

我国人均水资源匮乏,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匹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之一,需要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灾害风险及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方面采取更有成效的措施。守护我们的蓝色星球,要从珍惜每一滴水做起。从个人看,你我都可以成为节水的行动者。

简单测算一下,一滴水大约为0.05毫升,按照我国目前有约14亿人口计算,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全国就约省水7万升,这些水足够维持35000个成年人一天的基本需水量。从全社会看,要切实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守护我们的蓝色星球,更要切实防治水污染,留住更多的清水、活水,尽力减少污水、死水。守护我们的蓝色星球,更要联合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近年来,我国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已经提前达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应对气候变化,没有哪个人、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需要全世界携手努力,让地球升温的脚步慢一点、再慢一点。

来源:邯郸新闻综合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