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在倡导使用公筷吗(用公筷到底有多重要)(1)

这次疫情,我们失去了很多东西,在失去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如健康的饮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等,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在平时减少患病的几率。然而,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细节我们却忽略了,那就是一桌人吃饭时,很少有人会想到用公筷公勺。

其实,围桌共食、相互夹菜是中国自古以来所特有的饮食习惯。与其说这是一种饮食习惯,倒不如说这是一种文化现象更加贴切。这种习惯,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本来陌生的两个人突然亲切。

但很少有人想过,这种推杯换盏间往往给各种细菌提供了大量的传播机会。早在数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就呼吁:

「就餐时不用公筷,已经成了国人餐桌上最大的健康陋习。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他人负责,推广分餐、公筷制必须开始行动了!」

现在正在倡导使用公筷吗(用公筷到底有多重要)(2)

只是当时,并没有多少人将王辰院士的呼吁放在心上。

从健康角度而言,使用公筷公勺,用自己的餐具是避免疾病传播的好习惯。

虽说是好习惯,但还是会有不少人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们往往认为:朋友聚餐时、或者吃火锅时用公筷公勺可以理解,但家人一起吃饭,真的有必要弄这么清楚吗?这样会不会显得太矫情了?

还真不是矫情!看看下面这个病例你就知道了:

前不久,楼下科室来了一家人,先是家里的一人检查出幽门螺杆菌,因为听说幽门螺杆菌和胃癌有关系,全家都吓得跑去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时的情景有点悲壮,一家五口人全部感染!这还没结束,家里的一位老人此前因为胃穿孔做过手术,医生建议他赶紧去做进一步检查。

从老人颤抖的双手,其实大家当时已经知道检查结果不理想,事后问同事才知道老人真的罹患了胃癌。

可能很多人对这家的情况有点诧异,为什么一人感染后,全家都被传染了?

那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往往通过口腔传播,最常见的能够导致其传播的就是吃饭不分餐、共用碗筷、爱吃生冷食物等。

这次疫情中,有位专家「火了」,他就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就在最近,张文宏主任的一段话又火了: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

现在正在倡导使用公筷吗(用公筷到底有多重要)(3)

分餐,意思就是筷子不要混用,不要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

虽说不要给别人夹菜看起来有点不近人情,但这真的是为了所有人的健康。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还没有完全彻底结束前,使用公筷真的很有必要!

不用公筷会带来多少细菌

近日,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和检验中心的11位专家,就为此专门去餐厅做了一个实验!

现在正在倡导使用公筷吗(用公筷到底有多重要)(4)

实验小组在一家餐馆中点了几道菜,分别是:凉拌黄瓜、盐水虾、干锅茶树菇、炒芦笋、咸菜八爪鱼、香辣牛蛙。

每道菜都分成两份,一盘使用公筷,一盘不使用公筷,并提前进行了取样保存。

吃前,疾控工作人员带上无菌手套,用酒精灯对镊子进行消毒,采集了饭菜样本,这一采集就是40分钟。

现在正在倡导使用公筷吗(用公筷到底有多重要)(5)

为了保证科学性,夹取同一道菜必须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交替进行,每次吃还要心里「计算」着,为了保证筷子碰到菜的次数是一致的。

用餐完毕后,疾控工作人员又进行了一次取样。餐前餐后一共取了19份食物样本。然后,就是等待48小时的菌落培养时间。

实验结果显示:

现在正在倡导使用公筷吗(用公筷到底有多重要)(6)

对比「公筷」和「非公筷」两组菜品剩余部分的菌落总数,「非公筷」那一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公筷」那一组!而且,有的甚至差出10多倍,比如干锅茶树菇这道菜。

凉拌黄瓜——「非公筷」组的菌落总数是「公筷」组的将近3倍。

干锅茶树菇——两组菜品的菌落总数相差17倍!

炒芦笋——两组相差将近18倍!

咸菜八爪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50倍!

这些病菌的传播,往往就意味着疾病的传播,使用公筷公勺你会觉得不合理吗?

不用公筷会传播那些疾病

1. 幽门螺杆菌

疾病的传染往往需要三个条件,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混用碗筷最可能引发传染的就是消化道疾病,如我们前面说到的幽门螺杆菌。

现在正在倡导使用公筷吗(用公筷到底有多重要)(7)

幽门螺杆菌主要分布于胃黏膜组织中,它是人类胃部中的唯一一种细菌,且生存能力极强。早在1994年,世卫组织就把幽门螺杆菌列为一级致癌物。不过也不必太担心,并不是每个感染的人都会得胃癌。

一般情况下,有胃病、胃部做过手术或者有胃癌家族史的人,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患癌几率会更高。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传播,也就是说家人中有人感染,其他人感染的几率也会提高。在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会存在幽门螺杆菌,如果不分餐、用公筷,就为幽门螺杆菌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媒介。

如果被感染的人中,有胃病或者胃部手术等,那后果可想而知!

2. 乙肝、戊肝和手足口病

乙肝和戊肝,一般有4周的传染期,其病毒往往在空气中传播,如果长期与相关患者共用碗筷等餐具,极易被传染!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一般以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为主。尤其是6岁以下儿童,因其免疫力低下,如果与相关患者共用碗筷,十分容易出现病毒的交叉感染!

3. 新冠肺炎

这个不是道听途说,更不是耸人听闻。虽说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近距离飞沫传播,但仍然不排除新冠病毒会通过口水-餐具-食物进行传播的可能。

用公筷的好处

好处很显而易见,就是卫生!

首先,使用公筷公勺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减少对菜品的污染,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特别是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食源性病原体的传播。疫情期间,避免混用餐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现在正在倡导使用公筷吗(用公筷到底有多重要)(8)

其次,使用公筷公勺能够减少浪费、文明餐饮。使用公筷公勺可帮助大家养成定量取餐、按需进食的习惯。在外用餐没有吃完的,大家可以放心打包回家。减少浪费的同时,还培养了人们环保节约的良好风尚!

如何使用公筷

在家吃饭时,可以采用分餐制,把做好的饭菜直接分装到家庭成员各自专属的餐、饮具中,大家只是同桌吃饭。

如果餐、饮具做不到完全独立,至少要养成每个菜都用公筷(公勺)夹取(盛取)的习惯。在外就餐时,则应主动要求店家配备一菜一勺(一筷)。

Dr.X说

用公筷真的不是矫情,更不是疏远。

表面上看,我们用公筷显得自己很没「人情味」,但就是这样的「没人情味」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他人。如果让你选择,你是选择「人情味」,还是选择健康呢?

参考资料:

[1] 《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上海市健促委、市文明办、市卫健委、市健促中心,2020.2.23

[2] 屈姝均, 白雪松, 陈利华,等.健康体检人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7, 36(2) :214-218.

[3] 健康杭州 《张文宏最新「灵魂拷问」:领导给你夹菜,吃不吃?为了解答,疾控专家们盯了6道菜整整40分钟……》(杭州市疾控中心供稿)

[4] 2020-02-24 广州日报《疫情防控未可放松,多人共餐建议使用公筷》

▼关注我,走进临床医生的生活!

-Dr.X-

一个医学博士、外科医生和三娃奶爸

《学会看病》作者

带给你有态度、有温度的健康干货和育儿锦囊~

关注我,每天多一点健康

现在正在倡导使用公筷吗(用公筷到底有多重要)(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