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本科(非遗传承迎来非遗)(1)

一所高校的发展史,从根本上说就是这所高校学科专业的发展史。

今年3月初,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甘肃省15所高校新增29个专业。其中,由兰州文理学院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获批设立。这个甘肃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本科专业,填补了西北高校的空白。

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热议,很多人疑惑——“非遗”不就是艺术活动吗?还要上大学专门学?保护“非遗”不就是让越来越多人学会技艺吗?学了这专业毕业能干啥?这和专门去学手艺有啥不一样?面对这样的“灵魂拷问”,兰州文理学院“非遗”专业建设团队的专家教师,有很多话想说。

揭开“非遗”神秘面纱:

什么是“非遗”?

剪纸、刺绣、传统舞蹈、民间文学、传统医药……这些或多或少总会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活动,有一个总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近些年总被大众挂在嘴边的“非遗”。一些传统手工艺,一些颇具历史的文艺形式,一些过去极为小众的地方民歌和文字作品等,在近些年却铺天盖地走进大众视野。

据百度“知道大数据”显示:随着政府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大众了解“非遗”途径的增多,人们对于文化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非遗”在过去十多年,受关注度始终在持续上升,并且在最近几年,上升的幅度越来越大,以连年超过12%的速度递增。

“非遗”火了,新时代背景下,其传播与传承均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吸引大众,感染大众。

那么,究竟什么是“非遗”呢?是人们看到的某些艺术形式?还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到底它包含哪些内容?

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非遗”,是文化术语,百度百科词条如此定义它: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也是一项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基础的人类文化事业,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政策和主张,“非遗”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惠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由此可见,“非遗”往往是“古老”的,“祖传”的,蕴含着丰富文化色彩的“实物存在”和“场所空间”,还承载着民族历史成就与文化印记。我国“非遗”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赓续中华文明的载体。这种载体看得见,摸得着,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文化财富。

加强“非遗”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在,我国“非遗”保护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事实上,近20年来,我国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了“国家 省 市 县”的4级保护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推行的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保护方式得到广泛响应和实施;“非遗”研培计划实施体系卓有成效,也催生了新产业和新学术点。“非遗”事业成为政府、知识界和民众合作开展造就的一项重要的公共文化事业。

“非遗”还发挥了其应有的当代价值,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战略资源,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和凝聚力,并且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城市包容、特色乡镇、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重要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非遗”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非遗与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遗产呈现在当下的现代生活中并传承下去,就是要“见人见物见生活”。从“非遗”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统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有3000多人,但是这些人年岁已高、又缺乏传承人,传承人年龄出现断层现象。究其根源,是年轻人对“非遗”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不了解,没有体会到其宝贵的价值,也有些年轻人关注“非遗”,但并不知道怎样科学地保护和继承发扬。这也暗示着我国“非遗”有失传的风险。因此,国家需要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多开展传习活动,大力培养青少年传承人,鼓励培养具备非遗科学保护的意识和专业能力的专业人员,促进非遗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的发展。

从根基上保护“非遗”:

为何设置“非遗”专业?

应该说,兰州文理学院“非遗”专业的设置,是顺应了时代的需要。

建设“非遗”文化生态、精神生态,对“非遗”进行整体性保护,这些都需要具体的“非遗”传承人之外的“非遗”管理人员、研究人员、传播人员和创意人员等。而这些人员,都需要学校来培养。

当前,从“非遗”教育事业来看,“非遗进校园”活动已开展多年,但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专业人才教育。就甘肃省来看,目前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具有某项“非遗”项目的专业技能传承人才,但尚未有高校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和学科体系进行本科人才培养。随着人们对“非遗”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关注度日益提升,“非遗”专业人才的缺口极大,“非遗”事业要科学发展,离不开非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这就决定了必须要有培养人才的“土壤”。兰州文理学院“非遗”专业的设置就提供了这方沃土。

据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院长、“非遗”专业负责人叶淑媛介绍:“由于此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尚未在普通高校设立专业,所以从事‘非遗’保护的一线工作人员大多以各种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与当前传承发展‘非遗’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相矛盾。因此,2021年教育部首次新增本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是顺应‘非遗’事业科学保护发展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置的。”

兰州文理学院是一所聚焦于区域文旅、传媒、艺术发展,培养相关领域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本科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非常符合学校的定位。近年来,兰州文理学院积极介入“非遗”保护事业和人才培养,做了大量的工作——负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评估标准的制定和评估,与甘肃省文旅厅合作在《兰州文理学院学报》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栏,承担黄河流域甘肃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主持完成甘肃省文旅厅《甘肃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和《黄河流域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的编制,参与《甘肃非遗词典》的撰写等。

特别是文学院长期开展“非遗”学科建设,为本科生常年开设有民俗学、中国文化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典案例研究、甘肃文化资源等课程,以兴趣、选修等方式开设“非遗”课程,供不同专业学生选择学习,了解研究。这些工作为兰州文理学院“非遗”专业在人才培养探索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经验。

从理论到课程,从教师到专家,坚决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决心和人才培养使命,都让兰州文理学院为建设“非遗”专业做好了准备。

因此,2021年,教育部首次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本科专业之后,兰州文理学院主动作为、积极承担、抓住机遇,整合学校“非遗”智库以及全校资源,组织师资力量和学科积淀有优势的文学院申报了国内首批“非遗”本科专业。

科学传承发展“非遗”:

确定高规格人才培养目标

传承发展“非遗”并非纸上谈兵或口头行动,缺乏专业科学保护和传承,是“非遗”边“火”边“流失”的重要内因。

调查显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目前绝大多数仍只停留在“技艺”层面,鲜有文化、精神高度的升华成果。相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博深厚,像“敦煌”学这样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显学”却少得可怜。理论研究的薄弱,既导致传承工作失去指导,更极大地制约着我国文化的传播与软实力的形成;也使社会认知将“非遗”文化大多看做就是老玩意儿、旧物件儿,“非遗”工作因此缺乏社会基础和共识。

保护和传承“非遗”,科学性至关重要。

作为一个既具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属性而服务于国家公共文化事业体系建设的专业,兰州文理学院“非遗”专业愿景是培养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学院“非遗”人才培养,将围绕知识应用能力培养,不断优化升级人才培养方案,使之紧密对接产业和岗位需求,更具鲜明个性和应用特色。

落实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艺术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理论基础,掌握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操作的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保护、评估、转化开发能力,适应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业务以及可在文化遗产和艺术学等领域进一步深造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业务机构和社团组织、文物管理及各类博物馆、展示馆、档案馆等机构从事文化遗产工作。

“非遗”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非遗”事务的管理者、记录者、研究者,“非遗”资源的价值评估者、开发者、转化者和“非遗”事业发展的科学推进者,是在公共文化事业的多个工作岗位上具备“非遗”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工作者。

这也是从根基上,从科学理论上,守住“非遗”之魂的重要一笔。

探索“非遗”专业的学科体系:

不断夯实专业建设

采访中,叶淑媛始终在强调一个概念:学校“非遗”专业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这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非遗”专业重点在保护理念、理论框架、分类体系、操作方式以及培养模式等方面,构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反映中华文明特点的学科体系,顺应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事业的现实需要,让传统文化照亮民族复兴航程,为构建世界遗产新秩序贡献中国的智慧、经验和范式。

这些经验如何实践?怎样让专业建设不拘泥于教科书?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体验感从而真正认识“非遗”专业?

合作开放办学是其中一条思路。

兰州文理学院是国家文旅部认定的甘肃省四所“非遗”传承人研培院校之一,学校“非遗”智库承担了甘肃省文旅厅委托的多项“非遗”项目。例如,省文旅厅支持在《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栏开展“非遗”学术研究,支持学校多名教师承担国家级“非遗”项目申报指导和推荐评审,支持教师进行文旅部传承人记录工程培训班的培训以及各种“非遗”展示展览活动的策划和展演等。

与甘肃省文旅厅合作共建专业,使学生培养过程与行业发展结合在一起,筑牢“非遗”理论和保护实践并重的学科基础。

“尽管专业申报过程较为顺利,但团队仍然做了大量工作。因为这是空白项,没有现成的方案借鉴参考。”叶淑媛说,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是教育部首次设置的新专业,不像其他已有的专业,可以参照国家既有的专业标准进行课程设置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可以说,兰州文理学院专业申报,也是在探索“非遗”专业的学科体系。

从兰州文理学院“非遗”专业建设的脉络可以清楚认识到:“非遗”是一个民族维系文化传承和精神根脉的重要载体,是构建新时代精神文明、打造国家软实力不可或缺的资源。

有了专业人才,也必将使“非遗”保护工作进一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得到更好理解和体现,提升文化自信,与当代人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得到更加科学地传承和发展。

科学进行“非遗”专业建设,将人才培养纳入国民教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将促进“非遗”事业和甘肃文旅高质量发展。

“非遗”要实现从“火”起来到“活”起来,除了技能传承外,更要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和体系支撑,让“非遗”不仅以技艺的形式“活”出色彩,更要有能开枝散叶、广结硕果的“活”土。在兰州文理学院“非遗”专业建设探索之路上,已经从无到有,必定从有到好。甘肃省乃至西北“非遗”专业人才培养领域,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文/记者师克强 马绮徽)

(来源:未来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