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品味杨长海(做个有情怀的粮食人)(1)

华夏粮仓博物馆。 长江粮机集团供图

人民网淄博12月13日电(谈媛)“粮食储藏是‘国之大命’也,我们馆里收藏的这两千多件文物就是从古到今各个朝代的粮仓,有的是同比例缩小的,有的是从遗址里挖掘出来的。”位于淄博的山东长江粮油仓储机械有限公司“华夏粮仓博物馆”,是国内首个粮食仓储文化主题博物馆。

品味杨长海(做个有情怀的粮食人)(2)

山东长江粮油仓储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夏粮仓博物馆”馆长,杨长海。 长江粮机集团供图

杨长海既是这家博物馆的馆长又是山东长江粮机集团公司董事长。因拥有上千件古仓藏品,博物馆常常吸引收藏爱好者登门访珍探宝。在这个以粮食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里,收藏着历朝历代的储粮、农耕用具和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粮票,2016年正式开馆以来,6万余人次青少年走进这里,走进粮食仓储文明的长河。

“一种情怀吧,跟粮食打交道30多年,对粮食有很深的感情。”说起粮仓明器,杨长海就仿佛开始讲球赛一样滔滔不绝。

1998年7月,杨长海参加全国粮食会议,碰到时任中储粮西安分公司总经理翟总。他与翟总交谈了关于粮食储藏问题,交谈甚欢之余翟总赠予一件汉代黄褐釉谷仓罐,因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粮食行业,对粮食有一种特殊的朴素的感情,加之对古物喜好,谷仓便在脑子里一直萦绕,再也挥之不。杨长海兴趣的种子自此深种。

自此之后,每次出差办完业务之余,当地的博物馆和古玩市场是他的必到之处,常常是一条巷子一条巷子地找寻,生怕漏下一件宝贝,经常不知不觉中脚磨起了水泡,有了茧子,可当发现心中宝贝,被古代储粮工艺先进所震撼时,就兴奋不已,毫无疲倦之意。渐渐地通过古仓,知晓了自古以来粮食储藏的重要性,明白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也认识到科学储粮技术的传承、发展、应用不但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更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每朝每代的形制都有差异,就是同样的造型也存在胎骨、釉色的差别。”杨长海说,每一件粮仓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传奇故事,是一个时代的名片。或许有的藏品的经济价值不高,却有着感悟历史文化的深层意义。

炭化的粮食样本,粮食生产和计量工具,粮票等珍贵的老物件,博物馆“复活”了沉入时间深处的粮食故事。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陶谷仓、秦汉时期的平房仓,到三国两晋时期的五谷仓罐,不同朝代的储粮器具带着先民们的储粮智慧,从历史深处向人们走来。

当听说已停止市场流通的粮票,要被烧掉销毁时,杨长海出于对粮食文物特殊的感情,花费数月,先后去过济南、张店、周村、临淄、博山、桓台等各处粮食局,在结满蜘蛛网的粮票仓库,整理出了淄博市,乃至是全省最全的粮票,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见证。

近20多年下来,杨长海有了一些收获,也有了很多感悟。“收藏谷仓就是收藏故事,因为每一件古玩后面都有一个故事,探究这些故事,就是收藏的乐趣所在。通过多年的收藏与研究,自己的内心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得到了沉淀,对浩瀚的华夏文明与谷仓文化充满敬畏之心。”

据了解,华夏粮仓博物馆属于开放式、公益性非国有博物馆,公众可以免费参观及听取讲解。馆内展示陈列以粮食仓储为主线,运用文献、实物、图片等,追溯粮仓产生发展的渊源轨迹,展示历朝历代各类传统粮仓,解读粮仓文化的厚重内涵,诠释粮安天下的普世真谛。博物馆集收藏、展示、宣传、教育、科研、科普为一体,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弘扬优良传统,歌颂节俭美德。在发扬我国粮食仓储文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安全、爱粮节粮教育事业发展方面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目前,博物馆每年接待全国游客三万余人次,其中中小学生一万五千余人次。2018年11月,华夏粮仓博物馆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被国家粮食与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国妇联联合授予“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称号。

如今,华夏粮仓博物馆有许多慕名前来参观的国内外专家、教授、学者,杨长海向他们介绍,“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兴仓储粮。这些各时期的粮食储藏器皿,反映出了伟大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储粮技术和文化底蕴。在这里能看到粮仓在农业的起源、文明的诞生、城市的兴起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不仅再现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变迁,更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了祖辈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的重要认知,以及古老的粮食文明。”

作为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杨长海一直深觉自己有义务将我国从古至今粮食储藏设施演变的历史,用这些洋洋大观的谷仓冥器和文字尽可能地记载下来,通过对它们的研究,深入了解祖先在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情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以及其所承载的深厚文化,以传后人。

一方面传承着古人的智慧建博物馆,另一方面用现代科技实践爱粮节粮。

1999年,桓台粮食局劳动服务公司开始股份化改革,除原有的面袋、篷布制造、印刷等业务,开始向仓储机械、粮食机械过渡发展。

杨长海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房地产、化工等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但集团从来没有动过别的心思。专注做好储量设备和技术,全力增强粮食仓储物流效率,减少粮食仓储损耗,降低粮食仓储物流运营成本。

古为今用,粮食人的情怀一直都在传承。

2007年,杨长海带领集团发明了农户科技储量示范仓,这种粮仓可以把粮食耗损从8%以上降到1%以下,现在已经在农户中推广了200多万套,为农户节约粮食1400多万斤,增加了约7000亩的无形粮田,相当于“绿色增产”。

“我们连续三年都跟着齐鲁粮油公共品牌推广,一方面宣传了储粮文化,一方面为企业寻找新的机遇。”

2020年,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长江集团还代表“齐鲁粮油”品牌企业出席,通过对博物馆的介绍、产品宣传等,让企业广为人知。

截止目前,长江集团已成为中储粮最大、最稳定的供应商之一,所有常规产品均被中储粮列为定点采购产品,粮食机械市场占有率已在全国稳居前十名。

近年来,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着力推动粮食产业发展,2018年打造了“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成立山东粮油产业联盟,凝聚企业力量,凝聚企业家的力量。开展“齐鲁粮油”中国行活动,引导山东粮油企业“走出去”,开展产销、电商、科企对接,让山东优质粮油产品不断走向更多中国老百姓的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