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作家付秀莹的长篇小说《野望》近日问世,这也是坚持乡土写作十几年的付秀莹拿出的第三部长篇小说。7月23日,《野望》新书分享会举行,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贺绍俊,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以及作者付秀莹,就“新时代乡村的传统与新变”展开对谈。分享会由《长篇小说选刊》副主编宋嵩主持。

作家付秀莹近况(付秀莹新作野望)(1)

△分享会现场,左起宋嵩、付秀莹、贺绍俊、张莉

打开了重新认识中国当代乡村的一个窗口

《野望》以新时代新乡土为大的背景,围绕乡村女性翠台一家的生活变化与命运转折展开叙事,以一户或几户人家的生活变迁辐射整个“芳村”社会在新时代发生的沧桑巨变。翠台一家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更勾连着中国乡村丰富复杂的时代表情,这几户农家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波折和起伏,风吹草动,山高水低,也与时代生活的风起云涌彼此呼应,互为镜像。

作家付秀莹近况(付秀莹新作野望)(2)

△《野望》

贺绍俊、张莉都对《野望》中的日常书写印象深刻。在“芳村”这个新时代乡村里面,既可以看到中国农村一以贯之的日常生活,也有非常新鲜、陌生化的一面,包括人们的起居饮食,包括脱贫攻坚所带来的重要变化,给读者打开了重新认识中国当代乡村的一个窗口。

“她是从乡村的伦理入手去写日常生活,她关心日常生活的乡村伦理是怎么运作的,怎么去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她写了新变,也写了不变,这个不变就是乡村伦理。”贺绍俊说。

“风物都是旧的,看起来都是日常的,但是你在读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气息发生了变化,这样一种既传统又现代、既新也旧的书写,给人带来很好的阅读感受。”张莉说。

作家付秀莹近况(付秀莹新作野望)(3)

△付秀莹

付秀莹表示,作为一个有着乡村生活经验的作家,她特别愿意把自己创作的根脉扎到中国乡村的土壤深处。她想写出那些不变的、文化根脉性的东西,还有新时代背景之下的风起云涌、沧桑巨变。“日常生活的波光粼粼,它对大时代生活的折射和映照,是我致力于去表达的,可能我这样一种气质的作家不是特别愿意去正面与这个时代的山乡巨变遭逢,可能需要用较为委婉曲折的方式去进入,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比较妥帖从容的方式。”

风景描写构成了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的一部分

宋嵩提到,《野望》呈现出一种当下的很多长篇小说不具备的气质,就是里面的风景描写特别多,而在当下有耐心去书写风景的作家已然不多。

作家付秀莹近况(付秀莹新作野望)(4)

△宋嵩

贺绍俊认为付秀莹的风景描写有一个特点,风景描写跟日常生活书写是融为一体的,风景、动物,包括人的行动,都构成了乡村日常生活的元素,而不是讲了一段故事以后跳出来描写风景。她的风景描写看上去是不经意的,往往跟日常生活的情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跟人物的行动、心灵紧密联系在一起。“当代小说确实有这样一个倾向,越来越注重故事性,或者说思想性,对风景描写不太注重,这可能跟小说节奏越来越强、跟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强有一定的关系。古典小说为什么特别讲究风景描写?它的确是把小说当成一种艺术品在制造,通过语言来传达一种对美的感受,通过语言来营造一种审美的情境。”

作家付秀莹近况(付秀莹新作野望)(5)

△贺绍俊

张莉认为风景描写一直是中国文学非常重要的传统,是抒情传统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读付秀莹小说的时候,她多次想到写冀中平原风景非常好的小说家孙犁先生,孙犁写的《荷花淀》《白洋淀纪事》,里面就是有很多冀中平原风景,但它不仅仅是风景,是跟人、跟事、跟情感交融在一起,一切景语皆情语,风景实际上是心情或者情感的外化。“她的风景不仅仅是风景,而是构成整个长篇小说情节、故事和人物命运的一部分。”

作家付秀莹近况(付秀莹新作野望)(6)

△张莉

书写新时代乡村生活里生机勃发的女性力量

从上一部长篇《陌上》,再到这一部《野望》,贺绍俊觉得小说结构上更加成熟、老练。“《陌上》就像写串门一样,从这一家串到那一家,在这一家遇见几个人物,在那一家遇见几个人物,将这个小说结构起来的更多的是生活逻辑本身。到了《野望》,她的结构意识更加自觉,她是以翠台这样一个乡村女性的日常生活,她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烦恼,她面对乡村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她怎么去应对,她怎么去思考,通过翠台的眼睛来看这个乡村的日常。

张莉认为,《野望》的“新”在于,它展示的是一个女性眼中的乡村,是站在农村女性的日常生活里边看世界。“你在《野望》里面能够充分认识到一位农村女性的情感丰富,她的百转千回,她的心思缜密,她的忧心忡忡,她怎么样把家里的这些关系平衡好,她的那种忧伤,她的那种惆怅,她都非常细腻写出来,我很欣赏对一个人处境复杂性的理解力。”

《野望》里面写了各种各样女性确认自我的方式,从翠台的角度去看,有的时候她嫉妒,有的时候她羡慕,各种情绪,在张莉看来,都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比如爱梨跟她的丈夫闹矛盾,最后解决这些鸡毛蒜皮矛盾的方式就是工作,找到赚钱的机会,你也可以说是实现自我的机会。再如农村里经常有这样一种女性,像小说中萧娥那样的,年轻时候不守规矩、横冲直撞,但是人到中年突然意识到女性的主体性,她真的想干一番事业,而且干成了。从这个角度上讲,这部小说写了新时代乡村女性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这种精神上的变化,是今天中国乡村生活非常重要的。《野望》里面通过翠台的视角,你会看到那些乡村权力关系或者人物关系里女性的生活或者女性的情感、女性的理解已经变成非常重要的一个力量。”张莉说。

付秀莹坦言,写《陌上》的时候,因为是第一部长篇,状态上比较紧绷,不太放松,有得失心,而在经历了两部长篇的积累之后,再写《野望》,已经完全放松下来,想用诚恳的、自然的、朴实的表达,写出村庄的日常。“村庄的日常肯定不是紧绷的,是自然流淌的,是亘古如新的,它是在那里的一个巨大的存在,是一个平凡的存在,然而它又是伟大的存在,所以这样一个日常需要作家特别有平常心去书写。”

(出版社供图 编辑 范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