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天地玄黄·拙劣的犯罪》:“今天的民间出版界和作家可以说是站在同一死亡线上;在整个经济危机之下;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之下;在卑劣的利诱腐化之下;成本增高了;购买力减低了;发行网破坏了。”

那些年的苛捐杂税有多杂,反映出了清末民初有多黑暗。苛捐杂税意为名目繁多的捐税。税是自愿捐出来的,没有强制逼迫?不,此捐非彼捐。

清朝清查税收(清末民初那些雷人的苛捐杂税)(1)

就算清政府的老佛爷再霸道,但是外敌犯华之际,作为中国人你该支持军人吧!捐献军饷喂饱了军人才有力气抵御外敌的。所以,为了国家民族,你是不捐也得捐,捐也得捐。然而,在民国初期,由于各个地方都由军阀控制,为了筹措军费,这些军阀们真是巧立名目,各种苛捐杂税真是雷死人不偿命的。

补充:实在没什么借口征收了。就破门而入直接要,这叫做“打门捐”。

所谓民国之苛捐杂税,当真是可怕啊!试想当时的人们有多惧怕这种“一事一捐事事捐”。

强盗式的捐税估计是清末厘金税的升级版了。

清朝清查税收(清末民初那些雷人的苛捐杂税)(2)

康熙大帝曾留下了“永不加赋”的四字圣训,可是被慈禧老佛爷给破功了,人家也无奈啊,谁想到鸦片战争会爆发,又是太平天国运动,又是甲午战争的...可怜大清朝又要打仗,又要赔款,还要大量的银两来满足老佛爷吃喝玩乐和修建颐和园。不加赋,老佛爷要吃土咯。

于是乎,聪明的大清官员们突发奇想,厘金税面世了

清朝清查税收(清末民初那些雷人的苛捐杂税)(3)

一个栗子秒懂厘金税收——

你要做生意,在甲地收购了一批货物,刚装上车,好,就有收厘金税的来了,这叫“起厘”。你交了起厘钱,运着货物出发了,刚没走多远,前面有一关卡,意思简单明了,打我这儿经过就要交厘金。好吧,你又交了一笔钱,继续赶路,再没多远,又一关卡……这一路上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关卡,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你长出一口气,:“可算过来了!”且慢,又有官员来找你了,要交税,交什么税?交“落地厘”。然后...你还想做生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