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王瑞峰现状(1985年)(1)

对于家境贫寒的孩子来说,教育是实现心中炽热梦想的道路,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个捷径,是从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无论贫穷或富有,只要奋发向上,梦想的曙光就会照亮在前行的道路上。正如一个来自山西的"穷后生"王瑞峰,他为了改变命运,实现人生的理想,一直刻苦学习,最终被清华大学录取。35年过去了,他现在怎么样了呢?

贫困的家庭环境

王瑞峰出生在山西的河曲县,直到2019年,河曲县才退出贫困县。当时人民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农业生产,但河曲县由于土地表面干涸破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所以农作物的种植十分受限,大多是种植土豆、玉米等。虽然河曲县偏僻落后,但它传承着中国民间文化,重视知识教育的力量和孩子们的培养。俗话说得好,再穷不能穷教育,河曲人奉行着这种理念,对于孩子们的读书教育十分重视,希望利用知识的力量摘掉贫困的帽子。

清华学子王瑞峰现状(1985年)(2)

王瑞峰家更是河曲县中最贫困的一类家庭,家中全部的经济来源就是村里的几亩地。家中的粮食、生活开支、王瑞峰的学费,全依靠于这几亩的收成。农民家庭往往都是靠天吃饭,期盼着一年有个好收成,可以卖出去更多的粮食。三伏天的大太阳高高悬挂在天空,大地滚起热浪,王瑞峰的父母弯着腰在田间辛勤劳作,汗水浸湿了衣裳,太阳晒伤了皮肤,手心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这就是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的生活,每一份收入都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王瑞峰家中虽然贫穷,但是他的父母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哪怕再苦再难也要供养王瑞峰读书,希望他出人头地以后过上富裕轻松的好日子。哪怕自己受苦受累,也要供养孩子读书,希望孩子可以有一个好的前程、幸福的未来,这大概就是传统中国父母的真实写照。他们对子女无私的爱像大江大河般绵长深远,连日光的耀眼在这爱面前都要逊色几分。

清华学子王瑞峰现状(1985年)(3)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穷后生"

王瑞峰就读于离家几十公里远的河曲县巡镇中学,因为家境清贫,他每个月来学校都会从家带上一袋子的玉米窝窝头和山药丸子作为干粮,别的学生吃热腾腾的饭菜时,王瑞峰经常一边学习一边啃窝窝头。王瑞峰是个"贪学"的学生,他对于学习的热情与付出让老师都觉得他太过于拼命。每当值班的老师巡查宿舍,总会发现王瑞峰拿着手电偷偷躲在被子里看书。王瑞峰常常在宿舍学习到深夜,饿了就在宿舍的小火炉上烤一个窝窝头充饥。他这样拼命,是牢牢支撑着他的是心中那坚定的信念——考上好大学,改变命运

在学校时,王瑞峰总是第一个到班里的人,每天的晚自习,王瑞峰总是最后一个走的,对他来说,每一秒钟都是如此的珍贵。他的刻苦努力深深印在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的脑海里。王瑞峰在家的时候经常帮父母到自家地里干农活,家中土豆收获的时候,他就跟随着父母到地里去挖土豆,夏天总是带着层层的热浪与高温,锄头把他的手磨出水泡,他就把水泡挑破夜里继续学习。

清华学子王瑞峰现状(1985年)(4)

王瑞峰这样的拼命学习,是因为他明白,穷人家的孩子实现梦想、走出贫困大山的出路只有读书。为了改变他们家拮据的生活,让父母过上富裕轻松的日子,他只能加倍努力读书,这是他走出大山唯一的出路。虽然家境贫寒,但王瑞峰从不认命,他相信通过奋斗可以改变如今的贫困生活。

命运天注定是弱者的托词与借口,命运从来都是紧握在自己的手中。高考是王瑞峰改变命运的船桨,是他走出大山的引路灯,是他的人生唯一的捷径。在高考面前,众生平等,没有社会阶级、没有贫富差距,这是"穷后生"王瑞峰逆袭的机会,是穷苦出身的他走向更广阔世界的阶梯。

终成清华状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85年,王瑞峰在高考这一战斗中发挥出色,成为当年的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清华这座百年高校,从上世纪到如今一直都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前驱,是无数莘莘学子向往的知识殿堂。多少天的辛苦与汗水,多少个夜晚的挑灯夜战,王瑞峰数十年寒窗苦读,终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清华学子王瑞峰现状(1985年)(5)

清华对于大多数学子来说,代表的是"最高学府"四个字,汇聚的是最优秀的学生。它是无数学子的追逐仰望的存在。进入清华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更重要的开始。清华的学业并不轻松,高深的课程、快节奏的学习进程、同龄人的优秀对于王瑞峰来说即是压力也是动力,他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刻苦学习。进入大学以后,王瑞峰哪怕生活清苦依旧保持着他坚韧刻苦的精神,在校期间,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

清华大学毕业后,成绩优异的王瑞峰在城市里找到了一份待遇优渥的好工作。他在工作岗位上依旧保持着自己拼搏努力的精神,王瑞峰身上奋发向上的品质、在清华学习到的知识,让他在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就。这位从贫困县出来的"穷后生"靠着自己的奋发图强走出了大山,在城市里发展着自己的事业。他把父母接到城里来,这个曾经贫困到不舍得用煤油灯的家庭终于有了另一番天地。

如今已经过去35年了,王瑞峰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和一份工资优渥的工作,这个曾经啃窝窝头的孩子通过学习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清华学子王瑞峰现状(1985年)(6)

社会的运转像是一场游戏,有些人刚出生就拿到了更多的筹码,有些人却身无分文。但,休说苍天不由人,我命由我不由天。我在王瑞峰的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出身贫穷又如何?不是富二代又如何?只要奋发向上、努力拼搏依旧可以挣出一片新的天地。命运的绳索永远牵在自己的手中,如果你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色彩,如果你的梦想在前方,那么请你从这一刻开始拼搏奋斗,"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