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自己一直想做一台大约100瓦的功放。原因有三,一是自己的NS15需要一台正好对应的功放来驱动,可以充分的推动它发挥出它良好的素质(5.5寸能做到48-40000Hz /-3db还是比较少的),A50功率还是小了点,委屈了点。另一方面,自己的NS17也需要一台高素质的中等功率的功放来加大它的应用,雨前级加A300后级这个组合虽然强,但体积大、成本高,而且它推出来的低频能量动态都很强(在环境大时,NS17是可以相当完美的再现唱片的动态范围的,这是它被中唱录音棚认可的原因之一),对小房间不太友好。当然,它也可以为自己未来的NS16二代搭配,甚至NS14也可以用。当然,你也可以用它驱动其它家的音箱取得良好的听感。

为什么不选择现有的产品呢?原因有四,一是价格,声音良好的功放那怕是国产的,价格也依然不便宜,搭配NS15、16明显过高了;二是声音尤其是音色,价格合适的国产功放也很多,但音色上让自己满意的确实不多,原因一方面是成本的限制,二是调音,调音好的功放太少了;三是体积,大部分这个功率的体积都是标准机箱,而现在很多用户都希望是用到小型机箱以可以放在电视柜或桌面等上面;四是想挑战下自己,开发一款全新的功放,能达到自己的严格要求,这也算是种成就吧。

自然声a120功放机 做一台不一样的功放-自然声A120诞生记(1)

一直以来,自己做产品的思路都是尽量发挥核心元件(单元)极限,这样做不仅可以最优化性价比(同样的价格,更好的性能),更能得到最好的声音表现。做音箱即是如此,NS17仅管只是6.5寸单元,低频下潜却可以达到40Hz-3db,这可以说是6.5寸单元的上限了,比它强的就算有,也不多了(我所知道丹拿宝华劲浪的6.5寸旗舰都没达到),很多8寸都做不出来的指标。这还不考虑17的失真更低,80Hz以上只有1%水平,而hifi级音箱仅能满足200Hz低于1%。以及它高达40k Hz的高频延伸和超大的承受功率(大约300-500瓦)。NS15也是如此,小小的5.5寸低频,却能达到48Hz的低频下潜,是很多6.5寸才能达到的指标。同时,它的失真也低得有点过份,80Hz以上就能小于1%了,同时在80Hz以上满足 /-2db的频响指标,这还是让自己很自豪的。

自然声a120功放机 做一台不一样的功放-自然声A120诞生记(2)

这次研发A120也是如此,主要思路用尽量少的管,成熟的电路,做出尽可能大的功率。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简单来说,就是既有利成本和体积,也有利于音质。同时,在周边上尽可能地讲究,不惜成本。并且同时结合听感调试(所谓调音),满足自己的高要求。

一开始,自己只打算做100瓦的一台小型化的功放,但是,没想到调试第二版时,功率就已经超预计了(120瓦左右),也就因此命名为A120。不过,到第四版时,功率已经上升到近140瓦/8欧。远远超过自己的预想,但已经命名了,也就不想变了(主要还是觉得A120好听,比A140好听多了)。

众所周知,三极管是需要配对的。型号相同的功放管每只间都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如果过大,对音质必然会带来劣化。而随着机器所使用的功放管数量的增加,这种影响会成指数上升。解决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尽量减少机器所用的管子,一种是高精度的配对要求。

长期以来,国产的功放都似乎在走弯路(这个跟我们市场环境有关,很多用户尤其是入门用户都特别喜欢看管多管少评判好坏的)。一方面,要尽量用多一些管子,这样看起来才显得良心;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便宜,这样更显良心。不过,结果却很没良心,国产功放都快成了力大声粗的代名词了。原因很简单,南辕北辙的结果是越努力离目的越远。。

其实用多对管子做同样的功率,有时会更便宜。原因很简单,同样100瓦,用三对管的话,一对几元十来元的够了,但如果想用1对,管子就要贵近十倍了。所以很多机器用的管子看起来虽然多,但成本反而可以更便宜。但管子多问题也会更多,真精密配对,成本会成指数上升的。

另一方面,自己来做,在元件上可以更严格的要求,虽然这样成本会高不少,但声音和质量会更有保证。

自然声A120的设计思路很简单,就是用尽量好和尽量少的管在允许的情况下做出尽量大的功率,搭配精良的电路,同时不惜成本用好元件(不一定是最贵而是最适合),精心的去调试,以求尽可能好的声音。同时成本和体积都能得到控制。

很幸运,这种思路是对的。A120每声道仅用了一对管(感谢现在电子元件的进步),仅用一对管本打算做100瓦的功率,最后功率达到了130 瓦8欧,220瓦4欧的功率,相当超乎自己的预期(基本上是管子最大的允许值了)。不过,你不必担心烧机,电子元器件的标称值安全余量很大,一般是一倍以上)。这样做出来的结果也很香,就参数就能见一斑,A120实测失真也就0.002%水平,信噪比高达110db。这个指标差不多是功放的极限值了。

更香的是它的声音!A120倒数第二版时,自己都听得入了迷。石机胆声,是名符其实的,并且背景极黑(信噪比110db不是说着玩的,一般功放大约只有100db水平,胆机还要更低)。它的高频是最香的,放小提琴松香味非常足,不仔细你会以为是在听一台高端的单端胆机的声音。顺滑、细腻、能量强、细节足却又不显得过,这种高频声音很高级。它的中低频也相当棒,低频扎实有力,中频厚实。速度不快不慢,中频人声听起来更润。拿它推动NS17,虽然大动态会不那么过瘾,但声音一样让人一听难忘。用它推NS15,那是可以发挥到15的极致,各方面包括动态和速度,都是箱子的最佳水平。

自然声a120功放机 做一台不一样的功放-自然声A120诞生记(3)

自然声A120设计外观,灵感来源于黑洞

由于推力大、参数好,A120非常适合推动中小书架箱,从小七(ATC SCM7)到11,从丹拿到意力,从世霸到雨后,小潘的opus1,3,0.5和文杰的swing这些,都不必担心。哪怕是小型落地,除了非常难推好那类,基本上可以。当然,它的最佳搭配是NS15,以及NS16MKII(很快会出来)。当然,你要拿它搭配NS17也是可以的,除了超大动态音乐,它完全可以了。而且更适合中型房间或小客厅里使用,即不占空间又好听。

自然声A120功率放大器特点:

1. 功放对管采用号称管王的安森美MJL4281A和MJL4302A,是TO-264封装的高端型号,具有同类管中拔尖的增益线性,拥有230瓦最大的输出功率和15A的持续输出电流(峰值为30A),对低频的控制力强大,同时拥过良好的失真和其它参数;

2. 仅用一对管,即做到近140瓦8欧,220瓦4欧的强大输出功率;并采用精心设计的电路,最终输出指标实测失真低至0.002%,信噪比110db的同类拔尖的参数指标;

3.较优的成本和较小的体积,体积仅为36.5cm*29cm*12cm,仅有标准机箱的一半大小,电视柜、桌面也可以放下;售价仅为4000-5000元(目前优惠价3999,正式售价4999元);

4. 运放采用第三代运放的OPA828芯片,是OPA627和OPA827的升级版本,具有低失调电压(220uV),低温漂(0.5uV/℃),低噪声(4.3nV)和高达50MHz的带宽,以及150V/us的压摆率及宽工作电压等优秀参数;

5. 精益求精的电路调试及工作参数选择,A120电路版本高达4版,调试过程中光运放的选择即是在6款一流运放经仔细试听后选择的结果;

6. 精心挑选的电路元件,除功放管和运放外,全机电解电容均采用ELNA电容,小电容均为德国WIMA红色高精度电容,耦合电容为苏伦;所有元件均采用正品渠道供应,品质有保证;

7. 充沛的电源供应。采用专门定制的400瓦环形变压器,实际功率远大于标称功率;总共40000uf的ELNA for audio滤波电容,为机器提供充足、低纹波系数的电源供应;

8. 外观采用灵感来源黑洞的设计理念,不落俗套的外观设计;

9. 支持遥控,支持3路RCA输入及一路平衡输入;

10.其声音是典型的石机胆声,即拥有石机的速度和推力和动态表现,以及黑背景,又具备胆机才有的高频韵味、细节;以及厚实有力、速度中等偏快的中低频表现。

缺点:

价格不便宜,大约要4000-5000元了;

由于体积原因,内部布线仍然不够简洁和规整;

外观和做工上仍然不是特别理想;

功能上目前没有蓝牙和解码。

规格参数:

型 号:自然声A120 HIFI功率放大器

输出功率:130 *2瓦8欧,220*2瓦4欧

失真(THD):0.002% @1K Hz

性 噪 比:110db

输 入:1路平衡,3路RCA

尺 寸:36.5cm*29cm*12cm

重 量:12.5kg(净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