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未,天下大乱,北方有窦建德,南方有杜伏威和辅公祏,东部有王薄,中原有李密、翟让。隋朝此时已经危机四伏。

隋朝官员眼看皇权示弱,逐渐开始割据一方,意欲逐鹿天下。

李世民英雄一世(李世民-少年英雄)(1)

李世民之父李渊,时任右骁卫将军,太原留守。李渊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李建成、李元吉当时在河东,只有次子李世民一人在身边。

公元615年,突厥围隋炀帝于雁门关。隋炀帝下令全国勤王。彼时李世民仅仅十六岁,在云定兴帐下听用,为及时勤王,日夜兼程,向雁门进发。突厥骑兵来势汹汹,将雁门关围得水泄不通。云定兴意欲直接冲阵,李世民力劝“突厥所以敢兴兵深人,围攻当朝天子,必是以为援兵仓促之间不能及时赴援。当以疑兵之计处之,日间遍插旗帜于山谷关隘,夜间鼓钲相闻,声震百里,使敌兵将夜不能寐。突厥一定会以为勤王救兵已至,自然自乱阵脚。不然,彼众我寡,贸然冲阵万万不可,突厥皆为是骑兵,我军多是步兵,一旦突厥稳住阵脚反而掩杀而来,我们必然抵挡不住,非但救不了天子,还白白地送掉性命。” 云定兴从善如流,听从李世民的意见。恰巧突厥北方有变,遂雁门之围得解。

李世民英雄一世(李世民-少年英雄)(2)

公元616年,李渊受隋炀帝之命,率兵平定魏刀儿,两军野战于西河雀鼠谷。李渊部属仅仅数千人,被魏军围困,命悬一线。此时,李世民率领精兵赶到,一马当先,冲入重围,见父亲同几位亲随被几十名骑兵所逼,且战且退,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李世民挽弓连射数箭,箭无虚发,瞬息间击倒数人。李渊等见李世民来救,合兵奋战,大败魏刀儿。战罢,李世民全身浴血但却无一处受伤,堪称奇迹。

李世民英雄一世(李世民-少年英雄)(3)

父子得胜返回太原,当地官员尽皆出城迎接凯旋之师。李世民紧随李渊之后,晋阳县令刘文静惊叹李世民到“此人心胸汉高祖刘邦,威武如魏武帝曹操,年纪虽轻,却有雄才大略,这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将来贵不可言!”此后刘文静同李世民结交,并成了李世民的座下之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