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历史上很多国家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谋生的土地,也没有固定的职业,整日游走在街头巷尾,靠着诈骗、恐吓等手段度日。因为他们生活的方式令人不齿,我们称之为"流氓",又因为他们没有固定资产,我们称之为"无产者",所以这群人有一个专有名词:流氓无产者,他们的人数一旦增长到一定数量,就会成为"流氓无产阶级"。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对其下了这样的定义:"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的部分",足可见这批人在社会中卑微的地位,但偏偏不论多么辉煌的王朝都有这样的黑暗存在。

而在古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过程中,更是由于对外军事征服、富人的拉拢、道德的败坏等多重社会因素,形成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们推动了帝制的转变进程,影响了共和国后半段的历史,但更加剧了罗马局势的混乱,成为国家的蠹虫。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样一群人是如何形成的,又缘何迟迟不被消灭。

一、对外征战导致大量小农破产,成为无产者

农民要想沦为"流氓无产者",首要条件就是失去土地,没有了谋生手段,这才会涌入城市成为街头巷尾的流氓者。那么问题来了,古罗马对外征服的脚步不断,版图范围明明越来越大,为什么还会有农民失去土地呢?

无权无势的人该咋办(无权无势的34)(1)

实际上,对外征服导致的土地集中和奴隶人数的激增对农民的消极影响,要远大于土地扩张的积极作用。一则,在共和国阶段,频繁的对外征战需要大量的农民服役,在服役期间,富人阶级常常肆无忌惮的吞并土地

因为自从公元前284年克劳狄乌斯法禁止元老院贵族经商开始,罗马上层社会便只能将财富投注到农业活动上来,土地在罗马人看来是财富的象征,富人自然会抓住这一机会疯狂敛财。

于是,在罗马的对外战争中,富人与贵族不仅利用手中的职权侵占国家公地,更趁农民服役之时侵占私地,"他们有了更多的钱并获得了更多的土地,买下或收回了少许贫民的所有权;更多的游客徘徊在罗马的街道上,或许更多的乞丐在他们门前乞讨。"

无权无势的人该咋办(无权无势的34)(2)

庞贝壁画中古罗马人的日常生活

二、奴隶制断绝了破产农民回到工作岗位的后路

奴隶制更是断绝了这些失地农民的后路。这些破产农民进入城市后,很难找到一份工作,因为富人阶层豢养着大量的奴隶,不论是织工、雕刻还是制造武器,都能由奴隶完成。奴隶不需要服兵役,他们的后代世世服务于贵族,更不需要报酬,奴隶的人数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增长。

由于奴隶大量抢占了农民的工作岗位,破产农民只能无所事事的游走于街头巷尾,或是依附于贵族,或是被其拉拢。总之,奴隶制使得破产农民得不到工作机会,沦为无产者。

无权无势的人该咋办(无权无势的34)(3)

奴隶主要来自于战俘

奴隶整日的生活就只是不断的劳作,这给罗马农民带来了一种心理上的暗示:既然奴隶是用来工作的,我们公民为什么要和奴隶一样?这种心态也导致很多破产农民即使在分得国家土地后也不愿再次回到农业生活中,而是心甘情愿地沦为富人的附庸。

三、战争带来的巨大财富让无产者的"寄生"生活成为可能

我们知道,三次布匿战争为罗马城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第一次布匿战争使西西里落入罗马之手,第二次布匿战争罗马国库得到了10000银塔兰特,征服迦太基后非洲的西庇阿给罗马国库带来了133000斤白银……这些都只是罗马对外征服战利品的冰山一角。

无权无势的人该咋办(无权无势的34)(4)

第二次布匿战争,罗马打败迦太基

源源不断的财富涌入罗马城,大部分又进入了富人和贵族的腰包。面对巨大的财富,一股耽于享乐的奢靡气息自然而然地在罗马上层社会中兴起,这些富人一方面追求物质享受,另一方面也希望用这些财富为自己带来政治上的声誉

那么,如何获得政治声誉呢?那便是通过选举获得官职。想要赢得选举就需要大量的选票,这些富人就把目光投向了无地的"破落户"。古罗马历史悠久的门客制度此时派上了用场,"每一个显贵人物都有大群的食客,这些食客有时从晚上便依次等在他家门口以便向他的保护人道早安并取得接待或是小额的金钱,食客在广场上陪伴自己的保护人,投他的票,而且在必要的时候给他当打手"。

这些流氓无产者就成为了富人争取选票的拉拢对象,他们彻底沦为了富人的"寄生者",而富人对政治权力的追求又为无产者源源不断地带来福利,由此形成了一个互利共赢的循环,这也是为什么没有固定收入的流氓无产者却能够长期地存在于罗马社会中。

无权无势的人该咋办(无权无势的34)(5)

古罗马广场遗址

不仅私人会对流氓无产者进行"救济",罗马共和国更是有相关的救济政策。史学界一般认为,罗马的"粮食法"始于盖约·格拉古。最初一是出于对下层民众的体恤,二是由于罗马城的粮食价格不稳定,为了保障粮食价格,出台了《森普罗尼亚法》,规定罗马城的公民有权在每月一次的粮食分发中购买一定量的粮食,价格是每摩迪6阿斯。

后来国家甚至会免费为民众提供粮食,公元前58年,保民官克劳狄乌斯通过著名的《粮食法》,免费向登记在册的罗马公民发放粮食。元老院更是当仁不让,为了谋求政治声誉举办大型节日,以供罗马市民宴饮作乐。

总之,这些国家和私人的救济让流氓无产者的"寄生"生活成为可能,整个帝国的财富汇聚到罗马城内,不仅充实了富人的口袋,更为这些社会蛀虫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无权无势的人该咋办(无权无势的34)(6)

从罗马斗兽场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

四、社会风气和传统道德沦丧让无产者心安理得地"寄生"

我们上面说过,大量的财富涌入罗马帝国,而作为这个庞大帝国的中心,罗马城更是汇聚了整个帝国的辉煌。面对蜂拥而至的物质享受,罗马人最终没能抵挡住金钱的诱惑,逐渐丧失了罗马人引以为傲的传统美德

如果我们回看罗马城的崛起过程,会发现罗马人自古以来是以农业立国,在土地上谋生的生活方式也锻造了罗马人兢兢业业、勤劳致富的优秀美德。"在土地上辛勤耕、挥洒汗水,虽然满身疲惫,但是当他们回到家中,吃饭时享受着用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食物,会由衷地感到惬意和满足,就好像自己是一个拥有无数财富的一国之君。"这大概是每个农业国家都存在的传统美德。

但在对外征伐的过程中,马其顿、迦太基等等土地上的财富迷乱了罗马人的目光,勤劳的美德逐渐消失在了成堆的金器珠宝中,这种思想上的堕落是无产者接受寄生生活的思想前提。

无权无势的人该咋办(无权无势的34)(7)

古罗马人采摘葡萄的浮雕

这一点在很多生活在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历史学家笔下都能得见。比如这一时期的罗马史学家李维,就曾在《自罗马建城以来》中表明罗马的衰落原因就在于传统道德的丧失,这说明当时追求物质享受俨然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并且已经严重改变了社会风貌,不然历史学家也不会下此论断。

这种思想上的堕落也因为希腊式生活的传入。"对地中海世界的征服为罗马带来了安逸闲暇,而希腊文化则教导他们如何消遭他们的空暇时间。到了公元前2世纪,希腊人的洗浴习惯也成为了罗马人的一种嗜好。"

无权无势的人该咋办(无权无势的34)(8)

古罗马公共浴场复原遗迹

希腊人悠闲的、消遣的生活习惯给罗马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社会上层耽于享受,普通民众也沉迷于"面包和马戏"的享乐之中。俗话说,"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经历过舒适安逸的生活,没有人会愿意重新回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生活。这些小农在成为无产者之后,整日浸淫在城市生活的闲适与轻松,终于又堕落成了流氓者。

结束语:罗马完成了对地中海世界的征服,成为这片广袤土地财富的主人。但是,这些财富大多数都沦为了富人和贵族的私产,在军队中服兵役、誓死拼杀的小农在返乡后却会发现自己的土地已经被侵夺,不可谓不讽刺!

而在失去土地之后,这些破产农民不得已进入城市,却发现工作岗位已经被奴隶阶层占据,无处谋生的他们只得成为贵族拉拢选票的"工具人"。国家和私人的救济又为他们提供了度日的基本保障,面对罗马城的繁荣,他们也逐渐丧失了重返土地的决心,最终甘心成为浑浑噩噩的流氓无产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