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8,很奇特的故事。

我思考了下,虽然阅读的时候很愉悦,但是也没有达到很喜欢的程度,只能说在特定的地方存在共鸣吧。

这是一个很奇特的故事,别具一格的叙述手法让人有种人生可以不断读档重来最终走向美好和谐的结局的错觉。

真好。

1980年壹角发行量(一银币一磅的恶魔)(1)


这个故事最美妙的,是有多个结局。

可能是因为网文形式的问题吧,在写作顺序的方面,作者总会把那种不太美好的分支先写出来,结束了之后再讲述那种可以继续的、相对比较美好的展开。

可能这种结构方式会对阅读体验本身产生一点影响,让读者失去那种完全盲选结局的感觉。

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在阅读了一份份冷冰冰的毫无感情的故事之后,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BE的暴击之后,还能看到另一个平行世界中的美好结局……真的是很治愈啊!

所以我爱这种形式,真的很好。


这个故事的各个结局,都是循序渐进的。

在试读阶段,我概括这个故事前三个结局都是关乎人性的选择,而第四第五个长长的故事,其中丰富的感情,似乎不能用人性来解答了。

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了两个人。

他们都不完整,都因为自己的体质的原因过着与常人不同的人生,也一直没有对其他人讲述自己的过往,知道他们遇到了对方。

这是一段很奇特,却十分炽热的感情。他们之间先有爱,然后再有更加详细的认知。他们两个人一点一滴地把那个房子变成家,慢慢从天上回到人世间。

而对于这条支线的两个展开,其实从头看是一个没啥太大区别的抉择,却也关系到了后续的抗争是共同面对还是一个人承担。

其实第四个结局也很有味道,但是我更喜欢最后一个纯粹的HE。

毕竟那个奇怪的畸形的教堂模式,被淘汰了也是正常的啊。


最后,我来啰嗦一下共鸣。

很奇怪吧,我居然对那个圣子产生了共鸣。

其实对于人物来说,他是一个完全的教堂产物,从小被规训地不敢越雷池半步,过着最枯燥的苦行僧生活。

也因此,对于涉及心灵和情绪的亲密关系,他全程都处在一个被动的状态,被动地被亲吻被拥抱,只有“得到准许”了之后才能够顺畅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爱意和渴望。

而我,也是被这份“得到准许”引起了共鸣。大概我就是这种人吧,虽然一方面不喜欢自来熟,但另一方面却又很羡慕他们。

我羡慕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表达自己的亲热,不会去瞻前顾后这样的自己有没有太唐突,不会担心会被讨厌会被疏远。

即便是面对很喜欢的人,我也总能够克制住自己靠近的冲动,只默默地保持自以为的合适的距离,等对方做出明示之后,才敢于往前迈一步。

呵,不由得有点唏嘘。

天知道我有多羡慕圣子,拥有这样一个真诚、炽热、一心一意、不离不弃、生死与共的爱人啊。


不过这个故事本身,还是很有趣的。

从大背景的角度,这个故事貌似是个其他小说世界观下的番外类似物,最终的结局除了恶魔教堂之外,甚至还增加了些许科技的力量,哦还有基建。

但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作者一直很克制自己,把视线只放在两个主角本身,于是便讲述了一个虽然不大,但是很有趣的故事。

嗯,真的很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