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日中资本市场

香港四大家族势力(香港四大家族是谁)(1)

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郭得胜被称为是香港的“四大家族”,他们垄断了香港的大部分产业,都是以香港为大本营,在全球各地经营着各种生意。

“四大家族”中,郭得胜1990年就去世了,郑裕彤也在2016年去世了,李嘉诚和李兆基目前也已经宣布退休。

郭氏家族旗下的新鸿基地产,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商之一,也是拥有土地储备最多的企业之一。新鸿基地产在北京、上海、广东、成都等地,均有物业投资,郭氏总计资产有1540亿。

再来说郑裕彤家族,郑裕彤在世时身家约为1000亿元。如今由儿子郑家纯和长孙郑志刚接班。郑裕彤是香港四大地产商之一,旗下还有周大福珠宝公司、恒生银行等。郑家的产业覆盖珠宝、酒店、百货、物流、电信、基建和金融等领域,其地产遍及华北、东北、华东、华南、西部等20个城市的35个主要项目,可供发展和投资的总楼面面积达2738万平方米。

李嘉诚家族,根据2019年胡润富豪榜的数据显示,李嘉诚家族财富是2000亿元人民币。李嘉诚目前已经退休,其旗下的长河集团、欧洲资产、美国基金会等都交给了两个儿子李泽楷和李泽钜。李嘉诚资产同样覆盖了地产、电信、油气、运输、水利等众多投资项目。

李兆基家族,身价约为1600亿元,其旗下的恒基兆业也是香港最大的地产企业之一,行业覆盖能源、地产、酒店、金融、运输等领域。目前他的资产已经交给了儿子李家诚打理。

由此可见,四大家族的资产总计约为6140亿港元,而世界首富贝佐斯的身家达到1000亿美元。难道四大家族还不敌一个十几年的互联网公司?其实我们都知道,四大家族的实力远不止于此,胡润富豪榜的测算仅仅是根据他们的上市公司市值计算,其旗下各领域投资、地产价值、物业租金、基金会等资产根本无法统计出来。

2019年3月,有美国媒体透露,香港富豪李嘉诚的家族资产达到8500亿元,其财富早就超越比尔盖茨,只不过李嘉诚太善于藏富。而香港网友也表示,这个8500亿测算,仅仅是加上了李嘉诚近些年在欧洲投资的6736亿港元,还有美国基金会的3000亿呢?再加上李嘉诚目前在香港和内地的剩余地产,怕是2万亿也打不到底吧?

李嘉诚虚测的2万亿,目前只公布了2000亿,10倍的差距。如果四大家族的资产都乘以10的话,应该是6万多亿港元,那就是10个贝佐斯的财富。

香港四大家族势力(香港四大家族是谁)(2)

遥想当年 “四大家族”辉煌时期,他们曾连续多年霸榜亚洲富豪榜,旗下产业横跨众多领域,尤其是房地产领域。

他们最辉煌的时代,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当时,正是香港房地产的黄金时代,他们依靠房地产赚得盆满钵满。

四大家族都依靠房地产发家,这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因为香港是房地产经济的典型代表。

从1950年代开始至今,长达七十年时间里,香港房地产长盛不衰。

虽然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时不时有经济危机发生,但是房地产行业却跨越了无数个牛熊,一直屹立不倒。

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香港相对稳定的政局和经济,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1947年香港只有180万人,短短12年后就已突破300万人,这带来了庞大的居住需求。与此同时,来自内地和东南亚的富商们,带来了数额不菲的资金。

需求加炒作,香港房地产就此起飞。四大家族也从这时开始进军这个行业。

60年代末,因为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香港制造业顺势腾飞,香港经济蒸蒸日上,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1972年,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李兆基与郭得胜合作的新鸿基地产、郑裕彤的新世界地产就像商量好了一样,在同一年上市。至此,香港“四大家族”的地位正式确立。

香港四大家族势力(香港四大家族是谁)(3)

后面的香港又经历的几轮房地产大繁荣, 培育出一批超级富豪。尤其是四大家族,一直屹立不倒。

他们经营手段最独特的有两个,一个是 “卖楼花”,二是趁乱抄底。

所谓的“卖楼花”,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商品房预售制,在今天是平平无奇的方式,但是在当时是一个创举。

这种模式下,回笼资金的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可以空手套白狼,不断滚动开发,扩大规模。

另外,抄底更是四大家族崛起的重要因素。香港的房地产虽然长盛不衰,但是中途也出现了几次大的波动,而每次波动,就酝酿着一次大的机遇。

1967年,香港出现经济危机,房市一落千丈。李嘉诚趁机低价收购地皮和旧楼,危机过后,李嘉诚一跃而起。1975年,受石油危机影响下,香港再次出现大的经济波动,李兆基抓住机会大肆抄底……

随后的1987年、1997年和2008年几次经济危机中,四大家族都通过抄底获取了丰厚的收益。

然而 ,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房地产商赚得盆满钵满,但是香港的房价问题,却日益突出。

2013年,一个香港的小学生,写了一篇名为《李家的城》的作文,批评李嘉诚等地产商大肆拉高房价,弄得居民苦不堪言。

香港四大家族势力(香港四大家族是谁)(4)

最新数据显示,香港各区域房价都高的惊人,港岛房价高达20万港币每平方米,九龙为19万港币,新界也高达13.4万港币。

这样的房价,普通人怎么负担得起?于是,香港普通人的住房面积非常小,甚至厕所和厨房都挤在一起。

但是,物极必反,四大家族也有落幕的时候。从2013年开始,李嘉诚陆续抛售内地和香港的物业项目,累计套现超过1700亿元。

与此同时,李嘉诚大肆抄底英国,资产大都转移到了那里。背后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但有有一点共识是,现在世界的玩法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地产造富的时代已经过去。

当第一代大佬们离世或退休,接班的二代三代们未必能继续玩下去,而且以马云马化腾等互联网新贵为代表的富豪,正在取代他们的位置。

这也代表以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正在取代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经济。

面对高房价,香港也在反思,为遏制高房价,先后增加印花税、新房空置税、五折购房计划,乃至填海造地计划。

去年香港楼市下跌,港府更是罕见的喊出了“不要妄想救市”的口号。

在前不久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里,肯定了香港作为金融、航运、贸易等领域的地位,还给出了“大力发展及科技事业”的愿景。但是唯独没有提起房地产,因为科技才能推动香港社会发展,而不是房地产。

属于地产大佬的时代,正在慢慢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