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只是一个约数。据《清波杂录》所载,我国唐代社会的主要行业为“三十六行”,即:肉肆、宫粉、成衣、玉石、珠宝、丝绸、纸、海味、鲜鱼、文房用具、茶、竹木、酒米、铁器、顾绣、针线、汤店、药肆、扎作、陶土、仵作、巫、驿传、棺木、皮革、故旧、酱料、柴、网罟、花纱、杂耍、彩奥、鼓乐、花果等。

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各行的祖师爷都有谁,说起来都是有历史的。

建筑业(竹木泥瓦匠):春秋鲁班。

360行分别指的是哪几行 看一看各行的祖师爷(1)

公输氏,名般,春秋时鲁国人。般与班同音,故称鲁班。曾创造攻城的云梯和磨粉的石岂 ,又相传曾发明木作工具。旧时建筑工匠尊奉为祖师。

农业:神农氏(后稷)。

360行分别指的是哪几行 看一看各行的祖师爷(2)

神农氏,华夏太古三皇之一,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

裁缝业:轩辕氏(黄帝)。

360行分别指的是哪几行 看一看各行的祖师爷(3)

轩辕为复姓,即黄帝。后世尊其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因传言黄帝曾教民众用骨针穿麻线缝树叶和兽皮做衣。故被缝纫业尊为祖师。

蚕丝业、纺织业:嫘祖(黄帝妻子)。

360行分别指的是哪几行 看一看各行的祖师爷(4)

传说她是黄帝的妻子,曾教民养蚕治丝,北周以后被视为蚕神。

织布业:黄道婆。

360行分别指的是哪几行 看一看各行的祖师爷(5)

黄道婆又称黄婆,元代女纺织技术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染坊业、洗衣业:梅葛二仙(西汉梅福、东晋葛洪)。

360行分别指的是哪几行 看一看各行的祖师爷(6)

梅葛,就是梅福与葛洪的合称。他们都曾是炼丹的方士,而炼丹与印染原料有些关系,据说曾在炼丹中提炼出各色染料,被后世应用来印染布帛、纸张。

360行分别指的是哪几行 看一看各行的祖师爷(7)

冶铸业(铁、铜、银匠):春秋老子(太上老君)。

传说老子曾铸造八卦炉(后人称为“老君炉”)炼制丹药以求长生。

教育业:孔子。

360行分别指的是哪几行 看一看各行的祖师爷(8)

孔子,春秋鲁国人,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360行分别指的是哪几行 看一看各行的祖师爷(9)

商业:赵公明、(春秋范蠡)。

赵公明即赵玄坛,亦称赵公元师。道教所奉的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传说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人(今河南南阳),曾协助越王勾践灭吴,功成后弃宫经商,游齐国称鸱夷子皮,在陶(今山东定陶)称陶朱公,经商曾“三致千金”均散济贫民,其商德极受后人崇敬。

餐饮业:春秋易牙。

360行分别指的是哪几行 看一看各行的祖师爷(10)

易牙,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也有写成狄牙的。他是齐桓公宠幸的近臣,用为雍人,也就是专管料理齐桓公饮食的厨师。他擅长于调味,所以很得齐桓公的欢心。

酿酒业:夏朝仪狄、(夏朝杜康)。

360行分别指的是哪几行 看一看各行的祖师爷(11)

传说中仪狄或杜康皆为酒的创始人,如果非要说个区别就是:仪狄是黄酒的创始人,而杜康则是高梁酒创始人。

火腿业:宋朝宗泽。

360行分别指的是哪几行 看一看各行的祖师爷(12)

抗金名将宗泽是浙江金华义乌人,他一次带着家乡腌制的猪腿进献给宋钦宗,咸猪腿肉色、香、味俱全,因为色泽鲜红如火,宋钦宗就赐名“火腿”,从此火腿成了贡品。

豆腐业:西汉淮南王刘安。

360行分别指的是哪几行 看一看各行的祖师爷(13)

刘安为刘邦之孙,袭封淮南王。在其熬制丹药时,无意间用黄豆、盐卤做成了豆腐脑(即水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