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タ大年夜,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日子之一。除タ又被称为大年夜,是指岁末除旧迎新的日子。每年的腊月三十,是一年中的结尾。从古至今,在除夕大夜饭里,无论离家多远的游子,都一定会赶回家乡和父母亲友团聚。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老一辈人在除タ大年夜都会做哪些传统习俗吧?

一. 贴春联、年画、窗花

中国人除タ大年夜贴春联,最先起源于后蜀时期。后来慢慢的演变,就变成了现在的春联。每年的除タ大年夜是辞旧迎新的日子,贴上一副好的春联,既可以寄托美好,同时还能看出这家人的文化修养。 除了春联,年画,还有各种剪纸窗花,“福”字要倒着贴,装扮一新后,靓丽又喜庆。

二. 祭祖

每年的腊月三十大年夜,家里都一定会要祭祖。在家族的祠堂里,配上几样菜,祭奠祖先,希望祖先和自己共同分享过年的喜悦。祭祖时,一盘豆腐、一盘白肉、一整只鸡,再配上三杯白酒,端菜供奉,秉承敬畏之心,一定不能少。

三、团圆饭

除タ大年夜,怎能少得了团圆饭呢?团圆饭可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时刻,一家人开开心心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有着诸多的讲究,桌上要有“硬菜”,菜相要漂亮寓意好。除此之外,每年的团圆饭必是必不可少的。作为除タ年夜饭的“压轴菜”,鱼寓意着年年有余,而且最好要是整条鱼,有头有尾,寓意好!!

四、守岁

有句传统民谣说得好:“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三十除タ夜,老一辈人从小就告诉我们,这天一定要守岁。看春晚,包饺子或者是吃汤圆,等着新年第一天的钟声响起。

五、不汲水

在农村里,过年有着“不汲水”的禁忌。以前很小的时候,我们家就经常会这样做。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口水井,尤其是在南方。在除タ日黄昏前给水井加上盖子,供奉糕点焚香祭拜后,一般是三日后再开盖使用。

六、压岁钱

每年的大年除タ岁,长辈们都会给孩子们准备好“压岁钱”。孩子们将“压岁钱”压在枕头上,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平平安安的。这个传统习俗,在古时候也备受古人们的重视。古人将铜钱用红绳串成漂亮的形状,馈赠给小儿们,寓意好。

老祖宗传下来的习惯不能丟哦!

除夕习俗你知道多少(老祖宗传下来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