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农夫也疯狂

在小时候,老辈人对小孩子的家教是非常严格的,常常教育我们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然就是没有家教的人。而说到小时候的规矩,真的有不少。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就不能吧唧嘴巴,也不能用筷子在菜碟里面翻来翻去,更不能用筷子敲碗等等,像这样的规矩在以前父辈们都会常对还在讲,如果做得不对,那就真的会生气,甚至还会直接打人。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吃饭,因为吃饭没有端着碗,趴在桌子上吃,结果把碗给打碎了,爷爷非常的生气,说一粒粮食一滴汗,这是不珍惜粮食,而且“手不扶碗穷一世”,然后就用鸡毛掸子抽了我一顿,也是从那以后吃饭再也不敢不端碗吃饭了。既然说到了吃饭的规矩,那就再来说一下吃饭冒汗这个事情吧,俗语“吃饭流汗,一辈子白干”是啥意思呢?老祖宗的这话有什么根据吗?

农村做人的老话(农村俗语吃饭流汗)(1)

这句俗语的意思比较通俗易懂,就是说在吃饭的时候如果流汗比较多,那这一辈子也就是碌碌无为的人了。这么说有道理吗?

还记得小时候比较调皮,吃完饭以后就会和小伙伴们到处去疯玩了,有时候还会去抓青蛙、捕鱼,就是为了解解馋。在当时生活条件很一般,像水田里的青蛙、鱼塘里的小鱼,就是免费的美食,只要你抓得到,拿回家以后母亲就会给你做成好吃的。而在吃饭的时候,因为很少吃过这样的美味,并且还想着吃完饭以后,还要和小伙伴出去玩,还要继续出去抓鱼,所以就吃的特别的快。而中国人吃饭讲究的是饭香,因此都是趁热吃饭。可是热饭热菜,再加上吃饭很快,所以人也容易出汗。即便是在天气不热的情况下,也常常是吃得满头大汗,这个时候父母就常念叨着说,这顿饭又白吃了,吃进去的粮食全部都化成汗水流出来了。好像也真都是这样,吃饭吃得比较快,大汗淋漓的话,即便是吃饱了,也没一会儿就又饿了。

农村做人的老话(农村俗语吃饭流汗)(2)

中医上认为,汗液是津液的代谢产物,血、汗同源,在外是汗,而在内就是血。我们吃饭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经过消化吸收了,,其中有些精微物质就会转化成为津液。如果我们一边吃饭,然而又一边流汗,则要就等于是这边补着血,那边漏着血,你说是不是这饭白吃了呢?

而把吃饭流汗和一辈子碌碌无为联系起来是没有依据,也没有道理的。古人这样说就是要提醒我们吃饭要慢条斯理,不能狼吞虎咽。因为像一些有钱的富贵人家,有文化教养的人家中吃饭,就都是慢条斯理的。只有那些经常吃不饱饭的人家,或者是没有教养的人吃饭才是狼吞虎咽的,而这样才容易出汗,越是趁热吃,越是吃得急,就越容易出汗。当然了这个也和外部环境鸡所吃的食物有关系。像湖南人比较喜欢吃辣的,有时候遇到特辣的辣椒,就会大汗淋漓的。

农村做人的老话(农村俗语吃饭流汗)(3)

有些老人常对年轻人说“吃饭流汗,一辈子白干”,就是希望孩子们能从小要养成好习惯,要注重个人的礼仪和修养,在吃饭的时候不能狼吞虎咽。同时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期望,希望孩子们能长大了以后成为一个出人头地的人,这样就能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来享受美食,不会忙碌到连好好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各位朋友,你们吃饭会流汗吗?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喜欢文章的朋友们,记得点赞、分享和关注哦,农夫每天都会为大家免费分享一些农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谢谢大家(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