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光在空气中的折射(太阳光里包含着阴阳)(1)

一直认为,太阳的光,是一种波,就是能量。

然而,有科学家若干年前做过试验:光也有重量。用一个非常灵敏的天平,放在暗室中。当其中一侧突然照射上阳光后,天平向有阳光的一侧发生了倾斜。

波粒二象的道理告诉我们:当我们用不同的手段观察事物的时候,事物就表现出我们希望的一面。因此,用测量波的仪器观察量子时,量子就呈现波的特点;用测量粒子的仪器观察量子时,量子就呈现粒子的特性。将二者放在一起,就知道:量子,同时是波、粒子。

这就是事物的阴阳同体:波为能量,为阳;粒子为物质,为阴。正如古人所说:阳升阴降、阳清轻阴浊重。

同样,太阳光里也含有物质粒子。只不过太阳的光里,能量的占比远远大于物质粒子的占比,因此直观地表现为光波。与我们可以直接触摸到的有形的物质相比较,一块石头、一滴水等,呈现为物质的形态,但是它们也存在着能量,并不断向外发散这些能量。只不过站在人类的角度基本上观测不到而已。

阴阳从不分离,阴阳无处不在。

阴阳互相转换。物质与能量也会不断的转换。

爱因斯坦的E=mc2,就是对这种物质与能量的互相转换的关系,用方程式表达了出来。物质爆发成能量,人类已经掌握,比如原子弹的核裂变、氢弹的核聚变等。而能量转换成物质,好似人类没有掌握,其实在自然界中一直在进行着。比如植物叶子发生的光合作用形成的叶绿素,就是能量向物质的转化。晒太阳可以补钙,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地球上万物生长靠太阳,需要的各种元素,都是太阳通过光传送到地球上来的。以前教科书上说:石油,是地壳运动时将地面上的植物埋到地下形成的。我开始怀疑:以前的地球那要有多少大树呢?这些年层出不穷的天量的石油不断被探测发现,它们真的是古老的大树形成的?会不会是因某种方式的存在、让地球不断的将某些能量自我转化形成的呢?

祖先创作的太极图,形象、生动的表达了上面的道理:阴阳同时存在于一个事物中。而这个事物中的阴、阳,其自身也包含着与其相对立的阳、阴。这便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在这个矛盾中,既有阴、阳二者的外部对立统一,也包含着其自身内部的阴阳对立、与统一。就是说:不论如何划分事物,事物内外的对立、统一,都是同时存在着,并且不断地处于互相转换中,此消彼长、此起彼伏。二者形成了密切的关联,也就是科学家惊叹为“量子纠缠态”。

太阳光的本身就是这么一个纠缠态,每一个人也都是这样的纠缠态。不论脑、心、躯干和脏腑,借助于仪器,同样会用波的形式描述其状态:一个人精神紧张的时候,脑电图测绘出来的波动就是剧烈的;当一个生命渐行渐远,心电图慢慢成为了一条直线。由此给予我们的启示,当我们看到有形的物质粒子的时候,更应该关注无形的能量。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