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七夕节,在一片虐狗的大场面中,小禹窝着看了一部励志又温暖的电视剧,发现这是一部学神的成长记!今天给大家带来《你好,旧时光》,无论剧里剧外,男主张新成都是妥妥的学霸,而这部剧中四个现象或者说习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分享给大家。

一、课外书的魅力——语文课上的“丁达尔现象”

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记忆,伴随着我们生活的左右。剧中余周周,在刚转入文科班后,回答语文老师古诗词的课堂提问,解释一句诗的含义?她回答了一句物理学中的“丁达尔效应”,并说这是在书上看到的。在老师眼中这完全是一个错误的答案,答不对题。但从侧面反应出,课外读物,让一个人懂得更多。

那些堪比导演亲儿子的人气角色(出演了一部学神养成记)(1)

二、自信心——“主角游戏”

如果有一句话有特殊的“魔力”,那句话一定与赞美相关。从微博热搜记录连续夸一个人,三个月之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再到一个实验,同样的两盆植物,一盆植物每天说赞美的话,一盆植物每天则是责备的话,一段时间后,发生了什么?。结果仿佛都指向,无论是人还是植物,充满自信阳光,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变化着。自信,更多的是相信自己,心态的变化,自己可以做到。在剧中,无论是余周周同学,还是后来的辛锐同学都通过主角游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这里的主角游戏,是变得相信自己。

那些堪比导演亲儿子的人气角色(出演了一部学神养成记)(2)

三、和睦的家庭关系——“林杨的家庭氛围”

和睦的家庭关系,营造出充满爱的氛围,对孩子的影响力很大。剧中,林杨的家庭,私自篡改文理分班表后,没有打骂孩子的不听话,而是最后采取拥抱与沟通的方式,反思自己没有考虑孩子的意见。同样,余周周住在大舅家中,得知周周没有参加保送考试,并没有责怪她,即使没去考也要庆祝。舅舅、舅妈与哥哥的关爱,都展现出一种和睦的家庭环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难想象一个整天都在争吵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哪些的影响?

那些堪比导演亲儿子的人气角色(出演了一部学神养成记)(3)

四、兴趣与梦想——“我要学文”

对于孩子本身来说,能够早早的确立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并且坚定不移的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也是一个宜早不宜迟的事。在成年之后,大多人依然迷茫,找不到方向。有的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并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打心底里,喜欢这个专业;也有的同学们,根本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做什么的;有的单凭字面的意思理解,没搞清楚其中的细分内容;也有的同学们,是被调剂的,很常见。这造成的一部分现象是,你可能在上了大学学习之后发现,你不喜欢这个专业,但又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者未来方向是什么。剧中,周周想学文,想当一个大侠,从一开始的老师/舅妈的建议与自己内心的动摇,但到最后,周周依然选择了学文。

兴趣与梦想,每每谈到这里,都会有更多的感触,我刚大学,不知道自己将来想以什么为职业谋生。只按照常规的思维,去学习,去考大学。怎么说呢,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当你在其中时,焦躁;走过去,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