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养老金调整,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目前已经有山东省、贵州省、江苏省等27个省份公布了2022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根据《关于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今年的养老金上涨幅度是4%,调整的养老金差额将会在7月底前补发到位的。

按照半月谈的有关文章,在未来十年间我国将迎来史上最大“退休潮”。60后群体持续进入退休生活,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退休

其实,首先纠正一下有关概念。文中退休的概念就是“退出工作岗位休息”。如果我们说的退休指的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领取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的话,人数并没有那么多。依据2021年度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年末的离退休人员数量是13157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95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提出,未来五年将新办理退休人员约4,000万人。

每年有2000万人退休(每年2000万人退休退休潮)(1)

每年2,000万人的退休是怎么来的呢?根据2021年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上年度我国55~59年龄段的人员数量是1亿140万人。平均到每年的话确实有2,000万人会达到60周岁,按照我们传统理解上讲,60岁就该退休了。

每年有2000万人退休(每年2000万人退休退休潮)(2)

另外,按照我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62年开始,我国人口生育迎来了一次新的高峰,连续5年出生人口数量约2700万,特别是1963年出生人口接近3,000万人。按照出生时间推算,未来五年将会有1.2亿人步入退休年龄。

每年有2000万人退休(每年2000万人退休退休潮)(3)

“退休潮”产生的五大影响。

第一,延迟退休的来临。从2022年3月1日起,江苏省修订完善了其退休制度,职工和用人单位协商一致以后,可以到人社部门备案进行推迟退休。这实际上就是延迟退休的弹性机制。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制定出台更全面的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相信会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压力,同时也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

每年有2000万人退休(每年2000万人退休退休潮)(4)

其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远胜从前,很多人会选择继续工作,但是如果没有社保五险的话,其保障性就会大大下降。

第二,养老金增速减缓。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增长速度从2015年以前的10%逐渐下降到今年的4%,这实际上是由于退休人员数量快速增加,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压力快速增大,因此国家在调整养老金水平的时候越来越谨慎。

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至2021年,我国离退休人员数量从6826万上涨至13157万人,养老保险基金的支出由12765亿元上涨至56481亿元。

每年有2000万人退休(每年2000万人退休退休潮)(5)

第三,提升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提升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和推动延迟退休是相辅相成的,原则上会同步进行。养老保险缴费15年,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就业阶段来说,真的有些太短了,无法为参保人提供充分的养老金。

大量人员选择最低缴费15年退休,反而又成了“薅羊毛”的做法,毕竟退休养老金计算、丧葬抚恤待遇、退休养老金的增加都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这种情况下会进一步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负担。

第四,养老保险第二、第三支柱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为大家提供的养老待遇应当是较为基础的,而不会是充分的养老待遇。要想实现充分的养老待遇,就需要靠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这样的第二支柱,以及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这样的第三支柱。近几年有关制度会不断完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将会迎来黄金发展期。

第五,养老产业的需求迸发。实际上现在踏入退休年龄的老年人,很多人是独生子女的父母。这种情况下,过去家庭养老的模式就会改变,社会对于养老产业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等模式也会迅速丰富和发展。养老、教育、医疗将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三驾马车”。

对于个人来讲,只要我们坚持充分的养老保险缴费,养老金待遇依然是很划算的。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适当参加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等保障,未来的养老时代跟我们过去经历的是不一样的。#中国平均每年2000万人将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