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艺周刊全媒体组artweekly

他是一位亦僧亦道、亦画亦诗的人物,他的名号三百多年来为世人惊叹不已。他就是开一代画风,独步古今的艺术大师,他就是朱耷(号八大山人)。

齐白石为什么越老越有杰作(齐白石愿为他铺纸磨墨)(1)

朱耷(1626—约1705),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由桵,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人屋、道朗等,汉族,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山水师法董其昌,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书法,能诗文。

齐白石为什么越老越有杰作(齐白石愿为他铺纸磨墨)(2)

竹石鸳鸯(在西泠印社拍卖2010年秋拍的中国书画古代作品专场,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以1.18亿成交。)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又名朱由桵(读ruǐ)。他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据说八大山人出生时耳朵特别大,父母因此给他取了乳名“耷子”,后来索性就叫朱耷了。这位书画家一生中所用的字号、别号特别多,而且每个都像他的书画一样与众不同。清顺治五年(1648年),他出家为僧,法名传棨(音同“起”),字刃庵;康熙五年(1666年)取号雪个,后来又有了个山、驴、屋驴、人屋等别号;到了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他58岁,又给自己取了个奇特的别号——八大山人,从此,以前的别号都弃之不用。他在自己的画上落“八大山人”的款时,总是竖笔连写,看起来有时像“哭之”,有时像“笑之”,据说代表着他作画时的心情。这一个性鲜明的别号于是随着他的书画作品流传千年,响亮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本名。

齐白石为什么越老越有杰作(齐白石愿为他铺纸磨墨)(3)

仿倪山水(八大山人的《仿倪山水》是2009年在北京匡时春拍“古代书画专场”以8400万的价格成交。)

朱耷的一生,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书画作品,在诗、书、画、印四个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他的灵魂在作品中也得到安慰和解脱。他的巨大贡献在于使陷于僵局的文人画鲜活起来,对后世绘画树立了敢于打破陈规的榜样,推动了绘画的创新。三百年来,许多著名画家如扬州八怪、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等画坛巨匠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的影响,齐白石曾说:“恨不前生三百年,愿为八大山人铺纸磨墨”。

齐白石为什么越老越有杰作(齐白石愿为他铺纸磨墨)(4)

荷石栖禽 四屏(八大山人的《荷石栖禽》在北京长风2011春拍的“中国书画专场”中以7475万的价格成交。)

清代前期文坛上名人辈出,八大山人算是最吸引人的一位。他是修行多年的僧侣,诗、书、画往往禅意深幽;他行为怪异,时而疯,时而哑,时而又无比正常;他身世特殊,是明朝皇族后裔,从一出生,就背负了家国衰亡的剧痛。

齐白石为什么越老越有杰作(齐白石愿为他铺纸磨墨)(5)

孤禽图(八大山人的《孤禽图》立轴在北京翰海2010秋拍的“北京市文物公司五十周年庆典夜场”中以6272万的价格成交。)

八大山人无法付出性命去恢复家国天下,但他把关于人生和现实的思考,用绝美的、自成一格的方式传达出来,充分表达了内心。300多年过去后,他的诗、书、画,以及奇异的名号,既有美妙的形象,又有丰富的内涵,还以神秘莫测的意蕴,令人产生无尽的想象,也留下一个又一个谜。总之,“八大山人”是个说不完的话题。

近几年国内拍场中出现的八大山人山水画,数量上虽不及花鸟画多,但也时有上拍,且拍价不俗,成交价在千万元以上的不在少数。如2009年《仿倪山水》8400万元,2011年《仿董巨山水》5635万元,2012年《山水卷》1.16亿元。2015年某公司秋拍中,一件《松石草堂图》设色纸本立轴拍出8165万元的高价,2016年某公司春拍《扬子江图》1495万元。

虽然他的简洁孤冷的画风受徐渭的影响很深(那个恃才傲物、同样贴着“癫狂”标签的徐文长),但没有人会否认,他的大写意花鸟,自开了一宗。而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也许随便举出几个名字就足以说明问题:郑板桥、赵之谦、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弘一。

齐白石为什么越老越有杰作(齐白石愿为他铺纸磨墨)(6)

八大山人作品

齐白石为什么越老越有杰作(齐白石愿为他铺纸磨墨)(7)

快雪时晴图 八大山人

齐白石为什么越老越有杰作(齐白石愿为他铺纸磨墨)(8)

八大山人作品

齐白石为什么越老越有杰作(齐白石愿为他铺纸磨墨)(9)

湖石双鸟图轴 八大山人

闻名。不如相识!订阅《艺周刊》官方公众号:artweekly,艺术无微不至!合作hujiayi1399,投稿邮箱:5299725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