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圈有一个学姐是电视编导,经常需要加班剪片,她曾经透露她有早搏的身体问题。那什么是早搏呢?

乍听起来是关于心脏、脉搏方面的异常,其实确切来说,早搏又称过早搏动,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按起源部位可分为窦性、房性、房室交接处性和室性四种。其实早搏就是心脏搏动“抢拍”了嘛!

打个比方,如果正常人心脏跳动的节奏是这样的:咚哒——咚哒——咚哒——咚哒——,那么早搏的人心脏跳动的节奏就是这样的:咚哒——咚哒——咚哒咚哒——咚哒——咚哒咚哒——,出现早搏,会引发心脏病吗?还是身体用早搏证明“内心太强大”了?

小圈这就为你科普“早搏”的那些事儿。

脉搏低是早搏多吗(你的脉搏跳动频率正常吗)(1)

一、早搏一般有哪些症状和危害?

根据临床显示,患者在近期偶有心悸心慌、胸闷胸痛、头晕眩晕等症状,夜间及劳累后感觉明显,休息后能好转。感觉就像心脏突然偷停了或者空了一下,有时候会感觉“咯噔”或疼一下。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气短,甚至感觉没有力气。

三、哪类人群需特别警惕早搏现象?

在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过量饮酒、饮浓茶咖啡、暴饮暴食等诱因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早搏,只要消除诱因,早搏一般能自行消失。但以下人士就需要特别注意了:

脉搏低是早搏多吗(你的脉搏跳动频率正常吗)(2)

四、如何预防心脏早搏?

1、不过度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失眠患者,在心脏早搏护理时应额外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些镇静剂或安眠药,以保证大脑皮层能得到充分休息,否则可造成中枢神经功能紊乱,使心肌兴奋增高而诱发早搏。

2、要注意不吸烟、不饮酒,饮食不过饱,少喝浓茶、咖啡,少吃刺激性食物如酸、辣等调味品,因为这些食物都可使心肌兴奋性增高,诱发早搏。

3、保持情绪稳定。值得强调的是,保持情绪稳定对预防功能性“早搏”非常重要,因为临床发现,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诱因。

对于找不到病因的频发早搏,若经医生评价是良性早搏者,可以不必治疗。偶发性早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不大,所以早搏者应消除思想顾虑,保持乐观情绪。

(本文图片来源:东方IC图库)

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健康生活圈】了解更多有趣的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病症百科知识!全国最具品牌价值健康新媒体——家庭医生在线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