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愚人节来历 东方愚人节和西方愚人节(1)

翡翠哥

微杂志

每年的4月1号是西方的愚人节,在这一天大家可以相互之间开个小玩笑,无伤大雅调节气氛。如果愚人节你被戏弄了,也不妨哈哈一笑,当了乐趣。虽然还是有很多80前的小伙伴们对于愚人节开玩笑的恶作剧嗤之以鼻,但愚人节还是来了,而且会越来越多人参与。

西方的愚人节来历 东方愚人节和西方愚人节(2)

中国也有一个愚人节,从2012年2月22开始(这个日子实在是太2了),每年的2月22被定为中国的愚人节,从中国的愚人节定的日子开始和西方就完全不同。“二”在中国语言当中的解释含有,呆萌、傻瓜、愚笨等贬义含义。认为只有“二”的人才叫做愚人。中国愚人节这个词的定义我觉得更像是有点2的人扎堆儿一起过个节,而西方的则有点像聪明人去捉弄别人的玩笑节。

同样的一个节日,东西方的理解似乎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上却有着不同的区别。东西方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外向,喜欢伸手去握别人的手,喜欢展示自我。东方人内向,见面总是一抱拳,喜欢伸手握住自己的手,喜欢克制自己。

这一点从珠宝上也可以印证一二,西方人喜欢钻石,璀璨夺目闪闪发光。喜欢将钻石用大小、颜色等指标来分级,从而更好的展示自己财富。西方思想的土豪,在展示自己的财富上不遗余力。他们会开非常昂贵的豪车,游艇,美女,飞机等等、尽量的极尽奢靡,将财富大把大把的花出去。财宜露白,最好人尽皆知,对自己的个人形象塑造,商业价值评估等等都有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一种手段。

古老的东方思维则刚好相反,财不宜露白,有钱了也尽量低调。即使买了很贵的物品,也不希望别人看出来。比如LV,爱马仕等高档皮包,也为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设 计出了低调而华丽的小LOGO皮包。东方思维的土豪喜欢在家里极近奢靡,用名贵的瓷器和字画装饰着自己的豪宅,似乎更喜欢将财富浓缩起来。当然东方土豪里也有一些爱炫富的人,不过下场似乎都不怎么好,比如石崇、石亨、还有民间炫富大赛冠军沈万三等。

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炫富和不炫富哪个对?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两种思维方式的结果哪种更适合现在的自己?就像钻石和玉器,一个很西方, 一个很东方。东方玉器不能像钻石那样按4C标准(颜色、净度、大小、切工)分级,在外面看起来翡翠没有那么闪闪发亮,但每一件翡翠却都是独一无二的。钻石有钱就可以买,形状看起来也都比较类似。而翡翠却不行,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无法仿制。钻石的更夺目,翡翠则更有特点,哪个更好?不一定,看个人观点。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与人的举例越来越近,我们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文化入侵,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所有的一切都在动态迭代之中。我们用一种好奇的眼光去探视新事物,打开心中内向的阀门,或许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差异性。现在走出国门很方便,每年出去度假旅游的人也很多,见过的文化差异多了,有时候对比一下想想,东方思维去看问题才是更好的也说不定。比如愚在中文里还有一层含义,大智若愚。愚人节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其实还不一定,说不定以后的东方愚人节也会成为光棍节那样的全球性节日。

时光如白驹过隙、05年的初夏伴随着童年的美好记忆,离我越来越远,再也回不来了。这么多年故去了,翡翠哥想对那年愚人节烟里藏鞭的同学说一声,吸烟有害健康!愚人节快乐~

一双慧眼千人用,半片薄唇万人谈

关注翡翠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