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蔡宇丹

在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影响下,跨国公司同中国合作出现了哪些新动向?疫情之下的全球产业链重构,如何深刻地影响到当下跨国投资?山东如何抓住其中的机会?齐鲁大地上的新旧动能转换正在缔造一个“新山东”,外资如何从中发现机会,积极参与到山东的产业升级中,共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红利?这次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跨国公司最新投资动作给出了风向标般的答案。

如何判断一个区域是否值得投资(投资山东风向标)(1)

1.正大集团为什么“组团”投资潍坊?

几乎从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开始,正大集团开始了在潍坊布局,并且“连落两子”。

2019年12月,正大集团与潍坊市签订协议,投资10.83亿元在安丘建设360万羽蛋鸡全产业链项目,这是目前全球集成规模最大、配套最全、最具科技型、示范性的全产业链蛋品项目。项目2020年6月开工,计划2021年底交付投产。

2020年11月,投资10.6亿元的正大寿光国际蔬菜智慧产业园开工建设。这是正大在中国布局的第一个果蔬深加工基地,预计年产值达100亿。正大不光自己躬身入局,还拉来日本伊藤忠等产业链合作伙伴。

这个产业园将生产功能性蔬菜、婴幼儿辅食,利用正大、日本伊藤忠等的销售渠道销往全球;同时,寿光蔬菜在直采和分级加工后,再由正大在寿光的这个基地分拨销往全国;三是正大进口的生鲜在寿光加工后,进入正大在中国的销售网络。

从中国语境来说,这个项目是典型的“双循环”;从跨国公司的投资逻辑来看,这是典型的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为主体的竞争格局下的战略布局。

寿光引进正大这样的跨国巨头,对于寿光蔬菜产业在价值链上的提升,不啻是一次巨大突破,此次“补链”行为不光有助于消化寿光蔬菜的庞大产能,弥补寿光蔬菜产业链“最后一公里”——在蔬菜深加工上的短板,关键是借助正大在全球销售渠道,让寿光蔬菜更深更广泛地融入全球产业链。

正大集团面向全球进行招标,确保主要工艺、设施设备20年不落后,与法国法优乐、日本伊藤忠联合搭建的生产线和网络体系直接切入到这些高附加值产品中,展示了国际行业标准,也将使寿光蔬菜以高端品牌形象进入连锁超市等销售终端。

疫情爆发后引发各种断链,跨国公司在全球重新配置生产要素,将生产环节搬到离原料端最近的地方,以提高抗风险能力。正大要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建设果蔬深加工基地,还有比寿光更好的选择吗——

中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在寿光,日均交易蔬菜820万公斤、年交易额100亿,寿光还拥有完善的蔬菜产业集群。能拿下这个大项目,充分证实了寿光在全球果蔬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的地位。

疫情之下全球产业链的重新洗牌,是在市场规律下配置资源,向垂直方向整合,让全球最优秀的企业,聚集到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某一区域,减少物流成本,提高全球产业链抗风险能力,产品受益由各参与国企业分享。正大在寿光投资的这个产业园正体现了这一特征。

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池添洋一在此次青岛峰会上透露,今年伊藤忠还计划和正大集团等其他伙伴一起在潍坊设立合资公司,研究日本农产品进口。

2.全球制造业巨头重新“发现山东”:96个签约项目7成集中制造业

在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最重要的引擎。同时,这场疫情也将山东的产业底色和优势展露无遗。山东传统工业在产业升级中激发出的巨大活力,强烈地吸引了全球制造业巨头在山东加大投资。

日本小松在济宁设立小松(山东)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液压挖掘机以后,除仍留在本土的发动机和油阀外,在济宁陆续投资了切割件、结构件、薄板覆盖件、底盘件、油箱、配重、驾驶室总成、履带等上下游企业,使济宁成为小松工程机械全球生产基地。

这个投资过程是典型的产业转移过程。济宁之所以吸引小松,因为这里汇集了山推等工程机械巨头,并且是国内配套能力最强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拥有产业链集群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撒手锏,在劳动力成本、供应链成本、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设施上的优势,会吸引更多全球优秀企业加入。

中国制造的优势已经被全球产业界承认,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工业基础设施具有配套齐全、综合成本较低的优势,具备了支撑全球产业链变革的可能。这一点,尤其在工业门类齐全的山东表现最为突出。

除日本小松外,韩国大宇、美国卡特比勒、瑞典沃尔沃等在山东投资设立了工程机械生产企业;美国通用、德国大众、韩国现代等投资设立了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韩国现代重工、三星、大宇等设立了造船企业;加拿大庞巴迪与四方集团合作设立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企业;空客在青岛设立直升机制造业企业;美国思科、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与浪潮集团合作设立网络设备生产企业。

而世界500强投资由传统制造业向新兴产业拓展,极大地提高了山东的制造体系和制造业水平,拉动产业聚集。德国曼(MAN)投资中国重汽集团,带动博世转向机、大陆汽车电子等大批跨国公司入驻济南,投资配套上下游企业。

美国通用汽车投资的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整车和汽车动力总成发动机2个项目投资总额近17亿美元,带动了100多家配套生产企业。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肖雪在参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开放联动论坛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浪潮从一家中国企业发展为全球化企业,得益于与跨国企业的合作共赢、共同成长。

如何判断一个区域是否值得投资(投资山东风向标)(2)

一方面,浪潮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在全球产业链体系中,浪潮与英特尔、英伟达等产业链上游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互为产业链合作伙伴,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另一方面,浪潮与跨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共拓市场,共享红利。在2017年,浪潮与思科成立合资公司,以“浪潮”品牌进行网络产品的研发销售;2018年,浪潮与IBM成立合资公司,以浪潮品牌开发推广Power服务器,目前浪潮K1 Power在中国小型机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8%。

在与这些跨国企业的互利合作过程中,浪潮进行全球化布局,发展成为跨国企业。目前,浪潮业务已拓展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多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浪潮服务器全球前三,浪潮存储全球前五。

肖雪说,国际分工合作是当前背景下发展的关键。IT产业飞速发展就是国际分工合作下的产物。以服务器产业为例,中国服务器产业通过开放竞争,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服务器产品技术迭代升级,推动国内乃至国外服务器市场不断扩大,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都获得高速发展。良性竞争创造更大的市场,产业链的合作带来更高速的发展。

7月16日,德国大陆集团在青岛峰会上进行了路演。大陆集团是全球第四大轮胎制造商,也是全球五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这次路演主要推介了大陆集团在自动驾驶、网联技术和材料科技上的解决方案。大陆集团相关人士透露,2020年至2030年,大陆集团旗下汽车电子集团和橡胶集团均有意愿或规划在华加大投入、研发和生产,希望同山东省内关键企业加强合作。目前大陆集团在济南、曲阜、青岛设立独资或合资公司。

如何判断一个区域是否值得投资(投资山东风向标)(3)

16日在青岛峰会集中签约的96个项目中,制造业项目72个,合同外资29.8亿元,分别占项目总数的75%、合同外资总额的59.4%,包括日本丰田、韩国现代重工、德国林德等。

青岛峰会上,全球制造业巨头投资山东的决策,也是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全球制造业体系对山东的价值再发现。

3.捕捉山东市场的机会:你发现了一个“新魏桥”吗?

此次峰会上,滨州隆重推介苦心打造的轻量化材料高端制造基地和威海推介的魏桥(威海)铝精深加工产业园,将一个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新魏桥勾画出来。

滨州打造的这个轻量化材料高端制造基地,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用系列高强高韧合金新材料及制备技术,全面开拓交通运输、军工用轻量化合金材料市场, 打造国内最大、最先进、全流程的轻量化研发制造基地,带动滨州打造世界级高端铝产业集群,2020年实现引进外资1亿美元,目前已有2个项目立项建设。

其中轻量化挤压结构件项目,主要致力于公路交通、轨道交通、通讯、军工等行业轻量化应用产品开发生产,着力打造国内最大、世界领先的全流程汽车轻量化研发制造基地。

另一个是轻量化全车身总成项目,从这个项目的设备清单上,可以看出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给众多产业带来了机会,它们包括——

数控锯床、三轴CNC、深弯机、自动化液压冲压线、自动化连线装置(六轴机器人)、开卷剪切线、激光切割机、CMT弧焊机器人、SPR机器人、FDS机器人、涂胶机器人、车身总成主焊输送线、前处理等主要设备155台(套)。

这次青岛峰会上,就有多家机器人公司亮相,被峰会隆重推介的奔腾激光,则是专门研发制造高功率激光加工设备的。这家落地山东的公司,由意大EI.En集团和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合资建设,产品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钣金加工领域。

山东工业的数字化改造和产业升级,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外资企业进驻山东寻找机会。除了西门子、江森自控等外,这次在青岛峰会亮相的德国莱茵科斯特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智能装备研发与工业服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开发的国际企业。科斯特与欧洲最大的科研机构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开展了工业4.0智能物联网传感器云系统与工业4.0人才培养认证战略合作,现在正立足中国山东,辐射北京、江苏、湖南、辽宁、广东、安徽等多个地区,建设运营8个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服务平台和双跨培训中心。

成立于1925年的德国家族企业费斯托,这次在峰会上集中展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优势。费斯托2007年通过并购济南一家企业,建立了在中国的首个生产基地并不断升级,2012年在济南的生产基地产值不到2亿,如今产值达到18亿。

如何判断一个区域是否值得投资(投资山东风向标)(4)

“十三五”期间,5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山东新投资企业193家,其中,美国思科、IBM、雅培、江森自控、谷歌,日本软银,英国BP,德国博世、赢创,荷兰路易达孚,法国施耐德等16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首次落户山东,投资领域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机械制造、食品生产、新能源等领域。

在这些新兴产业领域,韩国韩华在山东省设立光伏电力技术研发企业,韩国GS在山东建设经营生物质能电站,法国苏伊士集团、威立雅水务以及西班牙伊维尔德罗拉公司也纷纷设立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企业。

山东省商务厅数据显示,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十三五”时期,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86.6%,年均增长25.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50.8%,年均增长14.2%;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87.1%,年均增长33.3%。

今年青岛峰会上,日本知名养老企业龙岗会集团旗下的康养解决方案服务机构德立康养亮相,希望能将日本式的一站式康养解决方案输出到中国,这家企业目前已经在枣庄打造了中日国际康养特色小镇。

作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过亿的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山东在康养市场的价值不言而喻。德立康养抢先试水的动作,恰好印证了16日举行的财富百年企业论坛上,拜耳子公司科思创(前身为拜耳材料科技公司)中国国区总裁雷焕丽强调的,跨国公司要有捕捉中国市场机会的能力,才能做出正确决策。所以,拜耳才会把全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设在上海,为的就是更迅速地捕捉中国市场机会。

那么,跨国巨头们,你们发现新山东里的机会了吗?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如何判断一个区域是否值得投资(投资山东风向标)(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