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会有许多小绿虫(每日一虫小绿象虫)(1)

[为害症状]

造成新叶缺刻,几乎全叶食光。

[防治方法]

(1)冬季清园期结合果园松土,破坏其越冬场所,杀死部分越冬的幼虫和成虫,以减少虫源。成虫期,树下铺塑料薄膜,摇动树冠,收集掉落的成虫烧毁;成虫出土期,用桐油加松脂熬制成胶糊,刷在树干茎部,宽度约10厘米,象甲上树即被黏住,每天将黏住的象甲收集烧毁。

(2)春、夏梢成虫为害盛期,5%高效氯氟氰菊酯1500倍、48%毒死蜱2000倍液喷2次。也可在3月底4月初,在地面喷洒48%毒死蜱2000倍,使在土表爬行的成虫接触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9毫米,宽1.8-3.1毫米;体长椭圆形,密被淡绿色或黄绿色的鳞片;头喙刻点小,喙短,中间和两侧具细隆线,端部较宽;触角红褐色,柄节细长而弯,超过前胸前缘,鞭节头2节细长,棒节颇尖;前胸梯形,略窄于鞘翅基部,中叶三角形,端部较钝,小盾片很小,鞘翅卵形,肩倾斜,每鞘翅上各有由10条刻点组成的纵沟纹;足腿节淡绿色,粗,胫节及跗节淡绿色和红褐色混杂。

[生活习性]

小绿象虫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第一代成虫于4月底至5月初出土活动,5月底至6月初为发生盛期。严重发生时,1枝夏梢上有数头成虫同时取食,将叶片几乎食光。第二代成虫于7月下旬出现,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发生盛期,为害秋梢叶片,群体数量大。具有群集性和假死习性,且感觉极为灵敏,人稍靠近即转移停息位置,以叶片遮挡、躲避,若有振动,立即掉落地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