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统社火(传承千年的盐湖社火)(1)

资料图

传承千年的盐湖社火

王志英 武安亭 刘学基

古老的盐湖大地,新一代的盐湖农民,用传承千年的盐湖“社火”来迎接正月十五的“社火表演日”。为了这一天,他们早就忙活开了:着装的,打扮的,操练的……平日,他们是普通农民;上装后,就化身成了戏中英雄。为了记录下他们演绎的盐湖社火,我们收集了许多盐湖区的社火故事……

贵家营龙灯海仙舞。贵家营村,有座祖师庙,主持长老叫杨青。明洪武年间,明成祖向该村派了一支部队,拆了祖师庙,将杨青赶出庙门,还筑城堡,挖地道,拉夫枪粮,无恶不作。一日晚间,祖神托梦给杨青,说:“以龙之势,庙可复兴。”杨青闻言大喜,便游说乡里,筹集银两,并召集一班青壮年男子日夜操练跑龙技术,后于二月二日龙抬头时在村里跑开了龙灯。周围数十里的乡民官绅们闻之,纷纷骑马驾车沓来观之,一时汇集万余之众。但见场上雷声轰轰,云雾腾腾,如同真龙降世一般。明庭惧之,遂撤兵拔营而去。杨青也因此声名大振,得以重建庙宇,供奉祖师,香火日盛。

清中叶,村中老艺人梅守正,又自发组织舞龙队,经常到河南、陕西等地参加各种祭祀活动,并将它传播和流传于黄河金三角一带。当时方圆二百里,费家营村的龙灯根有名气。到了民国时期,村中老艺人们在原有舞龙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加入柔丽妖媚的魔女,故改名为《龙灯魔女舞》。

百年传统社火(传承千年的盐湖社火)(2)

资料图

每年二月二,贵家营村都坚持跑龙灯,一直延续到前些年才停止。直到1985年市里组织“社火大会战”,公社书记张来保与文化站干部黄立会才来到这里进一步发掘这一文化遗产。在他们的具体指导下,贵家营村人又对“龙灯”的制作、表演和“魔女”的道具、服饰进行了大胆改进,“龙灯”的双目和口中所含的绣球均可转动,还可表演龙口喷火、龙叠身、龙蟠柱、大翻滚等特技;“魔女”也增设了鱼、蚌、虾、龟等头饰。表演时,“龙灯”翻江倒海,八面威风,“魔女”头戴饰物,手提莲灯,袅袅娜娜,如同仙女下凡。

见此,时任市委副书记武全绒又将原来的《龙灯魔女舞》改名为“龙灯海仙舞”。因表演时,气势磅礴,刚柔相济,蔚为壮观,不但被地区评为“优秀节目”,还被省、地电视台、省文化厅录制播放,版本远销海外。后被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山西卷〉》一书。之后,《龙灯海仙舞》又被几个省邀请到当地为群众演出,叫好声连连。

民间社火奇葩——侯村花船。花船,亦称旱船,是一种广场社火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

侯村花船流行于运城市盐湖区金井乡侯村及其周边地域,起源于明末,据传荣河县有郎中曲氏兄弟,因避战祸南迁至侯村。翌年正月,村内突发瘟疫,接连死人,曲氏兄弟除配置汤药、祛除瘟疫之外,为稳定民心,还特意扎制了花船。于正月二十在村中药王庙前耍起。兄弟俩一个扮船娘子,一个扮艄公,将花船玩得滴溜溜转,村民们都来围观,齐声叫好。随后逐渐形成玩花船闹新春、庆丰收的习俗。

清道光年间,曲氏后裔曲春泰又对花船的扎制与表演进行了改进,增加锣鼓器乐伴奏,海仙演唱和武术表演等,使得场面更加壮观热烈,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一时名扬十里八乡,时有“西王高抬侯村船,想盖点子比登天难”的民谣。

侯村花船用竹竿扎制成船形,四周围上丝绸,里外用彩纸糊起,绘有各种各样图案。船舱左右各开一窗,窗口两侧贴有“欢度春节”“万事如意”“一帆风顺”“五谷丰登”等吉祥用语。并配有镜子、银项圈、纸花、彩灯等装饰品,整个花船看上去色彩鲜艳,煞是好看。

花船表演以舞为主,说唱为辅,船娘子身着彩装、花袄、花裤、花头巾、花鞋、脸上涂脂抹粉,打扮得十分俏丽,站立在船舱中,用红布条架在肩膀上撑起花船,两手握住船舱的两边,表演时摆动花船前进。艄公头戴草帽圈,身穿老生古装,脸部淡彩挂白色长髯口,与船娘子巧妙配合,让船动荡起来,其一招一式,一唱一说,把艄公的动作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演出时。首先由三眼铳开道打场,之后花船与艄公出场沿表演场地急速飞走一圈亮相。接着鼓乐齐鸣,戴着头饰的海仙出场穿插演唱。所唱曲调为四平调,其唱词在早些年代的内容,多为古代传说、神话等。后来,唱词常由演员自编,内容多是歌颂祖国、歌颂改革开放以来的美好生活。接下来再由花船开始表演。船娘子的船要随艄公的船桨和音乐锣鼓的节奏而动,跌宕起伏,左右摇晃,时而轻舟荡漾,时而激流勇进,时而乘风破浪,时而逆流而上,呈现出一幅水上行船的生动画面。中场穿插武术表演以壮声势。

侯村花船表演套路多,表演有四个特点:一快、二稳、三漂、四转。其中,以稳最为重要,即稳中求快求漂,在稳中旋转,在旋转中较量稳的功夫。整场表演气氛热烈,情绪活跃,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间社火色彩。

赵村花篮灯。又称跑灯,流传于龙居镇赵村,属于彩灯类民间舞蹈。花篮灯主要活动于正月十五元宵节,多是夜晚演出。也参与当地的庙会活动。旧时,每逢农历二月十五南庙古会时,邻近村庄的百姓都到南庙朝拜尧、舜、禹三皇,并演出当地的民间艺术。赵村演出的就是花篮灯,表达了广大群众对太平盛世、吉祥如意的向往,抒发了人们欢乐,喜庆的心情。

表演时,12个姑娘手持花篮灯,踏着音乐节奏,走着如轻风、似流水的“圆场”步,迅速、整齐地变换出“二龙吸水”“编笆”“三盏灯”“白菜心”“彩门”等队形图案,摆出“天下太平”的字样。舞者手中的花灯,合起来时是12个缀满鲜花的花篮;分开来后,又是24盏鲜艳夺目的花灯。花灯时聚时分,时起时伏,变换出一个流动的灯海,活动的花园,宛若天上的仙女手提花篮,给观众带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

花篮灯舞蹈的伴奏由唢呐和打击乐交替进行,既有悠扬舒展的乐曲,又有欢快热烈的鼓点。烘托了场上气氛,使整个舞蹈节奏有变化,力度有张弛,情绪有起伏。

与花篮灯同类的还有陶村镇半坡村的云灯。云灯本已失传多年。但在1985年盐湖区社火活动中,陶村镇党委和文化站却通过村里看过云灯的老年人回忆和模仿,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又将其串联起来,再根据外地“云灯”的动作,又进行了发展与创造,致一片云海中又变化无穷,把围观者看得如痴如醉,赞不绝口。

乔头狮子上天桥。流传于龙居镇乔头村的一种古老的舞狮形式,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所谓“天桥”,就是一根高约 12 米的木杆,上系 4 条麻绳拧成的钢丝股绳索,各挂五色彩旗,顶部放着一张四腿朝天的方桌。“天桥”两边,各有两条绳索斜着接地,既是固定“天桥”的,又是“狮子”攀缘之路。由于高耸入云,大有不寒而栗的刺激之感。在欢快的锣鼓声中,两只“雄狮”在两位武士的引逗下,时而耀武扬威,时而伏地静卧,时而抖毛抓痒,时而追逐嬉闹,或做戏球、扑球、捉球之动作。

而两位武士则摆动拂尘轻抚狮子,引领它们爬上绳索,直攀“天桥”。扮演者不仅武艺超人、动作敏捷、轻如飞燕,蹬绳索如同平地,而且不时表演后空翻、单小翻、爬虎等高难动作,舞绣球引狮子上爬。有时竟头下足上,飞速下滑。当两只“雄狮”爬到“天桥”顶上时,又要在方桌的四条腿上翻跳腾挪,做各种惊险的表演,惹得观众惊讶不已。

西王村二鬼打架。每年春节期间,金井乡西王村后高家巷总有一个民间社火,叫“二鬼打架”。“二鬼打架”一开始,台上台下就欢声雷动,笑语连天,都拼命地往前挤,一些后面的人,干脆就站到了坐凳上面,生怕错失这一良机。

在强烈的灯光下,只见舞台正中两个面目狰狞的小鬼,一个穿着蓝色长袍,一个穿着红袍,两鬼紧紧抱在一起表演着摔跤的动作。

刚开始,只是表现出相互都把对方摔倒的样子,动作较慢,眨眼间两鬼争强好胜的心情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只见红鬼用脚在蓝鬼身后使了一个绊,把蓝鬼跌翻在地,双脚直捣,并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蓝鬼虽在身下,可他一点也不示弱,经过几次奋力挣扎后,又把红鬼压在了身下,红鬼也用他的双脚,狠劲在蓝鬼屁股上乱踢,同时也发出另一种声调的怪叫。他们一会慢一会快,激烈的两鬼还不时放出不同声调的响屁,直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如此十余回合之后,仍然不分胜负。此时藏在袍下操作两鬼的高自究,也打乏了,就把他的头从袍下亮出来,对着台下观众说:“表演到此结束”。随之又给观众扮上一个鬼脸,少不了台下又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笑。

百年传统社火(传承千年的盐湖社火)(3)

鱼新生 摄

各村高跷队。过去,村村都有高跷队。高跷,就是两根木棍,上扁下圆,中间各安一个脚踏板,让人踩在脚踏板上,再把小腿和高跷绑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体,然后就站在高跷上练习走路,练习跌八杈,练习在桌子上打滚……

在练习中有的跌倒了,爬起来再练;有的受了伤,轻伤不下火线。练成后,他们再穿上戏装,如三打白骨精,三娘教子,白蛇传,天仙配,水浒传,等,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身份不同,造型也各异,让人看了,乐不可支。

乔阳高抬。乔阳高抬是一种集铁工、木工、纸扎、绘画和戏剧等为一体的空间造型艺术,素以“高、悬、奇”著称,一般由幼童面画脸谱,身着古装,手持道具,悬于高空,构思奇巧,造型独特,令人惊叹。

百年传统社火(传承千年的盐湖社火)(4)

资料图

高抬由抬芯和芯台组成,抬芯由硬杂木做成,一米见方,凳子似的四条腿上固定有铁环,两根圆木穿过其中,由四至八人抬着游走表演。现多把抬芯固定在小型拖拉机上,再在抬芯上固定一根或几根丈余长的铁杆,杆的顶端形成芯台,在芯台上将扮演角色的幼童固定,于行进中表演。

高抬表演多以戏剧折子戏的某个场景展现,如:《西厢记》《拾玉镯》《白蛇传》《教子》等,经过艺人们的巧妙构思和设计制作,用夸张的手法构成一幅幅艺术群像,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寨头背高。起源于尧舜时期的寨头背高,是以传统戏曲为内容,以戏曲人物形象为依托,由成人与幼童合作,借助道具巧妙结合的一种惊险的造型艺术。其特征是用不同的铁棍、铁拐绑扎成架,由成年男子背起各种装扮的儿童,在锣鼓和吹打乐的伴奏下,缓步行进表演,俗称“背高”。地方方言把“扛”称为“栳”(lao),亦称“栳高”。

传说尧舜时,寨头村所在的古鸣条岗一带出现一种怪鸟,名叫鸠(zhen),凶猛异常,羽毛带毒,所到之处万物染毒,且鸩有一个凶残嗜好,喜食幼童,人们深受其害,但又无可奈何。为此,舜帝令爱妃娥皇女英组织乡民,巧妙地设计除灭鸠,为百姓除害。人们为了纪念舜与二妃的功绩,每年正月村里人都杠着小孩敲锣打鼓进行庆贺,久而久之,背高作为民俗和特有的艺术形式流传至今。

关公锣鼓。流传于中条山一带和现在的东郭镇、北相镇、泓芝驿乡、冯村乡一带。多用子喜庆、迎神、赛杜、丧葬等仪式。乐器配置以鼓、锣、铙、钹为主,辅以斗锣、云锣等,鼓打套路及演奏风格因地而异。关公锣鼓具有紧锣密鼓,粗犷豪放的特点。表演时,从队形上表现出战斗、欢庆场面,如《闯关斩将》中,持锣者摆出城门造型,所有钹手两排对打,穿城而入,形象地表现出战斗场景。又如《桃园三结义》中三面锣高举在中央,所有锣与钹以其为中心围绕成一圈,形象表现刘、关、张三结义场面。关公锣鼓传承至今,仍保留有丰富的曲牌。如《武路行》《十样景》《卷帘》《教三闪》《滚槌》《杀头越》《杀二趟》《打枣》《行路鼓》《老连皮》《六棰》《长阵》《武锣鼓》等百余首。

还有许多。如打岔,蚩尤战鼓,农委龙口喷火,等等。

“社火” 亦称“射虎”,是中国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社”是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火”具有红火、热闹之意。

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到了商周时期,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仪式由宫廷传入民间,并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后来就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的正月十五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活动。

百年传统社火(传承千年的盐湖社火)(5)

作者:王志英 武安亭 刘学基

责编:张国平

备案编号:运城网信A0023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