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康日报-安康新闻网】

在安康文坛上,李焕龙的作品质量和数量或许不是名列前茅,但其文学创作与工作生活的紧密相融,却富有影响,为人称道。

安康市十大名人录(安康现当代文学人物回望)(1)

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李焕龙因担任乡镇宣传文化干部而在乡村奔波,是农村改革的烂漫山花催生了他的文学意识,他白天扎入热气腾腾的乡土,晚上潜入知识海洋,通过学习与练笔而走上文学之路,相继在《安康日报》发表了《二三月间》等小小说,在《陕西日报》发表了《小院新风》等纪实文学,在《经济日报》发表了《安寨》等散文作品。他还从乡亲们的口中搜集、整理了120多万字的民歌、故事、谚语、笑话、戏剧、曲艺等民间文学,改编、创作的十几个小故事等民间文学作品上了北京、上海、西安的报刊,并创编了数部反映包干到户、农业科技、扫盲夜校等现实生活的戏曲作品。他在当地团结组织了20多人的一批创作队伍,使其主编的《景家月报》,主持的景家公社文化站因为创作活跃、业绩突出和宣传工作影响广泛而受到省地县表彰。

1985年至2006年,他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接触了大量的新鲜事和复杂事,采访了不少的先进人物和社会现象,那些在新闻通讯中没有写出的故事、现象与思考,便被他在主业之外用于文学创作,写成了诗歌、散文或者杂文。这个阶段,他由农村到城市,由“泥腿”的乡镇干部变成了知识型的新闻人,其工作性质需要加强理论学习,他的个性便向学习型、知识型发展,写作风格也由乡土文学变成了学习型的随笔、思辨性的杂文,每年在中省地报刊上发表这类作品上百篇。同时从事文学评论,于《安康日报》的“在本区文坛上”发表作品评论、作家评介60多篇,《短则精悍》《诗意的商流》等文学评论跃上《散文》《诗歌报》《商业文学》《回族文学》《散文诗选刊》等数十种国内有影响的报刊。因为爱好诗歌,他和一批发烧友组建过诗社,创办过诗报,在安康诗坛活跃数年。但曾专注散文诗创作,1991年在“而立之年”出版了《师魂》《太阳礼赞》两部长篇散文诗,被《文艺报》《文学报》等报刊发文评介。从1992年起他相继推出战士作家崔八娃、民办教师李秀琳、勤工俭学模范王发民、山区模范教师龙胜武、省级劳模邝先辽等30多位先进人物的纪实文学,以及反映环境保护、农民负担、乡村教育等现实问题的社会纪实。他坚持6年时间追踪崔八娃,采写的9篇人物纪实分别登上《文学报》《三月风》等报刊,促使这个隐名乡村、不为人知的老作家受到省地和军队的高度重视,得到了人们和社会应有的尊重。这期间,他出版了《金州春韵》《龙腾汉江》等纪实文学专著。

在担任安康广播电视报社社长的5年间,他以作家和新闻人的良知来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在报上开办自己撰文的“阿龙说事”与“城市文明”专栏,发表了292篇针砭时弊的杂文作品,出版了受人欢迎的《阿龙说事》《城事随笔》两部杂文专著。同时发表反映社会问题的中短篇小说13篇,出版了中篇小说选集《女主播》。主持电视报社时,他不仅是写了一批佳作,更注重文学群体的发现与推介,开辟了每期五个整版的文学、文化专版,推出了30多位专栏作家,并对地方作家采用专访、评论等形式给予了热情而又广泛的推介。

在担任市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的3年半。他不仅让《安康文学》季刊做到定期定量出版,发行量增加了两倍,还出版了《安康文艺》季刋,并坚持每季度一次创作大赛、作品研讨、采风交流活动。三年半间他主编并出版各类作品集22部,主持并完成文学艺术科研项目8个,出版《安康非遗剧目研究》等文艺专题论著4部、《安康百匾堂藏品赏析与匾文化研究》等地方文化研究专著3部、《安康女作家作品评介》等文学研究专著5部。尤为令人称道的是:他主编的《安康剧评2012》《汉调二黄获奖剧目研究》和他创作的《安康女作家随笔解读》三部著作,连续三届荣获“陕西文艺评论奖”的优秀专著奖,他主持的“安康女作家群现象研究”课题,成为安康首个文学类科研项目、陕西首个女作家群科研项目。在此期间,他的个人创作也是一个爆发期,出版了《安康女作家散文评议》等论著2部,且有长篇笔记小说《阿文的故事》面世,其散文选集《感恩笔记》荣获市政府文艺精品奖,散文《表哥》在国外荣奖。

在担任市图书馆馆长的6年间,他积极发挥阅读推广职能作用,利用馆藏文献实施“地方文学研究”课题5个,开办图书评论征文活动7项,主编并出版了《安康题材纪实文学作品赏析》等书9部,并于退休之际出版了反映图书馆生活、阅读推广工作的散文随笔选集《阅读者》《书林情缘》两部个人专著,在省市乃至全国图书馆界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地评论、推介文章超过百篇。

基于作品影响、文坛奉献与大量的文学活动组织工作,李焕龙曾在本地作协、评协和杂文、楹联学会等文学艺术团体身兼多职,并且挂了陕西省散文学会、民俗摄影学会副会长和杂文学会常务理事等职。谈及省级学会这几个兼职的来历,李焕龙笑曰纯属偶然,“省散文学会换届时,见我有《安康女作家散文评议》《安康女作家随笔解读》两部学术专著,就让我从普通代表跨越理事、常务理事两级而直达副会长;省杂文学会换届时我不是代表,而会长商子雍因对我的杂文选集《阿龙说事:一位政协委员的履职建言》很感兴趣,特邀我去开会并意外当选常务理事;省民俗摄影学会换届时,因一位安康代表会前上报作品附了由我主编的《安康民俗影像》《安康年俗》《秦巴年俗》3部摄影艺术专著,被学会领导发现了我、特邀了我并“提拔”了我。”有这三份兼职,李焕龙不禁生出感慨:文坛是个竞技场,干得好坏凭作品!

(梁真鹏)

本文来自【安康日报-安康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